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台劇《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焦點專題 Focus

    「無論如何,不要失去想像力」──陳思宏談《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漚 少年 àu siàu-liân》是用身體與聲音共構的腦內劇場,由五位風格獨具的新生代舞者與音樂家,在限制中尋找自由、在未知中練習冒險。
    舞蹈

    沉潛才會出味 《漚 少年 àu siàu-liân》以身體書寫時間詩篇

  • 焦點專題 Focus

    當青年文學躍然舞台

    想像力、成長與靈魂交會的三場對話
  • 皮耶-洛朗.艾馬爾(由左至右)、萊夫.奧維.安斯涅、任奫燦與基里爾.格斯坦四位各具特色的鋼琴家,帶來四檔絕對精采的音樂演出,邀請所有樂迷一起走入國家音樂廳,近距離體驗鋼琴藝術的繽紛之美。
    音樂

    四大鋼琴名家即將登台 獻上跨時代經典琴聲

潮州戲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楊璧菁

發表文章 4 篇
  • 台前幕後

    桃花源的實踐者

    黃春明說,《桃花源記》裡的桃花源並不存在,它只是一個藍圖,提供世人做爲環境建設的參考。就像《小李子不是大騙子》所說的,脚下的這塊土地,就是桃花源,不必遠赴美國尋求夢土。對黃春明來說,他做兒童劇、寫小說、整理宜蘭縣志,都是環境改造工程的一部分。

    文字|楊璧菁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 台前幕後

    從昏暗到光明 曾道雄創作靑少年歌劇

    《稻草人與小偷》主要的場景取材自外國故事,但是因爲和台灣當下的環境問題相結合,所以故事的呈現沒有文化移植不完全的痕跡,反而充滿土地的氣息。

    文字|楊璧菁
    第80期 / 1999年08月號
  • 回想與回響 Echo

    注射一劑幸福的病毒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在去年底推出的新作《伊波拉》,是一齣用思維構成的戲,其中結合了劇本創作者的辯證、燈光和聲音的區隔與重組、導演的幸福觀,以及演員停駐與變動的肢體語言和情境即興。

    文字|楊璧菁
    第62期 / 1998年02月號
  • 台北

    瞌睡蟲不見了

    左「出將」、右「入相」,中國古老舞台上鏗鏘,唱「歌仔」、說「相聲」,Y、Z世代感覺好陌生。且看薪傳、當代傳奇、明華園、相聲瓦舍和牛古,使出渾身解數把中國傳統戲劇大鬧翻天,變出新花樣。

    文字|楊璧菁
    第58期 / 1997年10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