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當期雜誌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江蘇省蘇崑劇團

相關文章 3 篇
  • 圖為《琵琶記》中飾演蔡伯喈(蔡邕)的趙承林。
    戲曲

    不慍不火,堅持原味

    舊時戲曲表演務求不慍不火,以「爐火純青」為理想境界,但是現在中國的戲曲表演可能受樣板戲的影響,卻普遍地在灑狗血,不止演員灑狗血。此次蘇崑的六場演出,即使在情緒比較高昂的《荊釵記.男祭》、〈哭魁〉、《琵琶記.饑荒、吃飯》等戲中也沒有過火的表現,仍保持崑曲優雅的表演傳統,相當難得。

    文字|洪惟助
    第110期 / 2002年02月號
  • 崑劇傳統藝師倪傳鉞的親自教導下,蘇崑六天演出的劇碼將呈現「濃郁的南崑風格」,並以傳統的一桌二椅、出將入相以及撿場來做舞台配置。
    台前幕後

    抹一縷古味清香

    不同以往新編的嘗試,國光劇團特別「翻箱倒櫃」地找到一齣京劇的百年傳統老戲,將整齣戲的背景設於盛行嚴刑酷法的明朝,更名為《未央天》。緊接著傳統京劇老戲之後,是繼千禧年崑劇盛宴之後推出的傳統崑劇,江蘇崑劇團沒有明星,沒有大牌,六天演出的劇碼將呈現「濃郁的南崑風格」。

    文字|傅裕惠
    第107期 / 2001年11月號
  • 張繼靑的優雅身段。
    焦點

    金陵粉墨憶三夢

    張繼靑是中共建政後第一代崑曲演員中的佼佼者,有「崑曲皇后」的美稱。她擅演三齣以「夢」爲名的折子戲──《牡丹亭》中的〈驚夢〉、〈尋夢〉,以及《爛柯山》的〈痴夢〉,所以又有「張三夢」的名號。本月份張繼靑將應邀來台,一人獨挑四天五場的專場演出,台灣觀衆可以藉以感覺其獨特的魅力。

    文字|李翠芝
    第83期 / 1999年11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地圖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板塊碰撞而生的鯨魚(鯤與鯢)。
    新銳藝評 Review

    從《籠—生存遊戲》看《鯨之嶋》

  • 如荒煙漫草

    對話

  • 特別企畫 Feature

    要學習溝通與改變的,是成年人

  • 第42屆行政院文化獎今(31)日舉行頒獎典禮,得獎者李淑德代領人陳沁紅(左起)、文化部長史哲、行政院長陳建仁、得獎者吳靜吉、得獎者黃俊雄代領人黃立綱。
    其他

    李淑德、黃俊雄及吳靜吉獲第42屆行政院文化獎

專欄-莫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