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演出劇照。
    焦點專題 Focus

    用14年的時間,學會一個擁抱的方法:金士傑與卜學亮在《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的靈魂交會(下)

  • 《捉迷藏》首演劇照。
    澳門

    澳門劇作首獲曹禺劇本獎 《捉迷藏》以懸疑故事包裝東西價值差異

  • 關於戲劇的五四三

    戲長怎麼算?

  • 皮耶-洛朗.艾馬爾(由左至右)、萊夫.奧維.安斯涅、任奫燦與基里爾.格斯坦四位各具特色的鋼琴家,帶來四檔絕對精采的音樂演出,邀請所有樂迷一起走入國家音樂廳,近距離體驗鋼琴藝術的繽紛之美。
    音樂

    四大鋼琴名家即將登台 獻上跨時代經典琴聲

成功的定義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張志誠

發表文章 4 篇
  • 焦點

    《夏王悲歌》的創新原則

    兒子三次勾臉,父王三次卸臉,通過臉譜、髯口的變化,完成父子強弱性格的大逆轉。

    文字|陳薪伊
    第42期 / 1996年04月號
  • 焦點

    一曲貫串全劇

    一個成功的主題曲調,必須適切地爲劇情內容服務。旋律要有特色,要有穿透力,加上恰到好處的反復再現,就能夠得到良好的效果。

    文字|朱紹玉
    第42期 / 1996年04月號
  • 戲曲現代化研討會

    劇本為戲曲表演提供什麼

    詩化的空間、詩化的情緒和情緒的節奏為戲曲提供表演的基礎。

    文字|康志勇
    第42期 / 1996年04月號
  • 戲曲現代化研討會

    用傳統戲曲音樂材料作曲的幾個問題

    中國傳統的戲曲音樂、西洋傳統音樂、現代音樂融合在一起並不是不可能的事。只要運用它們各自獨有的、或者彼此相通的因素,不要用到相互矛盾的材料就可以了。

    文字|游昌發
    第41期 / 1996年03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