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珂嶺劇院總監穆阿瓦德推出「阿莉安之線」計畫,透過遊戲形式邀民眾與演員一起互動、共同創作。(Simon Gosselin 攝 Théâtre de la Colline 提供)
巴黎

透過詩意的話語 劇場抵抗再封城的頹靡

入秋之際,新冠病毒開始迅速蔓延,讓法國再度陷入危機,並重創文化產業。十月開始,失控的疫情不但讓劇院面臨嚴峻的經營考驗,也帶走了許多優秀的藝術家。資深導演范桑(Jean-Pierre Vincent)(註1)不幸於十一月初離世,使戲劇圈喪失了一位致力培育新秀和挖掘經典文本精髓的創作者。第二波疫情讓法國表演藝術界壟罩在一蹶不振的低迷氛圍之中,喪失了越挫越勇的鬥志與毅力……

入秋之際,新冠病毒開始迅速蔓延,讓法國再度陷入危機,並重創文化產業。十月開始,失控的疫情不但讓劇院面臨嚴峻的經營考驗,也帶走了許多優秀的藝術家。資深導演范桑(Jean-Pierre Vincent)(註1)不幸於十一月初離世,使戲劇圈喪失了一位致力培育新秀和挖掘經典文本精髓的創作者。第二波疫情讓法國表演藝術界壟罩在一蹶不振的低迷氛圍之中,喪失了越挫越勇的鬥志與毅力……

面對持續攀升的確診人數,法國政府決議於十月十七日開始,在巴黎、里昂、馬賽等九個大城區實施宵禁。這項突如其來的禁令讓各大劇院措手不及,它們得在四十八小時內提出應變措施,確保每位觀眾和工作人員能夠在晚上十點前準時返家。許多劇院決定提前演出時間,並於週末加場,甚至安排早場表演。然而,兩個禮拜後,法國疫情每況愈下,迫使政府宣布二次封城。儘管文化部長芭切洛(Roselyne Bachelot-Narquin)努力向政府爭取,讓劇場和電影院仍可正常營運,但總理卡斯泰(Jean Castex)認為公衛禁令必須一視同仁,避免任何投機取巧的機會。

徒勞無功的心理折磨

即使封城期間,劇院仍可讓表演者排練或安排線上演出。但若沒有觀眾,一切努力皆是枉然。絕大部分藝文工作者覺得政府只重經濟發展,犧牲文化產業,並感到第二波封城措施荒謬無比,因為自疫情蔓延以來,無論是劇場、電影院、書店或博物館,都沒有出現任何群聚感染。布列塔尼國家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de Bretagne)總監Arthur Nauzyciel表示:「強迫大家白天工作,卻取消他們晚上能放鬆的休閒娛樂活動,這真讓人感到不可思議。而且,更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劇院已經把觀眾人數縮減至一半,是最安全的地方。」(註2)

面對一次次被迫將節目規劃「砍掉重練」,許多劇院總監都感到疲憊不堪,巴黎北方劇院(Bouffes du Nord)總監Olivier Poubelle坦言:「每個文化人都試著苟延殘喘地撐過危機,但它完全超出我們的能力……這場公衛災難帶給我的心靈創傷更勝過經濟虧損。這已經是政府第四次說:『明天會更好』,但大家都知道明年夏天的藝術節可能會有危險。沒人知道之後該怎麼安排創作計畫、表演藝術界會如何發展……」(註3)

「詩意語言是我們存活的重要條件」(註4)

儘管前途未卜,許多劇院仍透過網路和電話等媒介保持與觀眾的聯繫,運用語言的魅力讓他們在孤獨單調的封城歲月中重拾人性溫暖與陪伴。巴黎市立劇院持續「詩歌諮詢」,並加入音樂、舞蹈、科學與醫學等項目,並現場直播多場戲劇演出和音樂會,包括日本國寶級演員笈田ヨシ與舞者伊藤郁女合作的現代能劇《絲鼓》Le Tambour de soie。法蘭西劇院則推出「秋日戲劇」(Comédie d’automne)系列,演員除每日在社群媒體上交替朗讀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週末也透過影像揭露他們鑽研劇本的前置作業。

繼三月的「封城日記」後,國立珂嶺劇院(Théâtre de la Colline)總監穆阿瓦德(Wajdi Mouawad)推出「阿莉安之線」(Le fil d'Ariane)計畫(註5)。在這系列中,他透過遊戲形式邀民眾與演員一起互動、共同創作。觀眾除了透過電話和視訊與演員進行故事接龍,還能收到他們郵寄的書寫短文和手繡文字。穆阿瓦德企圖運用以物易物的交流,連結彼此情感,並在解封日邀大家於劇場重聚,用各自發展的隻字片語,鋪展一齣集體創作的文本。對他來說,這條集結眾人話語的連線將帶領我們一步步從這場詭譎的時局中解脫,如他所言:「藝術家和觀眾傳遞的話語就像是阿莉安走出迷宮的絲線,一來一往之間,它逐漸縫補了我們每個人的傷口。」(註6)

註:

  1. 生於1942年的范桑與法國知名導演薛侯(Patrice Chéreau)同時入行,曾分別擔任史特拉斯堡國家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de Strasbourg)、法蘭西劇院(Comédie-Française)和楠特爾劇院(Théâtre Nanterre-Amandiers)的藝術總監。他為經典文本注入現代化的靈魂,為法國劇壇70-90年代最重要導演之一。
  2. Fabienne Arvers, « Couvre-feu : le spectacle vivant réagit aux annonces de Macron » in Les Inrockuptibles, 15 octobre 2020。
  3. Didier Péron , Gilles Renault , Guillaume Tion , Ève Beauvallet et Sandra Onana, « Pour la culture, ‘’le couvre-feu signe notre mort’’ » in La Libération, 15 octobre 2020。
  4. Wajdi Mouawad, « Le fil d'Ariane » sur le site du Théâtre de la Colline, 9 novembre 2020 : www.colline.fr/spectacles/le-fil-dariane-par-wajdi-mouawad。
  5. 源自希臘神話,克里特島公主為營救走入迷宮中的雅典王子忒修斯,給了他一個線團,讓他能標記走過的路徑,使他成功找到並殺死半人半牛的怪物米諾斯。「阿莉安之線」在西方也意指為「指引解決複雜問題的有效途徑」。
  6. Wajdi Mouawad, op. cit。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