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奧澤
-
戲劇
資本主義時代的荒涼競逐
戈爾德斯在一九八五年法國對資本主義心理疆域展開的探勘,在二○一八年的台灣未見偏差與過時。不斷汰換器物以求續存的經濟結構,離奇將自己拋進了心理時空相對停滯,且使全球地理邁向均質化的空間。另一方面,沉浸式劇場不等於非傳統觀演關係。當心理上雙方並未形成互動,作品內部又缺乏可依循的脈絡性解釋時,在這場對資本主義而言位於非中心空間所展開的幽微抗衡裡,觀眾更進一步被推往作品的外緣。
-
戲劇
在語言中展開的戰爭
我們必須在時間的進程中,透過耳機解消我們與語言(而非表演者)之間的距離。換句話說:語言不只屬於表演者,也屬於觀眾。觀眾與表演者一道,同樣在語言之海中體驗友誼或個體的生成及撤回,所以並非表演者的角色決定了語法結構與語言的因果性(歸因)位置,而是相反地,作為觀眾的我們以視覺化的空間與距離,填充、包圍、讓出或重新覆蓋了這兩個表演者的位置。
-
藝號人物 People 法國導演暨音樂家
羅蘭.奧澤 在對話中 探尋無所不在的慾望
自從二○一六年與印度舞蹈家阿露西.穆耿訪台演出《印X法交鋒》後,羅蘭.奧澤(Roland Auzet)似乎就與台灣結下不解之緣,接著就與編舞家瓦旦.督喜合作了《尋,山裡的祖居所》,今年則將他在多個城市執導過的《在棉花田的孤寂》帶來,以戶外沉浸式劇場形式演出。奧澤表示,戈爾德思這齣作品最撼動他的主題就是「慾望」,這回他邀請徐堰鈴與王安琪兩位女演員擔綱,希望通過兩個女性角色,從一種「普世性的眼光」來看待慾望的問題。
-
焦點專題(二) Focus
尋探傳統 照見未來
近年累積出六十六種腳譜的TAI身體劇場,在透過創作與田野反思當代原民處境,及原民傳統與現代文明之間的關係的路上,在新作《尋,山裡的祖居所》中首度與異文化背景的創作者合作。法國作曲家暨劇場導演羅蘭.奧澤與TAI一同走上太魯閣的大禮部落,找到雙方的共鳴,打造出的舞作透過太魯閣族歌謠及該族服飾常見的黑、白、紅色彩,乘載當代與傳統不同層次的意義。
-
特別企畫 Feature
印度古典舞 解放靈魂 共饗和諧之「味」
印度古典舞的產生與廿世紀初印度反英國殖民的背景有關,為了抵抗外權引發找回本土認同的各種方式,藝術是其中一種途徑;於是在學者深入探訪舞蹈的根源並對照古籍研究後,目前被認定的印度古典舞有八種,而被認定的古典舞,必須符合印度經典《舞論》中所提及的規範,而且是屬於解放靈魂的舞蹈,不是用以純娛樂的民俗舞蹈。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印X法交鋒》舞蹈家
阿露西.穆耿 藝術是與時俱進的旅程
出身藝術世家的奧迪西古典舞者阿露西.穆耿,把傳統到當代這看似衝突的組合,視為另一種旅程:「沒有一件事是永遠不變的,現在的奧迪西舞也不可能和十五、廿年前一樣,演出的方式不一樣,場地也不一樣。傳統若不能與時俱進,那就毫無意義了。」與法籍音樂家羅蘭.奧澤合作的《印X法交鋒》,她說:「這個作品不是關於他,也不是關於我,而是讓我們找到了彼此得以交會相遇的第三個空間。」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印X法交鋒》音樂家
羅蘭.奧澤 以擊樂重新詮釋幾何空間
若說「創作」代表著在既定規範中,找尋得以突破的空間,那麼《印X法交鋒》對於阿露西.穆耿,是對於印度古典舞傳統的回應,而對於羅蘭.奧澤,則是以擊樂來界定他所謂「空間的線條」。如此這般對於「自由」的追尋,最終讓兩人在同個舞台上相會。奧澤說:「這個作品讓我們能夠依據彼此所累積的藝術養分,去建立一個新的傳統,像是創造一個新的語言,在舞台上建立一個能夠同時包容我們兩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