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市藝術節
-
檳城
新團隊接手轉型小而美,今年「喬治市藝術節」卻風波不斷
喬治市藝術節(George Town Festival)是檳城州政府慶祝喬治市入遺的常年慶典,自2010年開始舉辦至今已邁入第15個年頭。過去5年負責承辦藝術節的TLM Event基於合約到期,今年開始改由競標成功的科聖媒體接手策劃,由張曉晶擔任製作總監的新團隊主要由檳城劇場人組成,並邀請來自吉隆玻劇場的鄧壹齡出任藝術總監一職,將負責承辦今年和明年的喬治市藝術節。 由於州政府的撥款從2018年巔峰時期的450萬馬幣,逐年縮減至如今的150萬,新團隊決定把過往長達1個月的慶典精簡化,濃縮成為期10天的節目,從7月21日進行到28日,以「此時.此地」為主題,試圖打造一個「小而美」的精緻藝術節。在經費有限下,仍邀請了來自台灣、泰國、印尼、義大利、保加利亞、哥倫比亞、美國、立陶宛等國外表演團體和藝術家參與盛事。這次的藝術節共有戲劇、舞蹈、音樂、影片、視覺展覽、雕塑裝置、走街遊行等80項活動,其中53項是本地藝術工作者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包含不少木偶戲演出,成了今年一大特色。
-
檳城
喬治市藝術節7月中啟動,與台灣、澳洲文化交流
第14屆「喬治市藝術節」(George Town Festival)再度掀動7月的檳城舞台,在州內超過20個場地舉辦50多項節目。為了促進國際藝術交流,主辦當局與駐馬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合作,引進兩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桑布伊,以及榮獲台灣國家文藝獎的原住民編舞家布拉瑞揚,共同帶來結合音樂與舞蹈的《得力量X路呐》。演出先由桑布伊的演唱會開場,透過自然的歌聲與台灣原住民文化進行心靈對話;接著由布拉瑞揚的舞團運用身體的力與美,探討個人的身分認同與文化傳承。這是今年「島嶼島」系列的重頭戲,該系列作為台灣與檳城這兩座島嶼的文化交流平台,已經連續第5年入選藝術節。 藝術節今年也特別與澳洲高級專員公署合作,慶祝喬治市與阿德萊德締交姐妹城市50周年,在檳城升旗山頂帶來「The Senses」音樂會,演出嘉賓包括來自澳洲的音樂人Frank Yamma和David Bridie,在熱帶雨林的環繞下感受大自然的共鳴。 為期16天的喬治市藝術節橫跨7月,7月15日在前大華戲院改造的Majestic Hall舉行開幕儀式,並於30日在世界文化遺產核心區的土庫街以《城市之光》閉幕,屆時將結合光雕投影、音樂演出、數碼裝置藝術、蠟染時裝展等活動。本屆藝術節有七成活動屬於免費參與性質,其餘售票演出包括兒童劇《我的醜醜鴨》、資深劇作家廖培珍最新創作獨角戲《美麗世界拜金女》、人文藝術分享活動《曇花堂:非典型之旅》、結合傳統布袋戲與日本偶戲的《西遊後傳:鬼婆の愛》、以及本土舞蹈家Aida Redza監製的多元舞蹈演出《bhumiMata》。
-
檳城
喬治市藝術節7月實體重返
過去兩年因疫情轉為線上活動的「喬治市藝術節」(George Town Festival)終於在今年7月重返實體活動。作為慶祝檳城喬治市入選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慶典,今年共有25項涵蓋戲劇、舞蹈、音樂、視覺藝術、電影、展覽的節目,從7月9日至24日與民眾分享。回歸實體的藝術節以本地表演團體為主,剛從德國演出歸來的「人人人鼓劇場」將以《浪(lang x 4)x Lepak》帶出疫情期間的創作,結合擊鼓與民間樂器和演唱的形式拉開序幕,Noise Performance House將呈現香港劇場鬼才詹瑞文創作的兒童劇《不得了,巫婆靚靚不見啦!》,把去年線上的濃縮版還原互動性質的實體演出。 「鐵枝幫」(Iron Gang Puppet Theatre)成團作品《Ibu伊母》首次把傳統鐵枝偶融入當代劇場美學,由檳城著名潮劇演員吳慧玲領軍,邀請劇場導演鄧壹齡和視覺藝術家趙少傑合作,花了兩年半創作,取材家喻戶曉的東南亞民間傳說,操偶師配合新晉獨立樂團FAZZ的現場原創音樂,多語演出和多媒體投影,將瀕臨失傳的潮州鐵枝偶戲賦予全新面貌,在劇場內栩栩如生地重現。 每年都令人耳目一新的「島嶼島」(ISLE to ISLE)活動,今年仍由檳城城視報攜手台灣單位,繼去年人文紀錄片展和快閃書店之後,這次帶來《不只是美麗台灣設計周》,長達9天的展覽會和6場設計論壇,以及超過100件台灣設計界傑出作品,從公共建設到流行文化,完整梳理台灣美學發展的脈絡。經歷疫情洗禮後的喬治市藝術節,雖然規模縮小但初衷不變,在後疫情時代第一時間回歸實體,讓這個7月的檳城重現藝術氛圍。
-
檳城
展延實體節目 「2021喬治市藝術節」移師線上
來自新加坡的數碼劇場《Body X The Culprit》別開生面以手機拍攝,讓觀眾互動參與,從案發現場找出證據,線上與其他參與者討論和投票選出兇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地文化接軌國際 公共空間的多元對話
創辦迄今已經第七屆的檳城喬治市藝術節,源起於二○○八年喬治市成為世界遺產的慶典活動,在檳城民眾的踴躍參與下,於是政府決定讓這個藝術節慶持續發展。七年來,策展團隊將城市空間化為各種表演舞台,節目除了國外邀約、共製或委託性質的演出外,藝術節也支持環境劇場、特定場域表演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