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大陸《原野》移植台灣舞台
由大陸作曲家金湘根據曹禺同名劇作所作歌劇《原野》,去年年初在美國華盛頓首演得到熱烈回響後,省交耗資近二千萬,邀請了旅義歌劇女導演王斯本返臺執導,德籍設計師舒勒富負責舞臺、燈光及造型,將於二月二十四日至三月十五日在台演出。本刊特帶領讀者一訪臺中省交排練現場。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台灣的中文歌劇
從六十八年的《白蛇傳》開始,中文歌劇的創作與演出一向易引發爭議,同時也成爲藝術工作者極大的挑戰。如何能打破中西藝術形式的隔閡,而創作出中國人自己的歌劇,在大陸歌劇《原野》在台搬演之際,我們特請在台灣曾數次執導中文歌劇演出的聲樂家曾道雄,爲讀者回顧中文歌劇在台蘊發、成長的背景及經過,同時也提出他個人對中文歌劇發展的建議。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假如歌劇是戲劇」 簡介《伍采克》及薛候的舞台藝術
歌劇不是戲劇。可是隨著歐陸「導演劇場」的風行,觀衆對歌劇「導演」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繼上期〈莎士比亞在歐陸〉中介紹法國導演薛候及其所導的《哈姆雷特》之後,楊莉莉再度深入分析薛候執導的歌劇作品,證明歌劇可以是、也應該是音樂及戲劇的完美結合,而非指揮與導演的權力之爭。
-
入門
義大利歌劇源起
一五九七年的某一天,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城屹立在蔚藍晴空下,陽光撒落在充滿古典希臘美學的建築物之間,營造出流動的光影,而澄澈如水的空氣中更瀰漫著濃厚的藝術氣息與人文精神。這一天柯西伯爵(Jacopo Corsi, 1561-1602)正在進行著一椿歷史性的演出,大詩人李奴契尼(Ottavio Rinuccini, 1562-1621)根據阿波羅與巨蟒搏鬥的神話故事創作了劇本,作曲家培利(Jacopo Peri, 1561-1633)爲之譜寫音樂,第一齣將音樂與戲劇結合在一起的舞台表演《達芙妮》(Dafne)將在當晚開鑼。 在此之前,將戲劇表演與音樂演奏混合的演出形式對義大利人並不陌生,例如類似默劇以手勢動作表演神話或寓言的「假面戲」(mascherata)和以對白爲主,動作爲輔的「穿揷戲」(intermedio),在演出當中均使用了相當的聲樂和器樂演奏。「田園劇」(pastorale)和「牧歌喜劇」(madrigale comedia)更是將詩歌直接納入舞台表演。但是在這些廣爲義大利人所熟知喜愛的戲劇裡,音樂只能算是戲劇的附屬品,穿揷的娛興節目而已。究其因,乃在於當時音樂的表現形式侷限在講求和諧、均衡、平穩的複音音樂(polyphony)領域中,複雜的對位固然巧妙的使各聲部編織成完美的和聲進行,相對的卻削弱音樂的張力,從而喪失了戲劇性的效果。培利在《達芙妮》中卻嘗試突破這困境,而從該劇演出受歡迎的程度來看,他的嘗試不但成果非凡,同時也爲日後義大利的歌劇黃金時代打下第一支柱子。 同好會催生新音樂 《達芙妮》的創作藍本構思事實上是源自古希臘的悲劇。由於佛羅倫斯是「文藝復興」的重鎭,「文藝復興」的本質便是發掘古希臘人的創作靈感並歸納成創作時類以遵循的理論基礎。戲劇和音樂的創作者無不奉古希臘悲劇爲圭臬。可惜的是時空乖隔加上文化的差異,重現希臘悲劇的原貌終不可得,而退一步想掌握希臘悲劇演出形式基本精神的硏究也曠日廢時。《達芙妮》所希望複製的古希臘悲劇精神就是想結合音樂與戲劇,以抽象增補具象,以具象定住抽象,舞台表演不再「聲」、「色」涇渭分明,而是二者融爲一體,爲觀衆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聽感官經驗。 柯西、李奴契尼、培利固然是歌劇的接生者,佛羅倫斯人對希臘精神的嚮往以及領主、富商一擲
-
入門
移花接木虛張聲勢
從《費加洛》的後花園,《波西米亞人》的巴黎拉丁區,到《阿伊達》裡眞槍實彈的人面獅身像,或是反以黑白色調表現濃厚後現代主義,小小的舞台竟可以移花接木、扭轉時空以襯托歌樂情境,增強戲劇張力。歌劇幕後的藝術對整體演出就如調味料般,掌控了色、香、味。
-
即將上場 Preview
情慾與肢體的纏綿糾葛
《菊豆與天靑》取材自大陸作家劉恆的中篇小說《伏羲.伏羲》,繼張藝謀拍成電影揚名國際之後,舞蹈家游好彦更大膽的將其改編成一齣舞:舞者的展現,時而曖昧、時而冷閉、時而激情、時而奔放,線條常呈幾何形,曲度銳利。
-
即將上場 Preview
新編國劇《孫臏與龐涓》
新編戲《孫臏與龐涓》結合海峽兩岸優秀劇壇人士共襄盛舉,在導演兼主角李寶春的調度下,捨棄花俏自由的表演動作,使傳統戲曲的優點畢現於舞台。
-
即將上場 Preview
大衛寶燈的布偶世界
一九九三年的中華國際兒童藝術節二月中旬起在全省展開巡演,包羅了演奏、魔術、小丑大會串及布偶表演,其中淸新的《小小無尾熊流浪記》將使孩子們接觸到另一個更富敎育意義的奇幻世界。
-
即將上場 Preview
阿貓阿狗淡水小鎭
四年前,四年後,「果陀」兩度搬演《淡水小鎭》,時逢「果陀」五週年慶,讓我們看看這個「小鎭」,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
即將上場 Preview
舞躍台灣情 台北民族舞團九三年公演
《鼓之祭》《古韻情》《慶神醮》是台北民族舞團今年公演的三大代表舞作,完整地呈現出台灣本土風格;而整編增添的片段,又賦予戲劇性的新貌。
-
即將上場 Preview
頑童驚夢 拉威爾歌劇《小孩與魔咒》
經歷兩年的籌劃,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將在四月初首演拉威爾的童話式歌舞劇《小孩與魔咒》,這場充滿想像力的演出,由樂團在台下樂池伴奏,音樂家於舞台上兩側演唱,舞台中心則由蘭陽舞蹈團的小朋友融合芭蕾與現代舞,舞出孩子的幻想世界。全劇長四十五分鐘,在四月這個屬於小朋友的月份,最適宜家長帶著小孩去欣賞。
-
近期演出
雲門舞集二十週年
「雲門舞集」已邁入堂堂二十週年的生日。這個帶動台灣舞蹈界,甚至文化活動的團體,將在今年呈現二十年的努力成果。 結束了台北的演出,從二月起,雲門將作全省巡迴的舞蹈公演。這項定名爲「新春起跑」的演出,包括有〈薪傳〉〈涅槃〉〈我的鄕愁,我的歌〉〈海濱大道〉〈紙天空〉等舞作,分別呈現傳統、民間、鄕土、現代、前衛等諸般風格。節目將分別兩套舞碼,輪流演出。 除了二月至四月的舞作展,尙有八月的《九歌》,至於「靜態展」則安排於夏秋兩季。「文化講座」、「文化之旅」訂於四月至七月之間,詳細演出時間請洽(02)772-1831。 (魚兒)
-
里程碑 Milestone
鑼鼓方歇情未已 鼓王侯佑宗逝世週年紀念
一個優秀的擊鼓者,可以經由自己對一齣戲的詮釋與氣氛的蘊釀進行再創造。而身受大江南北各宗派薰陶的鼓王侯佑宗,尤能主動掌握戲的動脈,以個人的色彩重塑這齣戲的神韻。
-
專題報導 Feature
他山之石 政府如何補助表演藝術
文化事業的推動與發展,有賴完善制度的訂定與行政部門的貫徹執行。法、德、奧、美、英、加、日等國,莫不以其蓬勃的文化藝術成就傲人,自本期開始,我們將陸續探討以上各國的文化補助政策,作爲借鏡,並將邀集立法委員、文化主管單位、學術界、表演團體代表等共同檢視我國的表演生態、文化輔導政策的得失,希望促成一個更完善的文化政策的建立。
-
專題報導 Feature
法蘭西喜劇院的營運
因有文化部撥付的高額經費補助,法蘭西喜劇院不僅在演員創作及表演空間上,獲得相當程度的保障;社會大衆也因此有能力購買合理價格的票券。然而政府財力的支持,絕不意謂可以左右劇院演出劇目及經費運用方式
-
專題報導 Feature
從心理寫實到馬戲遊藝 俄國劇場實驗的一段激盪年代
近日國人有越來越多機會觀賞到技藝精湛的馬戲、雜耍、歌舞演出,它們往往介於「表演藝術」和「通俗娛樂」的模糊地帶。但是由於其形式的自由多變、充滿活力的表現精神,歷來經常成爲劇場改革的源頭活水。本世紀初俄國劇場、美術、電影風起雲湧的實驗運動,便和綜藝表演的觀念與風格密不可分(但與美國歌舞劇的運用方式截然不同)。後來雖經史達林專政的打壓,以致中途夭折,但其影響已深入六〇年代以降的各種前衛藝術發展。回顧這段時期的歷史,或許讓我們在欣賞這類演出活動時,能從一些不同的角度,得到一些不同的啓示。
-
專題報導 Feature
歌舞中的政治圖像 「俄羅斯紅軍團」「上海歌舞團」訪台前記
一波波大型綜藝歌舞團相繼抵台,前有俄羅斯「亞歷山大紅軍團」,後有大陸「上海歌舞團」、「東方歌舞團」,聲勢與氣派自然可待,然而歡騰鮮豔的圖象背後,卻另有一番奧妙
-
專題報導 Feature
冷峻的文化批判 1991年大陸戲劇評點之二
大陸劇壇與大陸文壇一樣,十多年來,經歷了從傷痕、反思、改革、尋根到文化批判諸多階段,唯有文化批判所持續的時間最長,影響最大。
-
其他分類
當先鋒遇到前衛 高行健與台灣劇場的對話
高行健爲當代頗富國際盛名的中國劇作家,在大陸被視爲西方現代主義及先鋒派戲劇的代表。一九八二年他的劇作《絕對信號》在大陸引發了實驗劇場運動,次年《車站》被禁演,他本人成爲「淸除精神汚染運動」的主要批判對象。一九八五年他的《野人》上演再度引起爭論,八九年應邀往訪歐洲,天安門事件後定居巴黎,從事寫作與繪畫。作品已被譯爲多國語文,並在瑞典、德國、美國、南斯拉夫和香港的一些劇團上演。 去年九月,他執導近作《對話與反詰》在維也納首演,今年一月,法國巴候劇院將演出他的新作《生死界》。高行健和台灣的接觸始於《聯合文學》出版的短篇小說集《給我老爺買魚竿》、聯經出版的長篇小說《靈山》。他的劇作《車站》、《彼岸》也分別在聯合報副刊及聯合文學發表過。大前年陳玲玲指導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生在國立藝術館演出《彼岸》,去年十月十六日起,果陀劇場的導演梁志民以《絕對信號》作爲台北火車站演藝廳的啓用演出,改名爲《火車起站》,並邀請高行健訪台三週。本刊在高氏訪台期間邀集了幾位戲劇學者、劇場工作者、及曾執導高行健劇作的陳玲玲、梁志民,在充滿後現代氣息的地下餐飮店「發條橘子」,展開一場對話。大陸的「先鋒」派,和台灣的「前衛」,本是avant-garde的同詞異譯,但在兩岸的指涉對象與發展路向互有異同。高行健的戲劇重視劇場性,將民間遊藝、說唱、戲曲同西方的實驗劇熔於一爐,要求語言和表演間的張力,形成富含哲理的獨特面貌,且不斷在作新的嘗試。而台灣的劇場運動則在經歷政治議題和演出形式的開發後,有了更多元的發展。這次對談中,高行健對於自己的創作路程,有頗爲精要的自剖,對台灣劇場的現狀,也提供了敏銳的見解。兩岸的現代戲劇,第一次有了這樣深入而公開的對話。
-
專題報導 Feature
果陀的《火車起站》
若一味耽溺在表相的框架中,又缺乏幽默感和動力去開展,作品難免困抑在寫實的囚籠中,藝術的幻想列車就難有起站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