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爵士縱橫談
當代爵士指路者査理.海登
面對前途茫然的二十一世紀, 老牌貝斯手海登 以反璞歸眞的方式 指出尋找爵士樂生機的方向。
-
世界音樂風
佛朗明哥席捲全球
佛朗明哥音樂以其流暢 狂放的特性,融合多元 文化元素,成為當代 吉他名家與樂迷的寵愛。
-
藝術節 Festival
古典世界的另類之選
古典吉他的音色優美、合聲豐富,在鋼琴、提琴等各項樂器中猶能獨樹一幟,展現迷人魅力。然而由於客觀環境的貧乏,一般人較難窺得吉他音樂之堂奧。因此此次「國際吉他音樂節」除了拓展國內音樂視野外,亦希望樂迷能更深入領略當代吉他音樂的奧妙。
-
藝術節 Festival
葉登民談吉他藝術節在台灣
從一九九四年到今年,台灣吉他藝術節在國內貧乏的客觀環境下,步履唯艱地踏入第四年,在這期間從頭到尾都全力參與規劃乃至演出的國內吉他演奏家葉登民,也有許多感觸與不同的看法。 「西班牙」三個字是大問題 「『西班牙』三個字是台灣古典吉他界的大問題。」葉登民斯文的金邊鏡片後露出沉重的眼神:「台灣一直以來,聽到『古典吉他』就想到『西班牙』三個字的刻板印象極爲嚴重。當然西班牙的古典吉他的確有其悠久的優良傳統,可是因爲台灣古典吉他界多少年來受西班牙古典吉他風格的影響太過深入,甚至已經到了無法廣泛接受其他國家或地區吉他曲目與樂派的僵化程度。」,「這也是爲什麼從過去三次到今年,台灣吉他藝術節邀請吉他演奏家都採取國籍與樂風多樣化的原則,選擇的曲目也以儘量拓展國內古典吉他學習者與樂迷耳目眼界爲主要訴求。畢竟,除了西班牙以外,世界上有更多地區有水準的優秀古典吉他樂曲値得介紹。」,他以這次節目邀請的藝人爲例:「尤其這次請到的西班牙籍女性吉他藝術節演奏家瑪格莉特.艾詩嘉柏,她身爲西班牙的古典吉他手,卻也不拘泥於所謂的『西班牙』傳統,不斷在技巧、音色與樂風拓展上力求變化創新,藉此可以讓國內古典吉他界聽聽看,台灣所固執遵循的西班牙腳步,在眞正西班牙年輕一輩傑出吉他手的身上已經有了令人驚喜的變化,是絕佳的反省機會。」。 國內古典吉他界「門戶之見」深 由協辦策劃台灣吉他藝術節談到國內古典吉他界種種問題,葉登民的話匣子一開不可收拾,對於國內古典吉他人口與音樂環境始終不能改善,葉登民有自己的一套獨特見解:「從選擇吉他樂器到開班授徒一條鞭式的國內古典吉他界有太深的『門戶之見』,吉他老師各自有有在學生心目中的權威性,但許多老師爲防止學生與吉他購買客戶的流失,在敎學上運用權威影響學生的判斷力。舉例來說,有個國外的吉他演奏家來台演出,是另外吉他老師所推崇或希望學生去觀摩的,該位吉他老師很可能爲防止吉他學生的流失而故意眨低這位國外吉他演奏家的表現,使許多學生在這種不正常心態的門戶之見下,坐失許多觀摩進步的機會。」。 對於國內貧乏的吉他環境會不會影響到古典吉他演出票房市場與長遠發展,葉登民有悲觀的看法:「想想看,對國外傑出演奏家尙且如此,對於國內各吉他表
-
舞蹈
走味的《死者之書》
舞踏從誕生那一刻,就不可避免地面對內容與形式的辯證,步上了形式化的命運。 《死者之書》是一齣將醜陋、暴力「形式化」、「美化」的舞劇。
-
舞蹈
往生之路
舞踏版的《死者之書》裡,有去留取捨間的疑難,或離生非死的曖昧。磨赤兒要秤重平衡的是對塵世的記憶。可惜執念於非甲即乙的選擇上,致使格局拘限於字義的夾縫間。
-
舞蹈
旣感傷又愉悅的一晚
四支獨舞凸顯兩位成熟藝術家的獨特性,能欣賞兩位成熟的舞蹈家演出以誠心所創作的動人作品實在是一場難得的雙人舞展。
-
舞蹈
運用符號呈現性別與人
編舞者運用多樣的符號呈現她們對性別、人際關係的感受,特殊處理身體舞動的方式不僅增強作品的訴說力,也使當晚的演出的春天事件更加的繞富趣味。
-
戲劇
載歌載舞再演戲
綠光這次的《結婚?結昏!〜辦桌》,就歌舞劇的角度來看,結構是完整的。歌與舞與戲的「容量」均等,落差不大;但「質地」的落差就稍顯懸殊。
-
戲劇
俠魂魅影
小說想像空間極大,任憑讀者思緒流轉;但限於視聽語言的表達,劇場的意象與理解比較具體。 這次全新的體驗或許限囿了原著文字的潛在可能,將唯美的文字視覺化,似乎得另尋途徑。
-
戲曲
「跨劇種」的挑戰
京劇演員外放,表現手法陽剛而有力;崑劇演員講究內斂,手法圓柔而含蓄。如何在獨特的審美觀點下,提昇演員素質,與現代劇場技術合作,不斷求眞、求善、求美。
-
戲曲
想欲彈那一調?
越劇版《林投姐》徹頭徹尾走著越劇風格路線。無論是佈景風格素材、音樂曲調色彩旋律、人物唱唸語音、編導重點、舞台畫面手法,都不脫越劇舞台形象。
-
非演評
黃耀明「創作」人山人海
《創作人山人海》可說是一種借,只是借的手法高低有別。台灣人擅唱口水歌,而黃耀明的高明在於把情愛變成集會遊行,把哀愁化作軍事操練。
-
非演評
一次坦誠的「相遇」
雨水恰如其份地灌注,讓一種虔誠的劇場態度在山上發芽。
-
跨台演出
第一次登上國家劇院舞台的「恰吉」
在整個即興演出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己擁有寛廣的空間;他的創意就像漂亮的急轉彎,這樣乍然突現的火花,大家都喜歡。
-
回想與回響 Echo
聲音的偵察者
基隆國際現代音樂節最具話題性的「圓三重奏」,這次帶來全然不同的戲劇音樂語彙,不僅打破樂器與演奏者間的正常關係,更給予我們許多啓發。
-
回想與回響 Echo
霹靂英雄的新舞台
在台灣一大票死忠癡狂的新生代戲迷支持下,霹靂布袋戲更應該把握時機,將製作技術上的小小問題,化爲只是布袋戲創新轉型前期的適應不良。
-
回想與回響 Echo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舊時謂京劇演員多能,有「文武崑亂不擋」之說,而名演員也確實是崑、亂不擋。國光劇團有意學演崑劇,藝術將更上一層樓,値得期待。
-
唇槍舌戰
談《次神的兒女》
佈景寫不寫實,究竟是否會影響觀衆對戲劇節奏的感受?
-
專欄 Columns
藝術的理性與非理性
我的親戚說,聖荷西有一棟「神秘之屋」,其中有一座樓梯,上去是一堵牆。我好奇,就去觀光一番。這棟怪屋有一百六十個房間,是本世紀的一位槍械製造商的住家。男主人去世後,太太就有些瘋狂,把一切精力花在擴建住宅上。她不停的建築,不僱用建築師,完全憑一己之喜好,指揮木工,把一座維多利亞式的建築建得令人無法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