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劇團
-
專欄 Columns
半世紀的台灣國劇
京劇是重要的文化資產,其表演體系不但影響台灣戲曲,也是現代表演藝術創作的重要泉源,在台灣文化史有其尊崇的地位。推展京劇與提倡本土文化,不但不衝突,反而相輔相成。面對新的世紀,京劇實應放下「國劇」身段,重新定位,讓龐大的京劇體制反璞歸真,有效管理、營運。
-
人物點描
倒采走來,喝采收場
光復以來,台灣京劇舞台上久坐文武小生第一把椅的,要屬劉玉麟。他所演的戲碼、人物一直令人回味無窮;歷來與他同台合作的演員幾乎就是一本菊壇名角錄,他在海光敎導的一批批京劇人才,也已是當今台柱。前年退休之後,劉玉麟定居美國,今年五月復返台北的舞台上,與大陸演員楊淑蕊、孫正陽等演出《玉堂春》及〈狀元媒〉,觀衆重溫親睹他所演的王金龍、八賢王,大感滿足。本刊以書面列題採訪,竟引起劉先生「憶」興,洋洋信筆寫下自己一生走過的菊壇「戲路」,一一歷歷並且不諱倒采,眞誠有趣,因以原文刊出。
-
縱墨觀史
戲裡乾坤大 大陸主要戲曲劇種在台灣的發展
一九九四年,國民政府撥遷來到台灣,行囊中的黃金、文物國寶已先一步運抵,而扎根於民間的地方戲曲劇藝也尾隨著草鞋、步鞋、槍桿一步一哼唱地流亡到台灣,京劇、豫劇、崑曲等傳演不輟。異地的絲弦、異地的鑼鼓點子,敷演(衍)出怎樣的劇相心聲?
-
九四回顧
曲/戲廻旋路 文化變遷中台灣的京劇發展
京劇在台灣,五〇、六〇年代,解懷舊念鄕之饞;它活絡、生發,名角輩出。七〇年代,幾近是白頭餘韻;它老成、嚴謹而低迷。八〇年代,創出新局,曲味擴大到戲趣;它有了現代化的新氣象。 眼下,大陸骨子老戲頻頻來回溫「曲」和「藝」,幾齣諷剌官場形色的新編戲,成爲本地劇團搬演的新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