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戲劇
想像台北的演員劇場
李立亨認為紅樓劇場「一有表演,就像個馬戲團,讓人著迷於把新鮮的想法立體化。」不過,台灣沒有批判性的政治劇場,台灣觀眾娛樂的選擇很多,演員劇場個人呈現的文本內涵不管有多批判,有多辛辣,大概都比不上現實生活裡的媒體報導與立法院亂象。李立亨期待有人能砸下大錢,以更強、更大的製作能力與預算,來測試台灣多元劇場的可能性。
-
戲劇
內在覺察,讓身體開光
大多數的演員訓練旨在開發演員的肢體潛能,讓演員瞭解不同的使用身體的方式,有些訓練動作的組合或變化,甚至可以直接運用在角色的行為動作創造上,然而這些似乎不是薩睿立的訓練最主要目的。他希望藉由瑜珈、太極和kalarippayattu的練習,演員能夠去體驗動作時的呼吸狀態、肢體與心理的活動能有密切的關連、培養內在的覺察和專注力、以及直覺地去對應外在(表演)環境;簡言之,便是讓演員的「身體」變成「眼睛」。
-
專輯(一)
我舞故我在
七○年代,恰恰是一個世界已脫離了有一套規律運作的叛逆時代。第一次看到林懷民的《風景》,記憶中他不甚跳躍的身體,是完全與我們那時既有的舞蹈或現代舞的概念不同,一看便有現代主義的感覺,像讀一首戒嚴時常拿來發散過度正常情緒的現代詩。在《寒食》中,披在林懷民背後那一疋長長的白布,至今想來有如陷阱,因為強調乾淨而撣除了覆蓋在上面的千年風塵。我們的現代舞從這一疋白布開始,上面沒有任何書寫話語的印漬,沒有一粒灰塵,我們站在這塊白布上面開始揮毫自己的身體語言。
-
專輯(一)
舞動本土樂音
雲門可說是國內第一個重視國人音樂作品、民間音樂與素人藝術家,並且以舞台的表演將之呈現給觀眾的表演團體。在三十年後的今天,看他們與雲門的合作有如讀一章台灣現代音樂發展史;可以想見當年風起雲湧的藝文界與互相激盪出火花的藝術家們。
-
柏林
檢視文化,挑戰疆界
柏林世界文化館所舉辦的「越界藝術節」(In Transit)系列展演在六月舉行,短短三週內共呈現了五十場演出、工作坊與專題座談,此外還包括展覽及名DJ的跨文化音樂晚會。今年藝術節的總稱是Customs──Nothing to Declare,主題環繞在全球國際化的現今,何謂疆界、文化、種族?我們是否都是外來人?移民者?當我們論及家鄉、根源,它具有何種意義?
-
阿姆斯特丹
少了顛覆力道,多了幽默輕鬆
匈牙利裔作曲家于特福斯(P.Etvs)繼《三姊妹》之後,又以惹內(J.Genet)極具爭議的作品《陽台》le Balcon為劇本,寫成一部同名歌劇。于特福斯對於聲音中的語言性格與語言中的音樂性格,本來就有非常高的敏銳度,自由遊走在學院、爵士、搖滾音樂的本領也是戰後一代作曲家共同的特質,然而《陽台》會不會像《三姊妹》一樣,再度於其他地方造成轟動,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慢慢觀察。
-
舞蹈
口白串接 舞藝清淡
如果想在《出走》中看到接觸即興較多動作變化的部分,觀賞者定會大失所望,因為大部分的舞蹈段落已預先設定了動作,只有些許空間行使著即興;但如果經由古名伸與口白之間、與環境之間、與其他舞者之間的即興對話,去讀取其產生的另一層想像空間,何嘗不是另一種說舞式的接觸即興方式。
-
音樂
遲來的巨浪
華格納的作品即便在歐美也非歌劇院節目單上的常客。由於它極端冗長的長度與困難的演唱技巧,對演出者與聆賞者都是沉重的負擔,單單是能勝任五個小時馬拉松演唱的男女主角就不易得。而指揮,要賦予這厚重的總譜中每一音符應有的意義,更是身負無比的壓力。在歐洲,一百多年前華格納席捲文化圈的衝擊或許已成往事,在我們這裡,第一個巨浪才拍到岸邊。
-
戲曲
演「神」好生精采,論「人」難解困局
呂洞賓經一番內心掙扎終被漢鍾離點化,但真正讓他徹悟的關鍵,是漢鍾離讓他看到了未來,竟是賴活七、八十無有好下場,幾番內心交戰,終才放手一搏。試問人生在世,不正是因為無法了透前世來生,因而充滿考驗與挑戰,若能知未來,又進而從中做選擇,這一悟,又如何稱得上「超凡入聖」?雖說如此,《劍》劇仍可見編導的巧思。漢鍾離與呂洞賓一丑一生的對話,魅力遠勝小生小旦對手戲,尤其是漢鍾離角色的塑造,活靈活現,神機妙算、深得人心。
-
戲劇
一場「文」學劇場的奇特示範
身為學院中人的編劇對於當道的種種後現代論述十分內行,在遊刃其中的同時,又露出對這些論述的批判與質疑,和隨之而來的哀傷,顯出了一種驚人的專業完成度;「愛的殺傷力為什麼這麼大?」這也是他對於假愛之名而行操控之實,與愛的真相難以捕捉的慨嘆。然而由於此劇的「文本性」(textuality)是如此之強,三個受困於文本的演員,也就成為反過來成了被台詞駕馭的影子背稿人。
-
表演視界
後SARS時代的藝術生活
因為SARS的隔離, 觀眾與表演藝術已經許久不曾相遇。 如今口罩禁令解除, 悶壞了的觀眾,與悶壞了的表演藝術, 發現竟可以在再通風也不過的戶外空間重逢。 管它是人潮洶湧的夜市,還是歷史悠久的廣場, 「後SARS」時代的藝術生活不再那麼「殿堂」, 看戲觀舞,一如吃飯飲水, 別是一番暢快風光。
-
創作新潮
與聲音玩出一條創作之路
Mia(謝韻雅)是台灣極少數以「人聲」實驗作為創作媒介的創作者,在她的作品中,雖然混合了肢體與錄像藝術的媒介,但是「人聲」的「玩耍」是她在每一次表演中重複使用、也是最容易見到其潛力與爆發力的創作元素。Mia在聲音實驗上的自信,源於台灣並無此創作傳統,且沒有師承與流派的壓力。比較起她在作品中大量使用的肢體元素,顯得更能悠遊於音色的選擇與即興。
-
專輯(二)
摸、刺、接、壓、泡
台灣的民間療法五花八門,多屬於溫和慢性的方式,例如:按摩、推拿、針灸,部分治療法也被納入正式醫療體系中,療程因醫師而異,也因患者的體質而異。
-
深度藝談
演好戲,土腔土調也能深耕台灣
豫劇與歌仔戲,在台灣都被稱為「地方戲」,雖然條件很不相同,卻也有其相似的軌跡。本刊特地邀請兩個劇種中具代表性的兩位演員──王海玲與唐美雲,針對她們的養成教育、演出歷程以及近期參與新編戲的經驗,進行交流與激盪。
-
深度藝談
窺見作曲家的私密花園
現代音樂在音樂的領域當中屬於相當小眾的一門,國內雖然經由作曲家們與演奏家們的努力,現代作品的音樂會時有所聞,但是現代作品仍普遍被視為難以理解的音樂語言,有鑒於這個小眾藝術的喜好者日益增加,也為了使愛樂者能夠更了解作曲家的作品,十方樂集將陸續製作「台灣現代音樂論壇」作品賞析與座談會,預期將逐漸跨越現代音樂與愛樂者之間的鴻溝。(編按)
-
現象‧現場
大眾媒體退位,分眾行銷當道
大眾媒體的宣傳力量是無庸置疑的,但在日益萎縮的藝文版面中,行銷人員必須體認與其搶破頭爭上報紙,不如先洞悉本身傳播的意圖和對象,不管是異業結合、網路行銷、或是傳統的團購推銷,只要命中目標族群市場,從現今多元的宣傳通路中,找到最有效的因應策略和傳播媒介,必能在票房成績上有所斬獲。
-
現象‧現場
彩繪傳統,也彩繪現代
傳藝中心邀請兼具彩繪研究和實務操作經驗的李奕興,遴選一批匠師與藝生,在經過理論和操作課程再訓練之後,親自帶領在文昌祠戲台現場施作,以作為「傳統戲台彩繪施作及傳習計畫」的成果。雖然文昌祠戲台構築所用的材料和工匠均來自中國大陸,但由國內匠師帶領藝生循古法彩繪戲台卻是個開端,未來在表現傳統表演藝術和工藝美術的生態及脈絡的實踐上,應該會有更完整的思考。
-
藝知平台
以「邊緣」之名,展現豐彩多元
二○○二年,劇場工作者楊婉怡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術行政出國進修補助,參與了紐約與西雅圖邊緣藝術節的實習工作。本刊特別邀請楊婉怡將她七萬多字的心得與觀察,濃縮成三篇、分期刊登,就全球邊緣藝術節的現況與定位、紐約與西雅圖邊緣藝術節的經營與操作模式等方面為文,以將她所學與研究,分享給劇場同業人員和讀者。
-
經典解剖室
誰才是兇手?
《禿頭女高音》不算是一齣有關語言的悲劇,而是有關人的悲劇:機械式及空洞的語言導致空洞而毫無創意的思考;貧乏的思考導致貧乏的存在。劇中的人物猶如行屍走肉,因為他們無法掙脫將有如牢房的語言世界。搞了半天,死掉的是人物的個人色彩,而兇手竟然是語言。
-
專輯(一)
舞蹈‧治療(上)
一場SARS,令全島陷入如同瘟疫蔓延困處圍城的恐懼中,不僅對表演藝術界造成難以估算的損傷,更使得原計畫於今年八月登場、可視為國內舞壇大團結的國際舞蹈會議被迫延期;如今,在所謂的後SARS時代,我們積極尋求療癒之道,努力重建生活原貌,我們戴口罩、勤洗手、在家讀書,並且,學習與無常共處。 藝術與治療的關係本就存在,卻於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更顯重要,本期試圖將焦點鎖定「舞蹈‧治療」──原將於國際舞蹈會議演出的一個要角──從舞蹈這門藝術如何在欣賞、演出之外,被發展應用作為一項治療方法,勾勒其在地的現況與未來,再進一步於下一期,反觀舞蹈工作者自身可能發生的舞蹈傷害與恐懼,以及預防、復健與療癒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