北京,中国人心目中永久的皇都,如今是古色古香的、现代商业化的、还是正在挣脱传统的?让我们拉开京门舞台的帷幕,从京剧、话剧、舞剧、茶园杂耍里寻觅那「味儿」。
眼下,京朝正宗的中国京剧院就要登「台」,台湾的老票友寻他眼熟耳热的老角儿老腔,新戏迷见识那真人真嗓的京味儿……
贴著生活走,无法错过的是北京烤鸭这道让世人垂涎的口味,和《天下第一楼》里中国五千年文明所配造出的人味,导演夏淳畅谈幕后编演的人与事。这台上台下一体的中国人味儿,五、六月间台湾观众即可目睹神会了。
《月牙五更》把艰砺的关东大地上的生活给舞了出来。然而,在所散放的回归热潮中,舞蹈艺术深化及时代审美意识的问题,可就不乏严肃辛辣的意味了。
朝北京市街转转吧。「首都」前,瞧那人潮!「人民」里外,一片京腔。现代化的北京音乐厅,够气派;淸末民初的老剧场,还在。衬出了演艺生态在商品经济挤兑下的窘境。茶园是新型制的了,一进门,招眼的天桥把式,大鼓、小曲袅袅,吃看不尽的京味儿就全兜回头了。
要看那京味儿的演艺──盍兴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