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人生
-
焦點專題 Focus 國家場館為何、如何建立起「背後的一群劇院」?
三個重點,解析兩廳院近年國際連結發展策略
在布拉瑞揚、阿爆、楊乃璇、王宇光等藝術家在法國夏佑國家劇院的「夏佑體驗:臺灣焦點」(Chaillot Exprience#2: Taiwan)演出之前,新生代編舞家周寬柔與導演洪唯堯在今(2024)年7月,也先後來到法國,參與亞維儂藝術節「不可能的傳承」藝術家培育計畫(Transmission Impossible)。這是這個法國最古老的藝術節的首度嘗試,讓合作的全球夥伴各自推舉該國的創作者參與,分兩梯次進行為期一週的交流,並與各國創作者共創呈現階段作品。 周寬柔與洪唯堯不約而同地表示,他們各自在一週內密集看藝術節演出、直接與主創者對話並與各國創作者交流、創作,雖有語言隔閡、交流時間太短等障礙與限制,但都不妨礙他們用感官、用身體去嘗試理解不同的對話對象,在異國語境中去思考與回答「我是誰」這個基本問題。 洪唯堯分享:「這次經驗讓我更發現國際合作有很多機會跟可能性,也讓我更思考創作不該只限在台灣,創作應該不受地域、文化差異的限制,應該要關注世界,烏克蘭、黑人種族、生態都跟我有關。」 無論是「夏佑體驗:臺灣焦點」或「不可能的傳承」藝術家培育計畫,台灣藝術家在這些國際舞台演出、駐地交流,與世界產生關係,背後的重要推手之一,是國家兩廳院。兩廳院國際發展組組長高作珮表示:「國際發展組成立時目標就不僅推製作國際巡演,國際場館結盟合作內容是很多樣性的,將藝術家交換與合創共製都考慮進來,希望能參與製作流程的前期,從研發、製作、呈現到巡演,建立循環。」
-
王嘉明《親愛的人生》獲「FIND新戲劇藝術節」之邀於柏林演出
繼2019年巴黎秋天藝術節(Festival d'Automne Paris)之後,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導演王嘉明作品《親愛的人生》再獲柏林雷寧廣場劇院(Schaubhne Berlin)舉辦的「FIND新戲劇藝術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e Neue Dramatik)邀請,即將於本週末(4月29日至30日)在柏林一連演出兩場,目前票房已售罄。
-
特別企畫 Feature
被恆久留存的我們
那是個尋常的早晨,因採訪王嘉明導演之故,我與攝影師受邀到他剛搬進的新家,趁著攝影師補拍畫面的空擋,瀏覽他書櫃中的書,直到瞥見其中一本後停下那是《親愛的人生》。 啊,是的。攝影師剛到訪的時候有跟導演提到,「我們見過面,」她說:「2018年的時候,因為拍攝《親愛的人生》,你跟李維菁的對談。」 「對,2018年。」導演想起。 這一來一往的對話好快就結束了,當下沒有什麼情緒,但我總感覺,在這空間中的我們仨,心中都有一個沒有吐出來的嘆息,悄悄地收著。同樣沒有說出來的是,那一年,我就是看了刊登在 《PAR》上他們的對談,才會買票去看《親愛的人生》。當時我不知道自己再過不久就會開始在雜誌上登採訪稿;王嘉明大概也不曉得這齣戲會在法國巴黎的秋天藝術節獲得這麼大的回響;而更沒讓所有人想到的是,李維菁當時依舊像夏日早晨的晴朗笑容,再過幾個月就會離開。 我有時候會想,劇場一直都是這樣的地方,必須有人的存在才能夠成立,因為如此,雜誌的意義,某種程度而言,是永恆地記錄了一切還沒有發生的那一刻還沒有發生,卻熱烈期待;還沒有發生,而勇敢期盼;還沒有發生,所以當下這一刻便恆久的被留存,這些人的這些對話,被恆久地留存。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每回拿到雜誌,我總是最先翻起人物專訪的原因吧。
-
巴黎
巴黎秋季藝術節承先啟後 首邀台灣戲劇演出
向來著重於呈現文化多元性的「巴黎秋季藝術節」,今年從九月至十二月,邀請來自世界各地、多種不同形式的創作,讓劇場大師與新銳創作者匯聚一堂,展現當代表演的多樣繽紛。今年的「大師肖像」單元呈現已逝現代舞大師康寧漢與當代行為藝術先鋒拉.希波的經典,此外更首度邀請台灣劇場作品參演,王嘉明的《親愛的人生》跨越了文化和語言的隔閡,成功打入歐洲市場。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親愛的人生》 聲光劇團《馬戲暗影》
TIFA十年,我也忘記跟了幾年。不熟孟若,但我明白短篇小說迷人之處,《親愛的人生》這次表演者包含了演員、舞者、布袋戲偶師,莎妹多次取文學發展作品,好奇這回製作,文字會化成什麼樣呈現。 另一齣想看的是聲光劇團《馬戲暗影》。儘管不是第一次看沙影或光影的表演,但對每次這樣的元素還是仍讓我趨之若鶩,簡單元素更能看出創作者的情感,限制的條件更能看到創作者的想像,不通過語言在劇場和創作者一同靠近。 我也很想看NTT-TIFA策略1號劇團《這我可從沒做過》,不知道在搞什麼的演出都讓我蠻想看的,但那週要進劇場了,很可惜。 文字|王肇陽 劇場演員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提到科技與藝術,會想到什麼?是AR、VR,在台上拍電影?或從電視到Youtube、Netflix或愛奇藝?還是視覺、聽覺如幻覺,更能跟機器人同場共舞、飆戲?等等,讓我們先把時間回溯,將科技兩字的科學與技術分開,深究在表演藝術界、從一九六○年代開始,在創作者們一面思索、一邊想像的半世紀以來,於表演藝術場域所實踐的種種技術和兩方的互涉關係。 而時至今日,即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掌上擁有世界,甚至有著虛擬一切、化無形為有形的超強能力,站上舞台的身體、親臨現場的觀眾,仍觀看、感受並行動著,並構成「意義的可能空間」,換句話說,即使展演可以「無人」或「去人」,也不能真的「沒人」。於是,在「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廣告語旁,或許還得加上一句「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除了簡述當代影像科技的發展史、一探新媒體時代的身體展演外,本期專題也以表演藝術與科技相關的三大關鍵字:「幾何、影像、機器人」為重點,看看藝術創作者們如何結合、延伸他們的想像,在舞台「泛科學」實踐。 而取材自山海經、融合南北管與現代音樂的《蓬萊》和改編自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的《親愛的人生》,兩部作品也將於三月在國家劇院演出。《蓬萊》演員之一、新生代劇場新星崔台鎬,即在本期「聚光燈下」受邀登場,我們也藉此機會帶讀者一探這位在舞台上非常具有「存在感」的演員,他在台下真實的生活又是如何。而另一頭,在緊鑼密鼓排練之際,《親愛的人生》編導王嘉明和「超愛」孟若的小說家李維菁,則同桌相談,一邊低頭翻書、分享彼此喜歡的孟若故事,也一同崇拜讚譽,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似樸直簡單、實則深藏難料的文字功力和寫作策略,當然,最令人好奇的,仍是導演王嘉明如何將「時間的皺折感」給搬上舞台。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給親愛的孟若,那些說與不說的故事
今年的台灣國際藝術節,王嘉明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拿大女作家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的作品篇名《親愛的人生》作為演出名稱,他計畫改編孟若,將幾個不同的短篇故事,串接、混揉成一個晚上的演出,那將會是什麼景象呢?於是,我們邀請將孟若稱為「最鍾愛作家」的李維菁,與王嘉明一同聊聊,在深究孟若、改編重寫的路程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給孟若迷的小叮嚀,以及如何在字間行外,讀出那些她選擇不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