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交錯孕育 綻放創作力量
藝術是有生命的。不但單在創作時,其自身能夠逐漸成長茁壯,臻於完美。更神奇的是,如同上天的恩賜,它還能讓自身所散發的光芒,與其他的創作元素進行光合作 用,產生微妙的化學變化。繁衍成延續另一個創作的力量。在本月份雜誌【封面故事】與【特別企畫】單元所介紹的兩個作品,都是在如此藝術創作的交錯孕育中, 綻放的生命之花。 在 水墨柔韻潑灑下、雲霧飄渺間,不同層次的景深交疊,讓舞者彷彿置身於虛實交錯處,流轉氣象萬千。從《行草》、《行草貳》到《狂草》,編舞家林懷民讓接受完 整西方現代舞訓練的雲門舞者,重新歸零。以靜坐、太極導引、拳術、書法等中國傳統訓練,用肢體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書法絕奧。在兼具粗獷與細膩氣韻流動中, 「以書起舞」的雲門,艷驚全球。本月【封面故事】所介紹的雲門舞集的新作《屋漏痕》,雖然亦是延續此一創作脈絡,但不同的是,它更進一步地掙脫了觀舞者對 於書法的既定印象與想像。 屋漏痕,它所代表的不單只是一段見形辨意、指事辨物的理性思考過程,而是一種書法的意境,也是一種創作的態度。「山水畫裡面或書法裡面都同時講究留白、虛實這類的趣味,所以我們就從這樣的趣味出發;那麼大家會說你不表現書法你要做什麼?沒有!我們在跳舞,跳一個從書法的美學出發為跳板,所創造出的舞蹈。我想它有它獨特的一個面貌!」林懷民如是說。但是要如何具體化、落實化這個「獨特的面貌」,如何從「以書起舞」到「引墨為舞」,而至「一一自然」,是一位藝術家對自己的挑戰,也是雲門舞者們在傾斜八度角的舞台上,不斷地跌倒、爬起、跳躍的背後,對自己的期待。 同樣地,即將來國家兩廳院演出,被喻為「全英最佳肢體劇場」的「合拍劇團」,這次也是從日本的古典文學出發,企圖在劇場表演中,找出全世界人類共通的語言。雖然台灣觀眾對於日本大眾、精緻文化並不陌生,但是能夠跨界請來日本劇場、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