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耀光
-
舞蹈
打擊樂和舞蹈的完美結合 Synergy with Synergy的演出
一月上旬雪梨舞團和Synergy打擊樂團在劇院聯手獻藝,它們的演出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和其它樂器比起來,打撃樂似乎更容易和舞蹈結合,因爲大幅度的肢體律動本來就是打擊樂的演奏一部份。
-
音樂
安倍圭子的四根棒子
有份量的木琴(marimba)音樂會在台灣十分罕見;安倍圭子四根飛揚的棒子,充滿動感地以木琴表現了日本現代音樂作曲家伊福部昭的〈協奏曲式的讚美歌〉。
-
近期演出
聯管音樂會──春風少年
聯合實驗管弦樂團這個樂季除了引進多位國際級的指揮與獨奏家,推出套票銷售辦法,爲台灣樂迷提供一種新的消費形態外;從敎育的角度來看,聯管對提高國人欣賞古典音樂能力和興趣方面也不遺餘力。聯管今年除了前往成功嶺,中南部和東部巡迴演出外,更與兩廳院合作舉辦多場「國中生音樂會」和「勞工音樂會」。其中,尤以二月四日晚上七時半於國家音樂廳演出的音樂會「春風少年」別具敎育功能。「春風少年」的策劃與一般「國中生音樂會」有別。「國中生音樂會」演奏時間約五十分鐘,並利用多首通俗簡短的樂曲來介紹古典音樂。「春風少年」則與傳統交響樂音樂會無異,長度約一個半小時,曲目包括序曲,獨奏曲和大型管弦樂作品,可是曲目通俗熱鬧,讓年輕的樂迷們能在輕鬆的氣氛下領略到聽音樂會的樂趣。這場「春風少年」音樂會曲目包括布烈頓的〈靑少年管弦樂入門〉,羅西尼的〈威廉泰爾〉序曲,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西班牙隨想曲〉和二首低音大提琴獨奏曲:杉奇的〈卡門幻想曲〉和波特西尼的〈塔朗泰拉舞曲〉。指揮由德國西南電台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奧爾貝擔任,國際著名低音大提琴家卡爾(Gary Karr)擔任獨奏。
-
即將上場 Preview
聯管情人節音樂會 浪漫的婚禮
聯合實驗管弦樂團今年樂季推出「風情系列」套票,由於曲目綜合了悅耳動聽的古典巨作與引人入勝的現代作品,深受樂迷歡迎,銷售量高達七百多套,爲聯管今年勵精圖治的策略打了一支有效的強心針。 「風情系列」最後一套節目將安排在二月十三與十四日情人節晚上七時半於國家音樂廳演出,由聯管駐團副團長廖年賦敎授指揮。廖年賦敎授是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音樂硏究所碩士,現任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專任敎授,及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硏究所指揮組兼任敎授。 這場定名爲「浪漫的婚禮」情人節音樂會,曲目通俗易懂,浪漫感人。包括柴可夫斯基的〈睡美人〉圓舞曲與《天鵝湖》芭蕾舞組曲,廖年賦敎授的弦樂作品〈七夕〉、匈牙利作曲家戈德馬克(KarlGold-mark,1830-1915)的《鄕村婚禮交響曲》。柴可夫斯基這二部作品由於旋律優美,是古典音樂入門必聽的經典之作,也一直是年輕古典樂迷的最愛。廖年賦敎授的〈七夕〉旋律哀艷感人,富有濃厚的中國地方色彩,意境淸高雅逸。作曲家戈德馬克原是劇院小提琴手,後自學作曲(作曲風格受孟德爾頌、舒曼、李斯特,和華格納影響頗深)。一八六○年定居維也納後正式開始他的作曲事業,以第一部歌劇《希巴女王》(Die Knigin von Saba, 1875)奠定他的作曲家地位。 《鄕村婚禮交響曲》是戈德馬克最爲人所熟知的代表作,雖然在台灣鮮有機會演出,但在歐美一直是最受歡迎的曲目之一。樂曲共分爲五個樂章。第一樂章〈婚禮進行曲〉是農村婚禮場面活潑的寫照,第二樂章〈新娘之歌〉宛如賓客們的一對新人祝福的合唱;第三樂章〈小夜曲〉其實是一首諧謔曲,性格天眞明朗;第四樂章〈花園〉充滿浪漫情調,是一對新人互訴心聲的情話;最後第五樂章以節奏強烈的〈舞曲〉來結束整部作品。由於戈德馬克少年時受到農村舞蹈音樂的薰陶,此曲的旋律流暢自然,對農村生活有十分細膩的描寫。 文字|鍾耀光 紐約市立大學理論作曲,打擊樂演奏博士
-
演出評論 Review
朱宗慶打擊樂團冬季公演「音樂劇場」 聽後感
「朱宗慶打擊樂團」在文建會的經費補助下,克服了龐雜的樂器問題,培養了良好的表演默契,表現了對國人作品的嚴謹演出態度這些都是値得稱許的現象,也是它整場演出成功的因素。
-
音樂 MUSIC
探討近代音樂的「後現代」精神
近年來,當台灣藝文界把「後現代」一詞談論得如火如荼之際,音樂界鮮有類似的「百花齊放」景象出現。原因爲何?是風格指標的不確定?認爲「後現代」一詞在音樂裏不存在?還是避免故意作風格上的分野?本文不打算探索這問題的答案,但試圖從一些現代音樂作品裡透現出「後現代」的指標與訊息。 在後現代文學和戲劇裡,作家基於「反敍事」(anti-narrtive)結構,將截然不同的字或情節拼湊在一起而產生的「拼貼」(collage)和「疊現」(superimposition)效果,早在艾夫斯(Charles Ives)的早期實驗作品裡出現。如《亞美利加變奏曲》(Variations on America,1891?)是由一個單一調性的主體骨幹插人了數段多調性的樂段而構成。這種「疊現」效果,在艾夫斯的中期、和後期作品裡更趨明顯。如《夜裡的中央公園》(Central Park in the Dark, 1906)是由兩個樂隊在二位指揮帶領下「互不相干」地演奏。這種「拼貼」效果與現代藝術的另外二種個性──片段化和不確定性,同時呈現在五、六○年代的歐洲「機遇」作品裡,如史托豪森的〈Klaverstck XI, Nr. 7〉, 1957。這些音樂本身是由多個獨立的音樂事件片段,依隨機性的時間次序擺置或疊合而成。 後現代藝術强調綜合(synthesis),否定了現代主義的純粹性(purity)。後現代的綜合性包括了文化的綜合,打破單一文化的壟斷;風格的綜合,反映出後現代的時間、歷史斷裂觀;和媒體的綜合,突破本身的藝術規位而構成一種新的「整體」藝術。這種「跨文化」與「跨歷史」的個性,明顯地呈現在「泛前衛」(trans-avantgarde)繪畫裡。其實,在近代音樂裡也有類似的手法出現。戴維斯(Peter Maxwell Davies)的《威薩列的聖像》(Vesalii Icones, 1969)則以格里哥利聖歌、狐步舞(Foxtrot)音樂、爵士樂和其他風格極異的音樂爲素材而寫成。貝里奧(Luciano Berio)的《交響曲》(Sinfonia, 1968)引用了巴哈、荀伯格、拉威爾、白遼士、布拉姆斯、貝多芬、華格納、史特拉汶斯基等人的音樂片段;此外,還用「音塊疊層」、「即興」與「序列」等作曲手法,破除風格統一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