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洲
-
洪唯堯《落地前六釐米》 在失衡中尋找平衡的馬戲詩篇
劇場導演洪唯堯首度挑戰執導馬戲作品,推出《落地前六釐米》,從空中飛人表演者落地時的六釐米可能遇到的變數為出發點,將哲學思維融入馬戲,透過大型道具、多媒體技術和極具挑戰性的動作設計,打造一個充滿張力的舞台空間,邀請觀眾一同感受在失衡中尋找平衡的過程,一場屬於生命與用氣的探索。
-
艸雨田舞蹈劇場新作《遺屋》 關注「孤獨死」
艸雨田舞蹈劇場自2019年展開一系列沉浸式劇場創作,2020年以作品《共犯在線2.0》受邀桃園鐵玫瑰藝術節,透過作品關注台灣當代社會議題,實踐如何建構以文本敘事為基底的當代舞蹈作品。2024年最新劇場作品《遺屋》則持續關注「孤獨死」議題,為生命尋找社會關係斷裂的線索。
-
《妃比尋常笑》音樂劇 唐朝兩大美人聯手巧奪天下
臺北市立國樂團與全民大劇團聯手製作音樂劇《妃比尋常笑》,將於本週五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首演。兩位團長攜手全體人員與歌詞創作張大春於19日舉辦彩排記者會,主演亮相精緻的古裝造型並演出三段曲目,搭配國樂團現場演奏打造絕佳感官饗宴。劇情描述唐代楊玉環在太真觀出家時奇遇女帝武則天的英靈,受到刺激與啟發後,一人一魂竟開始了奪權之路、染指大唐江山。
-
碧娜.鮑許《春之祭》 北藝大新世代舞者傳承與再現
碧娜.鮑許的《春之祭》之前大多由歐洲主流芭蕾舞團演出,而繼碧娜.鮑許母校福克旺藝術大學(Folkwa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之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成為全球第一所重演《春之祭》的學院,透過年輕世代舞者的參與,展現經典重現的藝術精神,是一次極具意義的重製演出。
-
銀河集會馬戲作品《超展開》 在崩塌世界中尋找希望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2024馬戲節本週迎來法國馬戲團體「銀河集會」,帶來震撼人心的作品《超展開》。這齣作品營造一個正在崩解的世界,透過精湛的馬戲技巧、獨特的舞台設計和充滿各種超展開的情節,探討人類在面對崩塌的環境時,如何展現出驚人的韌性與創造力。
-
不一樣才精采 「問題兒童」們浪漫表演革命
由北藝中心2023年馬戲棚計畫延伸出來的自製作品《身為問題兒童的我,從一出生就成為這個美好世界的慢性病》將於本週登場,這部作品邀請陳武康和周伶芝擔任創作概念,並和表演者王健銘、朱宸祐、吳政穎、陳宥任和黃翊共同創作,他們一起探討「馬戲」的本質,從「問題兒童」這個命題為出發點,追溯作為表演者,一路在追求完美過程中所面臨的掙扎與挑戰,並實踐他們作為藝術創作者的大膽、浪漫且實驗的奇想。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跨界是趨勢,還是表演藝術的本質?
以《PAR表演藝術》雜誌為對象,搜尋「跨界」這個關鍵詞,會跳出94篇相關文章,最早一篇是在1998年底刊出的內容,談論歌舞伎與巴赫音樂的跨文化、跨場域創作。隨著時間推移,舉凡裝置藝術與表演藝術間的交錯、傳統戲曲與當代表演的共創,再到科技展演與表演創作的多元融合,10多年過去,「跨界」一詞的定義不斷發展、演變,究竟什麼是跨界?跨界又能帶來什麼可能與提醒?在作曲家王希文、編劇詹傑與導演郭文泰眼中,各有相似與相異之處。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劇場,是可以理解彼此的場域
過去10年,隨著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臺灣戲曲中心、臺北藝術中心陸續完工,加入原本孤單的國家兩廳院行列,台灣劇場圈因而進入圈內人戲稱的「大劇場時代」。再加上地方文化中心整裝改建、也有不少空間挪作表演空間使用,整體座位席╱待賣票數翻了好幾倍。業界討論逐漸從「場館不夠用」,轉移到「觀眾在哪裡」的困惑。(註1) 「觀眾在哪裡」不只意味創作生態的市場考量、產業結構與成本回收。表演藝術既然作為現場藝術,唯有觀眾的存在,才能實現作品的存在。撇開利益取向的商業操作不談(雖說談「錢」也很重要),創作者面對什麼樣的市場、去哪裡尋找潛在觀眾,事實上也都本於「如何用創作和觀眾建立關係」。本文因此自音樂、舞蹈與戲劇領域,訪問捌號會所、壞鞋子舞蹈劇場(後簡稱壞鞋子)與窮劇場,一探創作者以團隊為出發點、和觀眾連結的策略與思考。
-
超人氣台漫《神明便利商店》躍上舞台 華麗變身音樂劇
知名網路漫畫家謝東霖的超人氣台漫《神明便利商店》華麗變身,改編為音樂劇,這部以台灣人最熟悉的兩大文化元素──信仰與超商──為核心的故事,在漫畫連載期間便掀起熱烈討論,如今更以實體化形式登上舞台,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全新劇場體驗。
-
天團抵台 賽門.拉圖爵士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登場
在指揮大師賽門.拉圖爵士率領下,甫慶祝成立75周年的德國古典天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RSO),與韓國鋼琴家趙成珍一同抵台,於台北、台中、高雄三地舉辦四場音樂會。其中,12月1日、2日的「力晶2024藝文饗宴 賽門.拉圖爵士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帶來李格悌、華格納、魏本的管絃樂曲目及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和馬勒第七號交響曲,展現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對音色掌握的多元面向。而12月4日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登場的「2024 NTT遇見巨人賽門.拉圖爵士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則是布拉姆斯專場,除攜手趙成珍演繹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還包括膾炙人口的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12月5日的「賽門.拉圖爵士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則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上演,讓樂迷在葡萄園式音樂廳體驗馬勒第七號交響曲的極致聲響之美。
-
小事製作《MORE MORE Paradise》 無聲卻響亮的抗爭
繼今年結束受邀於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及10月份於法國夏佑宮劇院「Chaillot Exprience #2 Tawan」的演出後,小事製作回到台灣,推出由副團長林素蓮擔任編創的最新作品《MORE MORE Paradise》,即將於11月28日至12月1日於西門紅樓二樓劇場演出。
-
2025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 看世界也看台灣的繁花饗宴
2025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邁入第17屆,26日公布18檔精采節目,推出共118場演出,邀請包含法國、奧地利、葡萄牙、義大利、瑞士、拉脫維亞、匈牙利、英國、瑞典、秘魯及台灣等世界各國頂尖藝術創作者,於2025年2月21日至5月18日期間展演。節目票券將於2024年12月1日開放兩廳院會員預購,2024年12月8日全面啟售。
-
AI碰撞經典 簡珮如表演藝術《黑蝴蝶》震撼登場
國際知名舞蹈家簡珮如首度在台灣售票演出,最新創作《黑蝴蝶》將於11月22日至23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登場,門票全數售罄。此次作品展現了觀眾對這位國際舞壇耀眼明星的期待,也展現她在青少年藝術教育與公益投入的熱忱,為文化與社會帶來深度連結。
-
壞鞋子舞蹈劇場《島嶼恍惚》 訴說海島歷史、記憶與神話
壞鞋子舞蹈劇場編舞家林宜瑾首度跨國田野後的全新作品《島嶼恍惚》,舞者運用肉身的恍惚,召喚物理世界之外的精神時空;樂手則將拆解北管樂器,在擊奏聲響之間穿梭海洋與陸地。他們化身為曾經漂流在海上的靈魂,在劇場當中訴說關於海島的歷史、記憶與神話。
-
《The Play That Goes Wrong 戲啊!出包惹》首度授權台灣中文版演出
曾引進外百老匯授權音樂劇《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英文版,在台灣掀起話題的活性界面製作,今年11月聯手刺點創作工坊,推出百老匯授權喜劇《The Play That Goes Wrong 戲啊!出包惹》,再次挑戰轉譯中文版。故事為業餘劇團康樂戲劇社,臨時要演出《哈佛夏莊園殺人事件》,所有演員忘詞、走位錯誤、技術故障,出包連連的爆笑喜劇。
-
《我的名字,Kim》亞洲首演 跨界演繹越南德國移民的生命故事
「為什麼,我必須捨棄父母給我的名字?」從這個問題出發,來自德國與台灣的表演藝術創作團隊聚合舞Polymer DMT將帶領觀眾深入一個越南裔移民家庭的故事,探索跨文化背景下的自我認同議題。舞蹈影像作品《我的名字,Kim》,將於11月16日至17日在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登場,並於29日與30日在德國埃森帕克表演藝術編創中心(PACT Zollverein)完成今年度最後一場現場演出。
-
再拒劇團《沙拉殺人事件》 顛覆想像的劇場饗宴
一對平凡夫妻,為了生存,不惜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在荒謬的日常對話中,觀眾逐漸揭開一樁樁隱藏在表象下的秘密。而這齣改編自日本荒誕派劇作大師別役實經典作品《沙拉殺人事件》,更透過與台語指導林金城、黃郁盛的翻譯,進行了語言與劇情情境的轉譯,將這個故事與台灣社會的現實更緊密結合;這也是別役實劇作,甚或是荒誕派經典劇本在台灣首次的台語演繹。
-
英國舞蹈獎國際決賽前四強《狂履》亞洲首演在台登場
2024秋天藝術節迎來一場熱血賁張的舞蹈盛宴,由歐陸最具潛力的編舞家馬可.達席爾瓦.費雷拉帶來其全新力作《狂履》(CARCAA),作品不僅在2023年榮獲葡萄牙作家協會(SPA)頒發的最佳編舞獎,更在首屆由沙德勒之井(Sadlers Wells)主辦的國際玫瑰舞蹈獎中入圍決賽。在舞作中,馬可帶領九位舞者與兩位音樂家攜手登台演出,展現出身體的極限與美感,在肢體與音樂上形成對話,更以他們融合的舞蹈語彙,探索認同的界限,重新定義「我們」,讓《狂履》不僅是一場視覺饗宴,更是一場關於身分與共融的深度思考。該作品在國際舞壇引起熱烈反響,從2022至今已巡演超過40個劇院橫跨四大洲,而台灣榮幸成為亞洲首站,將在11月8日至10日於國家戲劇院熱血登場。
-
有一刻被愛著就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動見体《美好如此》溫柔啟航
在轉身之前,你還記得生命中被愛著的那些時光嗎?動見体2024年全新作品《美好如此》即將在本週末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上演,邀請姚坤君、蔡佾玲(小俏)、許瑩美三位實力派演員同台飆戲,以深刻情感細膩刻畫母女之間關係,帶領觀眾探索生命最後一段旅程。
-
從金曲歌王蘇明淵音樂及案例取材 《第三者》開啟道德與情感拉鋸
春河劇團在團長暨藝術總監郎祖筠帶領下,以女性視角出發創作戲劇,展現女性堅韌與細膩,並關注現代社會中的女性處境。今年年度大戲《第三者》亦延續劇團風格,呈現笑中帶淚的深刻議題,聚焦當代愛情、婚姻與家庭之間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