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巴黎
安銀美舞作《龍》讓亞洲各國舞者「同台」
韓國編舞家安銀美在巴黎市立劇院呈現新作《龍》,構想源於2018年,巴黎市立劇院邀約安銀美以千禧世代為主題創作。安銀美很快地就想找亞洲不同國家的年輕人,以各自的傳統舞蹈出發,發展創新肢體表演,呈現亞洲新世代的活力與自由。
-
倫敦
馬修.伯恩演出新舞作《午夜鐘聲》
馬修.伯恩的最新作品《午夜鐘聲》靈感來自作家漢密爾頓的系列小說。伯恩在表演藝術界極受歡迎,因此很容易讓人認為他是「主流」作品的創作者,但以此角度觀察伯恩的作品,則可能會忽視一直以來支撐他所有創作極富顛覆性的美學。
-
柏林
馬蒂亞斯.皮斯將接任柏林藝術節總監
馬蒂亞斯.皮斯將接任柏林藝術節總監。相較於世界文化之家傾向探索、實驗及政治性的角色,柏林藝術節在外界看來更像是大型藝術節的承辦單位,自身場館或機構的定位相對薄弱。
-
紐約
紐約愛樂音樂總監梵志登宣布3年後卸任
美國疫期最嚴重期間,他一直留在祖國荷蘭,據報導梵志登也染疫,生病及其後復健讓他減重了20磅。他說這個經驗讓自己重新衡量價值觀,決定不要再長年奔波,好與家人常在一起。
-
首爾
表演藝術界推動「疫苗接種者觀演優惠」
韓國許多舞台劇及音樂劇展演單位為鼓勵民眾接種疫苗,並促進節目買氣,針對已接種疫苗者祭出購票特別折扣。
-
橫濱
亞洲最大表演藝術年會正式脫離東京
作為備受矚目的第一屆YPAM策劃節目,將邀請曾參與1995年第1屆TPAM的「劇團態變」,在四分之一世紀後,由藝術總監金滿里帶領旗下身心障礙藝術家們演出劇團的代表作《徬徨的愛.序破急》三部曲。
-
北京
波蘭導演陸帕《狂人日記》完整版在北京上演
波蘭導演陸帕(Krystian Lupa)執導兼舞台設計的《狂人日記》將於10月30、31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正式演出。
-
香港
大館兩演出,舞出城市變遷與歌廳情懷
「大館表演藝術季」向來鼓勵本地藝術家對表演藝術進行「跨度」及「深度」的探索,今年也對此有所延伸;一是梅卓燕自編自演的舞蹈劇場《日記VII.我來給你講個故事》,同一場地進行歌廳式演繹的《撈鬆》亦值得玩味。
-
曼谷
獨立電影院的兩種命運
紀錄片俱樂部為曼谷保存了一個放映獨立電影的空間,但另一消息卻讓影迷心碎,曼谷最古老的獨立戲院「銀都戲院」(Scala)去年7月熄燈,未來將用於商業用途。
-
檳城
劇場重開,迎來劇團周年演出
確診病例開始下降,馬來西亞政府於9月16日重開劇場和電影院後,多個被疫情耽誤的製作即刻重新啟動,10月份便迎來兩個扎根檳城的中文劇團周年演出。
-
新加坡
新常態下,新劇綻放
新加坡近期放寬防疫規範,實施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措施。劇場重啟,不少作品都是原創劇。據約略統計,9月以來,16部上演的戲中就有8部是新作。
-
上海
「中國百老匯」劇院群來了?
廣州開始打造「一個人的劇場」,挑戰傳統的劇團和戲班式舞台演出;而上海在剛布局完100家演藝新空間,又在10月正式宣布將興建城市商業體含劇院群的「首位百老匯劇院群」。
-
雲門舞集攜手9m88重返自然 「2021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共演《十三聲》
第13屆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由編舞家鄭宗龍、創作歌手9m88與製作人陳鎮川攜手錯置時空,將昔日萬華大厝口《十三聲》搬到了池上鄉萬安社區天堂路的翻飛稻穗之中。
-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開幕 期待如萬花筒般璀璨 「高標」的時代來臨了!
10月10日那晚,全台觀眾在國慶煙火下,看到五色繽紛璀璨如彩鑽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已然驚豔!10月31日,是這塊鑽石之地正式開幕的日子,為了迎接這一天,高流已經醞釀暖身多時。執行長李欣芸活力十足地表示:「我們是向所有的人招手!不管是任何風格的表演者、看表演的民眾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合適的角落。也許可以遇見自己喜歡的樂手,想要組團的也可以找到人才。我期許這裡成為一個文化的基地、音樂的聚落!」
-
無獨有偶詩意之作《穿越真實的邊界》 幻獸戲偶說出你的心聲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與德國圖賓根形體劇團融合肢體、偶、物件、聲音、舞台裝置、燈光、影像等多元藝術的跨國之作《穿越真實的邊界》本週五至週日將在淡水雲門劇場上演。
-
河床劇團首登國家劇院魔幻之作 拾起台灣經濟奇蹟背後「被遺忘的」那群人
河床劇團新作《被遺忘的》以台灣礦坑災變為創作基底,用其詩意的超現實風格,讓當年隱沒在地底的礦工勞動情境、心境重現天日,導演郭文泰將礦工的生命情境作為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隱喻,延伸至全世界的勞動現況思考。
-
《蛻變》不畏疫情登台演出 吳興國的真情告白
《蛻變》是「吳興國經典復刻計畫」中的第三號作品,8年前首演時是愛丁堡藝術節自1947年興辦以來第一次邀請的台灣團隊與節目,此作也將在這次全台巡演結束後在台封箱。
-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郵差2.0》 訴說戰爭下世人悲歡離合
今年邁入第30年的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將在本週末推出《郵差2.0》,特邀4所台灣舞蹈學校──中國文化大學舞蹈學系、臺中光明國中舞蹈班、嘉義國中舞蹈班與宜蘭女中舞蹈班協力演出。
-
風乎舞雩舞團《Identity》 質疑與反思當代社會環境
風乎舞雩舞團透過身體、墨與汗水的流變意象下,以墨暈與身體線條探看「Identity」的議題,透視「Identity」映照出觀者對於「Identity」的思考。
-
全民大劇團《丞相,起風了》 挑戰網軍議題大玩時事哏
全民大劇團新作《丞相,起風了》,以喜劇挑戰網軍議題,希望讓大眾了解網路惡意留言的嚴重性。劇名取自網路PTT用語,趣味描述網路主流意見(網路風向)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