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
-
翃舞製作《彼得潘》 與文華高中舞蹈班年輕舞者一起飛翔
你知道,永遠不會長大的彼得潘,其實已經120多歲了嗎?他在蘇格蘭劇作家J.M.巴利(James Matthew Barrie)1902年的小說《小白鳥》中首次出現時,是一名永遠只有七天大的男嬰形象。應臺中國家歌劇院委託,在國際屢屢獲獎的翃舞製作即以「彼得潘」一角出發,在籌備近二年後推出同名全新舞劇,於7月27日、28日在歌劇院中劇院世界首演。
-
演出評論 Review
暗黑樂園 純真夢魘
「我是永遠自由快樂的男孩,死又復生的快樂男孩,我寧願死,我寧願死,死亡是一場華麗的冒險。」劇中不斷復述的這段詞,幾乎可以作為全劇最佳寫照,傳達了彼得潘拒絕長大的渴望、害怕長大的恐懼,也揭示出其透過死亡探險來激發生命光輝的歷程,同時疊合了酒神戴奧尼索斯所蘊含的戲劇精神:有了死亡,才有誕生,正如有了光,才有影。兩者並行,密不可分;愈是怖慄,愈加華麗。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今年我想看:
柏林劇團與羅伯.威爾森《彼得潘》 漂浪子宮劇團《異形三姊妹 Different Shape》 無垢舞蹈劇場《潮》
第一個我期待的戲是柏林劇團與羅伯.威爾森合作的《彼得潘》,第二個是高雄春天藝術節的《異形三姊妹 Different Shape》,第三個必定是無垢舞蹈劇場《潮》。
-
焦點專題(二) Focus
視覺與聲響 構築奇幻戲劇饗宴
「我從來就不喜歡戲劇,敘述故事與心理劇從沒能引起我的興趣。」此話出自前衛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之口,一點也不讓人意外,在他的舞台上,語言退位、敘事消失,有的是肢體、聲響、燈光,在如樂曲般細心譜寫演奏的過程中,給予觀眾強烈的震撼。即將於三月初由柏林劇團在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的《彼得潘》,是威爾森與法國音樂組合CocoRosie合作的作品,威爾森似的奇幻世界,將再現台灣觀眾眼前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威爾森劇場新詮 《彼得潘》變身闇黑成人劇場
非常喜歡柏林自由創作氛圍的羅伯.威爾森,近年在此推出頗多新作,四月又跟柏林劇團合作,重新詮釋經典童話《彼得潘》,找來另類歌手女子二人組CocoRosie擔綱作曲,翻轉童話面貌,把《彼得潘》演成黑暗的劇場成人冒險。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值得關注的市場現象
萬事俱備,東風已吹——音樂劇能不紅嗎?
這幾年來音樂劇行情陡升,西方百老匯大戲紛紛進軍華人世界,今年從開年的《歌劇魅影》就掀起一連串的音樂劇旋風。何以這些在百老匯演出超過十幾二十年的戲還能如此翻紅華人世界?其實巨變的是華人自己的生態,是自己吹起的一股東風,對西方音樂劇產生了需求。這股需求,短期內會表現在市場熱度上,但熱度過後的長期發展,則是值得我們關切的文化議題。
-
即將上場
角色工作坊創團兒童劇《虎克爸爸》
第一個以傳統戲曲出發,融合戲劇與舞蹈元素的現代劇場「角色工作坊」,創團戲《虎克爸爸》由編劇呂鑫改編自英國作家詹姆斯.巴利(James Barrie)的《彼得潘》,並透過小虎克、小飛俠以及虎克船長之間由誤會不諒解到終於與父親相認的一連串過程,來反映現代社會因爲豐富的物慾生活而受影響的親子關係。 劇情架構以小虎克爲發展主軸,引發出許多曲折的劇情;另一方面,海盜船上充滿陰森詭譎的氣氛,船員們個個虎背熊腰、鬚髯如戢,演出融合了音樂、舞蹈、武術與現代的表演語彙。
-
戲劇
諸味紛陳的劇場
本月份的戲劇雖然沒有「大師」「經典」之作,卻有「精緻」「實驗」多種類型的演出。《彼得潘》《機器人家庭》是國外團體的詼諧表演,《風景II》《長角的暴龍》是國內小劇團的實驗創作,此外還有傳統的歌舞劇《萬里長城》、本土性爲主的「汐止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