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瑋瑩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日殖時期舞蹈「新女性」的誕生
1921年,台灣雕塑家黃土水以《甘露水》入選殖民宗主國日本最重要的官方展覽會「帝國美術展覽會」。這年,也是臺灣文化協會(簡稱文協)成立之際。 文協透過讀報社、演講會、電影放映會、文學、新劇等現代形式的活動來啟迪民智,提升人民的文化素養與理性認知。其目的是使台灣人能自覺殖民政府對自己的剝奪與壓迫,啟蒙大眾爭取台灣人民的自治權。
-
藝號人物 People 耕耘南台灣卅年的熱血舞蹈家
廖末喜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長期深耕南台灣,作育眾多舞蹈人才的廖末喜,是創作、表演、教學三位一體的舞蹈家。從十三歲首度發表編創舞作,迄今剛好一甲子,非舞蹈科班出身的她,憑著舞蹈天賦與創作直覺,從生活周遭取材,也從文學詩詞發想,她說:「大家看我跳舞會流淚,會感動。當我創作時,若不會感動自己,這個作品也就不會感動觀眾。」無悔沉浸舞蹈六十年,正是因為對舞蹈的熱愛,所以執著。
-
演出評論 Review
愛的味道
除了豐富的舞蹈與戲劇片段,此劇還多次置入了訪談影像,訪問走過浪漫愛的已婚熟男女對於愛情觀點,提問如「愛情的最高境界?」「還記得初戀?」等等。劇終之前,舞者也各自獨白自己的情愛觀。於是一齣豐富多彩的音樂劇面臨了一個高度壓縮的難題。
-
泰國舞
日漸風行的宫廷舞姿 泰國舞的昔日與現況
地處東南亞中心,文化風俗獨特的泰國,長久以來,發展出貴族、平民各自喜愛的舞蹈文化。無論是源自傀儡戲的舞劇、或在街道上歡騰的民間舞,舞蹈總是泰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資產。
-
舞蹈
意象美之後的疑問
從序幕的安排、燈光及舞台設計等,在在透露著編舞者用心經營、突破創新舊有作品的心機。困難的是,如何能達成這個目的,並「爲」之有理,讓觀賞者心有感應,以增進舞團在已有的形體美之外,能有更豐富的演出內容,或許是此舞團未來所要努力的目標。
-
台前幕後
舞蹈中的書法美
中國文字的字形字體變化多端,在書法表現上即使同一字體又分好幾家不同的門派,每一門派各具特色風格,因此用於舞蹈的展現便有了非常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