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策划艺术节或担任戏剧顾问,耿一伟不曾间断译介国外表演艺术书籍进台湾。与他有志一同的还有导演鸿鸿,他过去也曾主动与出版社合作出版欧陆经典剧本,并在旗下杂志刊载了近30部剧本。这些出版品,对于剧场的重要性究竟是什么?又替剧场留下些什么?且听两人畅谈他们如何将出版视为一种「策动」,逐渐搭建起众人与剧场的桥梁。
江家华(以下简称江):想先请两位回忆最早开始合作的出版计划,是否是从牯岭街小剧场的「剧场手边书」系列开始?
鸿鸿(以下简称鸿):对,那是我跟耿一伟最早的一次出版合作,连续出了3年。
耿一伟(以下简称耿):当时王墨林刚接牯岭街小剧场,他找了一批委员,我也是委员之一,我就提议来编一套书,想编书也是因为当时表演艺术出版有个断层。鸿鸿之前是有在唐山出版「当代经典剧作译丛」剧本集20种,书一出,就会有学生用那些剧本做戏,可见出版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过「剧场手边书」一开始不是找鸿鸿合作,但因为跟其他出版社的沟通不太顺利,后来觉得找鸿鸿最快,我跟他合作很多次,觉得他很阿莎力,他只要觉得这件事有意义、不亏钱就好,于是我们就一直有出版上的合作,去年的《后戏剧剧场》、华格纳《未来艺术革命手册》都是找他。出版大概都要有点情投意合啦,他就是《华灯初上》的妈妈桑,见识很多,不会很小气。
鸿:我补个脉络,我在念大学、80年代的时候,我们读的现代剧本集是颜元叔主编的「西洋现代戏剧译丛」,他是找当时的研究生翻的,虽然翻译品质参差不齐,不过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宝库。那套书包含从20世纪初到品特(Harold Pinter),但品特之后就没了,后来我去欧洲,就发现许多欧陆剧场在演的经典,台湾都不知道,包括品特之后、或19世纪至今仍有影响力的,像毕希纳(Georg Büchner)、克莱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所以我就跟国艺会申请一个计划,找唐山出版翻译剧本。可是翻译剧本的版权很麻烦,本来我希望两年做完,结果做了4、5年,做完后我就精疲力竭,不想再出剧本了,2008年,我创立《卫生纸+》诗刊,就顺便当作刊登剧本的杂志,总共也登了30几部剧本,包括翻译跟原创。
再来比较完整的出版,就是跟耿一伟合作的「剧场手边书」系列,他是主编,我很信任他的品味。我觉得这套书最珍贵的地方,是他完全找台湾的写手,写出讲给台湾读者听的台湾观点,于是就可以达到手边书的功能,简明扼要,讲的话大家都听得懂,又是针对剧场不同面向写出来的书,有默剧、歌剧、单人表演、当代舞蹈,都是当时没有开拓过的书写领域。耿一伟后来开始做策展,也搭配了一些出版计划,华格纳那本是因为我用华格纳的《指环》策了4个剧团的演出,台北艺术节则有《华格纳大爆炸》这个节目,所以就一起搭配出书。
江:耿老师自台北艺术节、桃园铁玫瑰艺术节,到接下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戏剧顾问一职期间,都曾与书林出版合作,陆续译介如戏剧、舞蹈等类的表演艺术书籍,能否谈谈这些合作的源起及想法?
耿:我的模式都一样啦,全家就是你家嘛,公部门的钱就是大家的钱,我觉得为什么阅读不能成为艺术节的一部分?为什么出新书不能是艺术节的一个事件?当然出版内容还是要跟艺术节主题有关,也不能乱出。其实做艺术节跟做书的经费,根本不成比例,只要做艺术节省一点,一年就可以出一套书了。出版经费少,但最花力气,要很早开始筹备,过程也不见得比较顺,但只要出版了,就是在那里,而且就像没有参加妈祖遶境但也会听到鞭炮声,出版会为艺术节带来一些效应,你会感觉到一些气氛。
剧场是现场的东西没错,但看剧场就是阅读的一部分,剧场是跟文本息息相关的,舞蹈也是一样,跳舞不见得要看书,但看舞就有符号、历史的问题。你不能说只有买票的观众知道现场在干嘛,其他观众也要有机会透过某种方式间接了解,如果只有看现场最重要,那大家都不要谈史坦尼拉夫斯基。我是做比较多翻译书啦,因为我觉得台湾人在网路就可以发表,但国外的书没有翻译,就等于没有东西,对我来说这都是表演艺术的基础工程,出版就是公共化。
耿一伟X3本推荐书单
01《短暂的永恒:丹尼尔.梅古奇的导演絮语》
丹尼尔.梅古奇╱著,洪仪庭╱译,书林出版,2019
这本书把剧场思维视为是种文本,并用阅读的角度去思考舞台上短暂的永恒。
02《戏剧顾问:连结理论与创作的实作手册》
卡塔琳.特莲雀妮╱著,陈佾均╱译,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两厅院,2016
它探讨现在重视的戏剧构作观念,内容也包含策展和舞蹈,而且是把戏剧构作放在剧院生产的关系去思考。
03《舞蹈与当代艺术:1900-2020跨域舞蹈史》
罗西塔.巴梭、克里斯琼.盖提诺尼╱著,罗宏.菲利浦╱摄,连苔岚、谢雨欣、谢淳清╱译,书林出版,2021
这本书提了非常多跨领域创作、也很新的例子。
鸿鸿X3本推荐书单
01《剧场人类学辞典》
尤金诺.芭芭、尼可拉.沙娃里斯╱著,丁凡╱译,书林出版,2022
这本书研究剧场表演跟社会文化、身体的关联。
02《新世代的法国戏剧导演》
杨莉莉╱著,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远流共同出版,2014
看法国当代导演如何在文本与时局剧变当中找到剧场出路,以及肩负起「公共服务」的使命,深具启发性。
03《我在英国国家剧院的日子》
尼古拉斯.海特纳╱著,周佳欣╱译,脸谱,2019
看这本书就知道国家剧院可以做多少事情,而不是只有我们这样。
耿一伟
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戏剧顾问,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兼任助理教授。曾任台北艺术节艺术总监(2012-17),获颁「德台友谊奖章」与「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著有《文化领导力的 80 个关键字》、《故事创作Tips:32堂创意课》等,译有《给菲莉丝的情书:卡夫卡的文学告白》、《剧场与城市》等。近期参与策划北美馆展览《蓝天之下: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鸿鸿
诗人、导演与策展人。曾获吴三连文艺奖。出版有诗集《跳浪》等9种、散文《阿瓜日记——八○年代文青记事》、《晒T恤》、评论《新世纪台湾剧场》及小说、剧本等多种。担任过40余出剧场、歌剧、舞蹈之导演,及制作《爵士诗灵魂夜》音乐专辑。现为台北诗歌节策展人,主持黑眼睛文化及黑眼睛跨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