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
首爾
獨立音樂人串連 呼籲維護平等演出權益
在小型音樂展演空間最密集的弘大一帶,於2月底發生轄區公務員到場關切,強行中斷並勒令取消後續演出,引起音樂人群起抗議,質疑公務員執法無據,並連署要求行政單位出面公開說明。
-
北京
胡蘿蔔與鞭子下,表演藝術的選擇
對資源的過度競爭與爭奪,而非在創意與演出水準上提升的內耗。政府掌握了胡蘿蔔與鞭子,表演藝術已非何去何從的迷惘,而為是否靠攏的選擇了。認命或掙脫,中國的表演藝術碰到的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窘境。
-
檳城
在嚴格禁令下劇場重啟運作與演出
重開的劇場雖然恢復運作,然而表演團體依舊舉步維艱,在一切指令明朗化之前,繼續申請大馬藝術經濟發展機構CENDANA的援助基金,在嚴峻的疫情時代摸石過河。
-
伯明罕
伯明罕劇院出租當法院引發爭議
2020年對英國整個表演藝術產業來說都是極具挑戰的一年,伯明罕劇院也不例外。就紓困而言,伯明罕劇院將部分場地租借給法院辦理案件,是個有效且快速增加收益的方法。
-
巴黎
巴黎市立劇院持續與觀眾密切互動
疫情緊繃,法國藝文場所仍維持關閉,巴黎市立劇院把節目改成現場演出、透過社群媒體直播,加上一系列公益藝文服務,是法國極少數仍與觀眾保持密切互動的劇院。
-
紐約
防疫顧問佛奇預告演出恢復「大約在秋季」
紐約州長古莫日前則宣布一項「紐約藝術復甦」計畫,要在夏天前舉辦一連串「突發」表演,邀請超過150位世界級藝術家參與,由金牌製作人Scott Rudin和翠貝卡電影節創辦人Jane Rosenthal策劃,展現重振紐約藝術的決心。
-
東京
媒體報導「劇場感染」造成社會負面觀感
以東京為據點的演員森一生,2020年原訂演出的4個作品都被迫取消,去年12月睽違一年的登台,在準備過程中都有種如履薄冰的不確定感。
-
首爾
公營展演空間配合防疫政策重啟營運
自疫情爆發以來,韓國公營文化藝術設施均嚴格執行空間消毒、出入人員名單管理、體溫檢測、強制配戴口罩等基本防疫守則。由於首都圈防疫規範仍處於2.5階段的高警戒層級,各場館雖可開放觀眾入場,但觀眾席間距擴大至兩個座位。
-
香港
場地變數多導致香港藝術節部分節目轉線上
香港各大場地在第四波疫情爆發後已閉館超過2個月,就連在場內進行演出直播也不可,播放舊作與委約線上新作同步進行,對策劃人和藝術家來說,多少有點摸著石頭過河,票房和周邊經濟活動影響甚鉅。
-
曼谷
曼谷國際雙年展延展 維繫藝文動能
第二波疫情來襲,泰國也爆發群聚感染,半數以上的博物館、表演廳、藝術中心皆自行閉館以減輕虧損。至此,藝文界真正進入冬眠狀態,狀態較去年更增愁雲慘霧。
-
巴黎
表演創作者收入短缺終獲得紓困
雖然政府從疫情之初就以紓困金讓大部分演藝工作者度過危機,但劇作家、導演、編舞家、作曲家等卻不在此列,接案為主、收入包含駐館創作、版權費、出版或票房抽成的他們,在演出紛紛取消下生計困難,法國政府最近終於決定發放7百萬歐元紓困金援助創作者。
-
柏林
柏林各大藝術盛事恐有變數
為抑制病毒傳播,德國文化及休閒娛樂部門的所有活動將全面取消。2月份柏林影展、5月份的戲劇盛會都可能面臨變數。而柏林藝術節藝術總監奧伯倫德將續任到2026年,顯示此重要節慶機構將繼續其原定路線。
-
京都
小劇場THEATRE E9 邀觀眾參與「無人劇」
小劇場THEATRE E9在疫情中展現了強韌生命力與企圖心,大膽地在休館期間策劃了沒有任何人參與的「無人劇」,邀觀眾在約好的開演時間點,在各自場所想像著「劇場」進行深呼吸,除在社群媒體造成廣泛討論,還實際獲得135位觀眾的購票支持。
-
香港
社交舞跳舞場所成了爆疫源頭
香港疫情再起,又與演藝活動有關,社交舞的跳舞場所聚集成了爆疫源頭。但政府的防疫措施朝令夕改,一下要演出相關人員進行病毒檢測,又宣布轄下場地只能排練和進行網上直播,然後又宣布閉館直播也不能做,團隊的損失,誰來負責?
-
檳城
「檳城表演藝術聯盟」正式誕生
為爭取在疫情之下更實際的援助,檳城一群表演藝術工作者組成了「檳城表演藝術聯盟」,並在2020年10月26日正式註冊成立。此聯盟作為演藝單位彼此聯繫與對外發言的管道,除協助會員申請州政府提供的各類援助配套,也將尋求州政府合作,拍攝疫情期間各表演團體面對困境的紀錄片,為時代留下印記。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晚安,還有再見
晚安,是兼具開場與結尾的問候語,雖然我們現在較常用它來結束這一天,似乎說完就要闔上眼睛。再見,用來道別,也帶著「下次相見」的語意,有種對這次遇見、就將離別的不捨。 這一年,晚安。但可能不一定適合用「再見」。 上半年的肺炎疫情,彷彿世界都為此停擺,讓人懷疑末日將至。疾病禍延的不只是身體健康,更撼動經濟、政治、乃至於藝文產業藝術家染疫、場館關閉、藝術節停辦我們繃緊神經,每個月的編輯會議從「看著專題成為芭樂票」、「盯著編輯表格發呆」到陸續去探索藝術家的成長記憶與防疫策略、演出的線上製作以及幕後工作者的生活等,甚至也一度苦笑說,年底的年度現象回顧大概只剩下「COVID-19」;終於,迎來台灣的「後疫情時代」。「生生滅滅」似乎是我們這次回顧今年的另一關鍵字,包含倉儲大火、建物整修、數位科技、地方場館、城市行銷等議題都未被疫情掩沒,慢慢在我們暫時緩和的步伐裡梳理出來。在即將與今年告別的時刻,期待能迎來明年的積極作為。 於是,編輯部除了選出了三位2020 PAR People of the year鄭宗龍、Baboo與莊東杰,肯定他們在表演藝術領域的付出外;更邀請到四位在不同藝術領域有傑出表現的藝術家,包含甫獲金馬影帝的莫子儀、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員獎得主朱安麗、近年創作與邀演不斷的舞蹈家葉名樺與小提琴家陳銳,說說他們的年末感觸,以及自己告別二○二○年的方式;同時,我們收集了幾場跨年表演,讓大家除在台北101看跨年演唱會外,也能有其他跨年行動能夠除舊迎新,掃除陰霾。 這種對新一年的期盼,也在NSO,因為他們於年末宣布,迎來新任的藝術顧問準.馬寇爾(Jun Mrkl)。這位德、日混血的指揮家,只於二○一八年與NSO有一次合作,便留下深刻印象不只是NSO團員對他深表肯定,馬寇爾也很喜歡台灣這個地方。在本期雜誌,我們專訪了馬寇爾,提及過去也望向未來;同時也從「指揮」的角度,與NCO音樂總監江靖波談國樂團的「西樂訓練」指揮,向台北室內合唱團藝術總監陳雲紅請益不同類型的指揮模式。我們還回溯指揮的歷史脈絡、職銜釋疑、個性百態與台灣的培訓機制等,用「指揮.不指揮」專題來對這群「無聲的音樂家」進行不止於紙
-
紐約
疫情再起難以復演 表演產業前景茫茫
新冠疫情入秋後再掀第二波流行,原本計畫重啟的大小劇院音樂廳也只得取消原本計畫,再度進入冰封寒冬;就算出現疫苗開發的好消息,也是緩不濟急,預計到明年中都不可能讓表演場所開門。這可能長達廿個月的表演空窗期,是沒有人經歷過的,而就算進入後疫情時代,場館或是團體是不是還能維持過去的運作模式,如果不能,新的模式又是什麼?
-
奇切斯特
保持距離的《渴求》 再度封城下的哀傷共鳴
位於英國南邊的奇切斯特節慶劇院十月底推出新製作莎拉.肯恩的《渴求》,原本就計畫現場演出同步直播,在英國二度封城後就只留直播形式。整齣製作從排演到演出都按疫情下的社交距離準則完成,演員在台上不僅沒有肢體接觸,彼此也保持至少兩公尺距離。四個演員各自在跑步機上活動,暗示了各角色困在自己的內在裡,於虛無無目的的現實中持續呢喃。
-
巴黎
透過詩意的話語 劇場抵抗再封城的頹靡
入秋之際,新冠病毒開始迅速蔓延,讓法國再度陷入危機,並重創文化產業。十月開始,失控的疫情不但讓劇院面臨嚴峻的經營考驗,也帶走了許多優秀的藝術家。資深導演范桑(Jean-Pierre Vincent)(註1)不幸於十一月初離世,使戲劇圈喪失了一位致力培育新秀和挖掘經典文本精髓的創作者。第二波疫情讓法國表演藝術界壟罩在一蹶不振的低迷氛圍之中,喪失了越挫越勇的鬥志與毅力
-
特別企畫 Feature
10個現象,回探這一年的台灣表演藝術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