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功的主題曲調,必須適切地爲劇情內容服務。旋律要有特色,要有穿透力,加上恰到好處的反復再現,就能夠得到良好的效果。
多年來我曾爲四十餘部大型劇目作曲,「一曲貫串全劇」是我近幾年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新的創作方法,在西部京劇《夏王悲歌》中首次運用。
西洋歌劇有一個貫串全場的主題歌曲,給人深刻的印象;電視連續劇的主題歌在片頭片尾反復出現,烘托劇情,樹立該劇的音樂形象,並得到廣泛流傳。這些證明了音樂的「反復」有它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光靠「反復」是不行的,還需結合當代人們的心理節奏與審美需求。在西部京劇《夏王悲歌》中,運用「正、反四平調」,吸收西北民歌、敦煌古調,並以民間「四句頭」起承轉合的形式,採用分節歌換詞不換曲的手法,使曲調深沉、古樸,透出一股深深的憂傷。如──
二月裡大雪滿天飄,小哥哥騎俊馬過石橋,走哎,走遠啦……紅梅花兒開哎,開了又謝了……
前二句是在京劇「反四平調」基礎上,打碎原有的板式、腔格、句格,旋律進行濃縮,去掉唱腔中的小墊頭,以上下句結構創作而成。爲了加深旋律的印象,第二句唱腔的頭、腹,基本是重復第一句的旋律;第三句旋律吸收了西北民歌與敦煌古調進行變化、擴展,以八度大跳與第一、二句形成了對比,給人一種悲哀、呼喚的意境;第四句頭、腹只是第三句的重復;結尾處用嫁接的方法巧妙地轉回到「正四平調」的唱腔中。該曲調是借鑒通俗歌曲和眞聲的演唱方法,又與劇中人物高昻、激越的有力聲腔恰好形成音域/音區、情感色彩和情感緊張度的對比與調節。曲調是在每一場幕間出現的,彷彿是前場戲的小結,又似乎是未來事態發展的預示,而每次重復都給人以新的感受,聽起來旣有京劇韻味,又帶有獨特的西部風味。此曲在劇中反復出現,形成了《夏》劇的音樂核心,成爲劇中有著地域特色的主題唱段,有力地烘托了《夏》劇的悲劇氣氛。
一個成功的主題曲調,必須適切地爲劇情內容服務。旋律要有特色,要有穿透力,短小精幹,通俗易懂,易學,易上口,加上恰到好處的反復再現,就能夠得到良好的效果。
創新是藝術的生命。通過實踐使我感到「一曲貫串全劇」在有些新的劇目中是切實可行的。它對強化劇情、揭示主題,渲染、烘托舞台氣氛,刻劃人物內心,對民族風格、地域特色都起著積極的作用,又能促使音樂風格的完整、統一。重要的是主題曲調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字|朱紹玉 大陸國家一級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