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子劇團《海》 電玩冒險演繹空虛心靈
由新銳劇作家李憶銖創作的劇本《海》是第十七屆臺北文學獎劇本類首獎作品,將由褶子劇團搬上舞台,由陳信伶執導。《海》的劇情談的是家庭的疏離,一家四口全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以自己的想像來界定和看待他人。通過多媒體、光影及聲響等劇場元素,《海》在真實場景中呈現電玩世界的奇幻冒險,電玩的虛構性,呼應現代人心靈世界的疏離。
由新銳劇作家李憶銖創作的劇本《海》是第十七屆臺北文學獎劇本類首獎作品,將由褶子劇團搬上舞台,由陳信伶執導。《海》的劇情談的是家庭的疏離,一家四口全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以自己的想像來界定和看待他人。通過多媒體、光影及聲響等劇場元素,《海》在真實場景中呈現電玩世界的奇幻冒險,電玩的虛構性,呼應現代人心靈世界的疏離。
這是一部少見的台灣女性藝術家的「海」的作品,相對於傳統男性藝術家對於海的詮釋,女性看到海的不同面向。或許,女人是水,女人身體裡的水多於男人,「水的身體」,呼應海的身體,一但到了海,馬上感到海的本體,海浪的起落、波動,海泡的增生、幻滅,並非風起雲湧的大敘述,卻是海的本體常態。
「組合語言舞團」二○○八年十五週年的公演,以「日光玉」為主題謹慎地從舊作中選出兩支舞作重製與一支新舞作的方式,匯聚組合成清新雅緻的經典製作。這三支舞作分別是藝術總監楊桂娟及姚淑芬、林文中等不同世代、不同思維的編舞家,共同以不落幕的日光精神,共振出一場光潔姣美的舞宴。
一般人對法國作曲家德布西的音樂,通常會以「印象派音樂」稱之。所謂的「印象派音樂」為何會被稱為印象派?到底是「印象」,還是「意象」?音樂學者陳漢金以深入淺出的筆觸,剖析德布西所在的美好年代,大師的創作心靈,寫成本書《Debussy您說是印象派音樂?德布西的室內樂與管弦樂》。本書已於十一月由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出版,本刊特選摘書中第五章〈神祕的海 永恆的海三首交響樂素描《海》〉之精采段落,以饗讀者。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