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芸
-
特别企画 Feature 街舞舞者
洪翊博:就算是水,也还是名为洪翊博的水
小时候的洪翊博特别害羞,喜欢动身体,不喜欢在众人面前讲话。小学六年级练到跆拳道黑带,后来不练了,他含蓄地说:「我喜欢Battle,但我不喜欢真的打到对方身体的感觉。」然而打开洪翊博近年的舞蹈影片,音乐一下就变身的他,在舞蹈Battle的场上无疑是一名攻击性强大的对手,不仅音乐对点精准,动作多元具水准,个人特色更是鲜明吸睛,「这种不用碰到对手身体,又能分出高下的比赛,比较适合我啦。」腼腆地笑容与谈吐,不带一丝攻击感,动作更是小心翼翼。 只有在舞蹈里,洪翊博才会化身Pobo,变身Battle魔王。 有弹性的身体,有故事的编舞 他不爱展现自己,但对于身体可以做到的事情充满好奇。早期的洪翊博一如充满自学力的街舞人,会在网路影音查找有兴趣的跳舞影片,边看边跟著学,YouTube、网路论坛是他的学习来源,相较于亚洲舞风,他更偏爱欧洲街舞舞者的影片,「他们很会拗身体,做出奇异的动作,可能跟当代舞的背景有关。现在回想起来,我的跳舞特色应该就是来自那里。」 算上自学的时间,27岁的洪翊博舞龄已超过15年。国中时妈妈带他去舞蹈教室,是他第一堂正式的舞蹈课,原先害羞闭俗的他毫不犹豫地选了帅气的Breaking,更意外地爱上Battle,不会造成身体伤害的比舞令他著迷。后来妈妈又拖著他去接触其他舞蹈风格,体验不同身体的用法,逐渐融合成洪翊博现在强烈的身体特色。 他的身体比一般街舞舞者来得更有弹性,也以充满细节的控制与故事性编舞闻名。从小爱看动漫的洪翊博,脑中无时无刻都有二次元的画面在奔跑,也顺著他的身体动能变成舞蹈动作的内容,也因此他特别擅长兼具逻辑与故事性的Krump。 「我拿著一把枪,射我自己的头,然后我闪开、接住子弹,子弹变成烟,我点火,吐气~」信手捻来的情节满满的细节,坐在位子上的他下半身不动,单靠上半身动作就能演完一场戏。每个动作都对在点上,精准得像是自带节拍器,也像是自带魔法的Storyteller。 漫画的笔触跟线条会放大角色的肢体感,像是用力、动态移动、表情变换,他会在跳舞的时候自脑中取材,揣摩角色的样态,在剧情推进间偷偷埋入内心的情感。「我不喜欢太正面的角色,像是《航海王》的鲁夫,或是后来变得太完美的《火影忍者》鸣人;我喜
-
特别企画 Feature
舞迷都在追的全球街舞舞者╱编舞家清单
新世代街舞舞者与自由工作者洪翊博在Battle的世界里是Pobo,从小学六年级开始跳街舞,大学主修新媒体的他,个人特色鲜明,作品横跨科技艺术与舞蹈,以下是他所关注的3位街舞舞者╱编舞家清单!
-
特别企画 Feature
林怡君:AI是完成音乐上华丽梦想的「好助手」!
无论世界各地,利用AI来辅助音乐会,早已不是新鲜事。然而放眼亚洲乃至全球,唯一专门由真人演出人工智慧作品及与AI共同协演的,就是「清华AI乐团」了。从2019年成立以来,他们已经多次与国际顶尖音乐人工智慧实验室合作演出。其中包括与「虚拟乐手」同台表演、在舞台上展现出「自动跟谱」系统、由学生选择「雅婷」所产生的片段旋律一起作曲发表等等。最特别的,是德国在发表AI贝多芬的第十号交响曲不久后,就将它引进台湾演出。有趣的是,这个乐团完全不是音乐系学生组成,而是来自清华大学资工、电机、外文、中文及科管院学士班的音乐高手。即使是学校乐团也不容小觑,而它的幕后推手,就是长笛家斜杠清华AI乐团总监的林怡君。 「人工智慧的浪潮,从1956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是第4波崛起了!」她笑著说,如果以演奏者的身分来说,配钢琴伴奏以小时计价,花一小段时间就练完了;但若跟工程师一起工作,就必须花很多时间协助训练和测试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做好了,我要让AI重复伴奏一百次都可以!」
-
特别企画 Feature 55岁,1984年加入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土风舞社
吃不完的老本
篮球声、管乐声、击鼓声此起彼落,青春的气息迎面而来,伴随著男校那总令人难忘的特殊气味。这里是建国中学,紧邻后门围墙的资源回收厂,据说是过去建中土风舞社的地盘,而在这个传说中的翻墙盛地旁,资深舞台技术指导斯建华瞬间舞神上身,无论是单手伏地挺身、连续旋转、旁踢,还是俄罗斯土风舞的蹲伸步,完全难不倒眼前这位高挑的长腿叔叔。 斯建华,建中第39届校友,土风舞痴,文具店的小儿子。在模范生哥哥与姊姊的光环下,班上排名「只有」前10名的斯建华,称自己「从小不爱念书、一直在玩」,而爱跳土风舞的姊姊某次教了他「蹲伸步」,是个要以蹲姿两脚交叉跳跃21下的高难度动作,让这位爱玩的青少年深深著迷,从此踏上土风舞之路。
-
特别企画 Feature 33岁,2005年加入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热舞社
在限制中找自由
生在千禧世代,1990年次的编舞家张可扬在考上建国中学之前,著迷于当年红遍全台的嘻哈团体「麻吉」,国中就曾与友人相偕找老师学舞,也一路追随熟识的学长加入建中热舞社,开启中午练球、放学练舞的高校生活。从司令台、操场到校园后门,都有他们青春的身影;舞蹈打开了他对自由的想像,街舞细节的雕琢更启发他对身体自由的思考,也一步步将他带往规训外的人生。 「跳街舞时,修动作是很雕琢的。」眼神专注,张可扬拿自己的身体示范过往学长雕琢舞蹈动作的模样,多一点要调回来、歪一点要调回来,「所以跳街舞的人习惯看著镜子里的自己练习,」他边说著,眼神不忘示范,「但这样子练舞的我们,离开镜子后对著大众,眼神也依然对焦著远方的空气。」而他形容的「标准姿态」,是高中时期一心向往的帅气。尽管彼时因为念书、练球、练舞、与社团「朝阳」的课外活动四头烧,让他坦言每件事都无法给出100%的自己,但也因著自由的尝试,让他对往后人生的选择有了更开放的心胸与想像。
-
特别企画 Feature
青年为何出走,艺术何以介入?
近年开始出现移居与返乡的风潮,这股风潮逐渐扩大,甚至影响许多青年。不过,当他们来到乡村地区的时候,赫然发现,地方的文化能量、艺文资源远远比他们想像得还要丰厚;甚至长出与传统认知的都会艺术有所区别,这背后有许多不同的脉络,其中一个难以忽视的,即是台湾的社区总体营造。 另一种系谱社区中的艺术、文化与表演 台湾的社造自1994年启动,今日的文化部将社造政策分为1.0及2.0,其中前后各自包含两期政策。社造1.0有第一期的社造始动与第二期的「新故乡社区营造」,其中最重要的内涵,是凝聚对土地的认同、复振地方文化。 当时的工作面向,包含辅导美化地方传统文化建筑、充实乡镇展演空间、辅导县市建立文物馆藏等等。这些政策的实践,帮助许多社区成立自己的文物馆、典藏馆,一步步完整社区文史的保存。其中一个最著名的案例,即是宜兰二结王公庙的「千人移庙」。 二结王公庙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近200年左右的历史,也是当地重要的信仰之一。他们在1990年代左右决议重建,但在社区营造的推动下,当时的宫庙管理委员和居民们共同讨论,决定将旧庙整栋保存,并「横移」至邻近,原址另建新庙。于是为保存旧庙,他们花了4年的时间,逐渐将旧庙的地基挖出;直到1997年,号召近1,200名居民共同合力,用著粗大的麻绳权当拉绳,原木作为滚轮,一点一滴地拉动旧庙到新址。旧庙后来遂成为「二结庄生活文化馆」,展示的当地宫庙的文化,以及社区营造的历程。 第二期社造政策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自2008年到2015年间,以社造行政化、社区文化深耕,以及社区创新实验3大方向共同推动艺文社造。在社区文化深耕上,2008至13年间,产出文化保存记录1,267项、影像记录1,678卷,更是补助高达383场社区剧场。(注1) 383场的社区剧场少见于当代的艺术史中,也少有戏瘾者知晓,甚至也非如我们想像中的「落地扫」或南北管那样的农村戏剧系谱,它们不在黑盒子里、不在舞台上,也不是由专门的演员演出,而是由社区的居民在晚上练习、排戏,并在庙埕与社区的活动中心广场上展演;观众是邻里、自己的孩子、父母,不图能留在名为艺术的丰碑,只期待演出
-
跨界对谈 王嘉明X李铭宸X高翊恺
是我们生产过量,还是市场尚未打开?
剧场演出的数量与密度飙高,其实是2022年下半年最为明显的写照。疫情政策走向持续开放、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启用等因素,导致往年在补助机制与预算消耗下都会有大量演出的秋、冬两季,无疑是锦上添花(或许是火上加油?),甚至,这种从制作数量出发的观看,往往也被连结到「观众数量」、「作品品质」等疑问;于是,我们也会想像,怎样才是优良的创作频率与市场? 从「创作的过度生产」开始思考,这次对谈邀请了今年可以说是创作量最多、领域也最广的导演王嘉明,以及睽违3年终于推出剧场创作《超级市场Supermarket》的李铭宸,企图作为对照组,窥视剧场导演的不同创作节奏;同时也邀请表演艺术制作人、经理人高翊恺,尝试在制作内部与观察外部的位置,检视今年的特殊状况,如何延续著过去,然后回应未来的台湾剧场趋势。
-
跨界对谈
谢明谚X廖伟棠
即兴演出,最美的时刻就在于未知。没有预设的安排在刹那间击出的电光火石,充满了能量,却也难以复制。可喜的是,今年5月,由爵士萨克斯风手谢明谚领军下,以诗人鸿鸿2020年所出版的《爵士诗选》诗作为基底,重现了乐手与诗人在台北诗歌节、南国漫读节及人权艺术生活节等演出的绚烂,录制在《爵士诗灵魂夜》专辑中,以黑胶的模式将声音立体化。 作为听众的我们,听得见成果,却更好奇于过程。因为乐手谢明谚感受到文字的无限空间,参与本辑制作的诗人廖伟棠则表白:「键盘就是我的乐器」。抽象与具象的两端,就像唱片的一体两面。音乐与诗作如何竞合?乐手与诗人如是说。
-
特别企画 Feature
郑丽君:我都是从书里「找武器」
郑丽君茹素多年,但总笑言自己是阅读的「杂食者」。这位哲学背景的从政者,30年来参与体制内外,从野百合学运、大小社运、协助筹组各类智库,到近年担任立委及文化部长,这两年又担任青平台董事长成立永续民主研究中心,书本一直是她的「军火库」,「我都是从书里找武器。」 她的「武器」藏在哲学、社会学、艺术史、科学、物理学,也在文学之中。任职文化部长期间,她特别爱引用《小王子》的一句话:「真正重要的事情是眼睛看不见的,唯有用心看才看得见。」郑丽君反省:「从事政治经常处于理想与现实的对抗与挣扎。我认为,政治有思想,必须成就价值,但在现实中,会被要求去做一些眼睛看得见的。我坚持做文化治理,那是看不见的制度改革与文化政策的体系化。」 卸任文化部长的那年,她在读书笔记的首页写上这句狐狸送小王子的法文勉励自己。今年,她因这本钟爱的书,而多了译者、有声书演员的新身分。关于阅读,她鼓励读者相信自己的直觉,在无所为地在「空白」中读书。她说:「阅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与人生选择,是一点一滴的累积。」
-
特别企画 Feature
杂志,打开了剧场阅读
踏入表演艺术的阅读,可从翻开一本杂志开始:或从中找演出的介绍,或演后评论,或认识幕前幕后的人物,也可能是藉著日常的观察切入,找到与剧场艺术搭上线的桥梁这里,就为您介绍有哪些可以打开剧场的杂志吧。
-
特别企画 Feature
耿一伟 X 鸿鸿
无论策划艺术节或担任戏剧顾问,耿一伟不曾间断译介国外表演艺术书籍进台湾。与他有志一同的还有导演鸿鸿,他过去也曾主动与出版社合作出版欧陆经典剧本,并在旗下杂志刊载了近30部剧本。这些出版品,对于剧场的重要性究竟是什么?又替剧场留下些什么?且听两人畅谈他们如何将出版视为一种「策动」,逐渐搭建起众人与剧场的桥梁。
-
特别企画 Feature
冉天豪X陈午明
在音乐剧填满每个周末的这个季节,艺术总监冉天豪所领军的天作之合剧场《饮食男女》圆满落幕,该作三度重演票房依旧亮眼;活性界面制作创办人陈午明引进的外百老汇第二长寿的音乐剧《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以下简称《LPC》)在去年连推30场后,今年初更破天荒挑战半年150场的表演。 问陈午明为什么如此勇敢,他笑著透露:「关键之一是,天作之合剧场透过《饮食男女》的演出明白地告诉大家:『这出戏我赚钱了!』」回首过往,2007年对两人都是关键的一年。那年,冉天豪受邀创作《四月望雨》,推算音乐剧的市场可能性,恰逢今年这出戏也将再次上演;巧合的是,那年也是当前话题正热的LPC首次在台湾亮相。 相隔14年,两位旧识的工作分别从创作、演出,慢慢跨足策略经营,摸索的路途似乎也像商业剧场的开发那样胆大心细。几十年来,各阶段的尝试还在进行中、问题也还在观察著。如今一个走原创、一个引进版权,幸亏两位艺术家都有一套行销哲学,否则就像他们说的:「理想都讲到天边了,现实要怎么办?」
-
特别企画 Feature 谢杰桦
肉身经验是人类最珍贵的资产
作为一个非典型编舞家,谢杰桦有著建筑与舞蹈创作的双重背景养成,而贯彻这两项兴趣的,则是他对人类肉身与空间的互动关系。
-
跨界对谈 魏海敏X许峻郎
看见女性艺术家的觉醒、韧性和为此付出的牺牲
台湾国际艺术节(TIFA)年度大作《千年舞台,我却没怎么活过》,由王景生导演,魏海敏、张照堂、陈界仁3位国家文艺奖得主「同台」,透过张照堂1960年代「无头」造像系列和纪实摄影,以及陈界仁在金门擎天厅、左营前海光剧校校址拍摄的影像设计,从回顾「京剧演员魏海敏」进而映现出「台湾人魏海敏」的时代轮转,呈现如诗般的纪录剧场形式。魏海敏在剧中重现6个经典角色的片段,此外,这位当代名伶首次在舞台上演出「魏海敏」的个人故事:戏是人生,人生如戏。 《千年舞台》在国家戏剧院首演后,应「台积心筑艺术季」邀请,于新竹县政府文化局演艺厅演出。在新竹演出前,我们与魏海敏老师,以及资深戏迷、台积电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许峻郎,就台上演戏、台下观戏分享彼此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