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ature
專題

《暴風雨》來襲! 透視迪克蘭.唐納倫與他的莎劇表演法/

2012台灣國際藝術節 情報首發

《暴風雨》來襲! 透視迪克蘭.唐納倫與他的莎劇表演法

The Tempest Declan Donnellan's William Shakespeare

我不斷跟自己說,別再跟莎士比亞搏鬥了,做點別的吧。我想的不是,我必須做另一齣莎劇,我想的是,做些不是莎士比亞的吧!卻還是一直回到莎士比亞。 迪克蘭.唐納倫 一九八一年,畢業於劍橋大學法律系的高材生,迪克蘭.唐納倫和尼克.奧門羅,組成「與我同行」劇團。 他們自願性失業,拿政府的救濟金,運用有限的資源作戲,從愛丁堡藝穗節出發,巡迴大小鄉鎮,最終回到倫敦,成功打響名號。 卅年過去,當初的小小劇團,演變成今日享譽全球、與英國國家劇院並列為兩大戲劇機構,並擁有一個俄國子團的國際性團隊。 他們製作冷門古典劇目,也引介當代劇作家的前衛文本,但搬演製作次數最高的劇作家,毫無疑問地是莎士比亞。 幾近空台的舞台設置,簡單有效的物件運用,導演迪克蘭.唐納倫的莎劇,僅憑藉著演員的表演,即讓莎士比亞如同我們的同代人,讓台下的觀眾與他同行。 究竟,迪克蘭.唐納倫的導演秘訣為何,將四百年前的劇本,活生生地在觀眾面前展開,沒有距離?讓我們想見的、已知的莎劇,每每都有我們未曾想過的新角度? 繼《第十二夜》後,迪克蘭.唐納倫的另一齣莎劇製作《暴風與》將在明年的台灣國際藝術節上演。趁此機會,本刊帶你一同探索、發現、透視他的莎劇表演法。
廳院迷福利廣告圖片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

電影╳劇場.最初的戀慕 不斷的情緣─蔡明亮的Only You

電影╳劇場

最初的戀慕 不斷的情緣

蔡明亮的Only You

小時候,蔡明亮的家裡開麵館,父母忙不過來,把他交給外公外婆照顧,兄弟姊妹一起玩耍,他則是一個人把童年大部分時間消耗在電影院。 廿歲那年,蔡明亮因為對話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馬來西亞來到台北求學,在這個陌生的城市,他以異鄉人的姿態,一個人咀嚼著疏離與冷漠的都會溫度。 大學畢業後,蔡明亮與班上同學合組「小塢劇場」,發表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房間裡的衣櫃》,描述一個失意的男人在房間與自己獨處,因為寂寞而與衣櫃狂想對話。舞台上,只有一個人。 後來,他離開劇場,陸陸續續拍了很多得獎的電影,不過,他的作品卻再也沒有離開那個房間,電影裡的角色,總是毫無交集的孤絕個體,孤獨,成為穿透他的創作與生命的永恆主題。 相隔廿七年,蔡明亮再回到劇場,獨角戲似乎成為唯一能完整表達生命的形式。於是,他帶我們掠過銀幕光影,重新走進那個房間,看著李康生、陸弈靜、楊貴媚三個演員的日常生活切片,一台播放著點歌節目的收音機,播送著李香蘭的老歌〈只有你〉 只有你 你永遠在我心底 只有你 你把我放在心裡 你知道 我受不了痛苦的分離 你知道 我也禁不起相思兩地 只有你只有你 我想你不會把我忘記
表藝年鑑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