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不是個大使館》彩排現場。(張震洲 攝 國家兩廳院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進擊的台灣文化力──「夏佑體驗:臺灣焦點」法國巴黎現場傳真 國家場館為何、如何建立起「背後的一群劇院」?

三個重點,解析兩廳院近年國際連結發展策略

在布拉瑞揚、阿爆、楊乃璇、王宇光等藝術家在法國夏佑國家劇院的「夏佑體驗:臺灣焦點」(Chaillot Expérience#2: Taiwan)演出之前,新生代編舞家周寬柔與導演洪唯堯在今(2024)年7月,也先後來到法國,參與亞維儂藝術節「不可能的傳承」藝術家培育計畫(Transmission Impossible)。這是這個法國最古老的藝術節的首度嘗試,讓合作的全球夥伴各自推舉該國的創作者參與,分兩梯次進行為期一週的交流,並與各國創作者共創呈現階段作品。

周寬柔與洪唯堯不約而同地表示,他們各自在一週內密集看藝術節演出、直接與主創者對話並與各國創作者交流、創作,雖有語言隔閡、交流時間太短等障礙與限制,但都不妨礙他們用感官、用身體去嘗試理解不同的對話對象,在異國語境中去思考與回答「我是誰」這個基本問題。

洪唯堯分享:「這次經驗讓我更發現國際合作有很多機會跟可能性,也讓我更思考創作不該只限在台灣,創作應該不受地域、文化差異的限制,應該要關注世界,烏克蘭、黑人種族、生態……都跟我有關。」

無論是「夏佑體驗:臺灣焦點」或「不可能的傳承」藝術家培育計畫,台灣藝術家在這些國際舞台演出、駐地交流,與世界產生關係,背後的重要推手之一,是國家兩廳院。兩廳院國際發展組組長高作珮表示:「國際發展組成立時目標就不僅推製作國際巡演,國際場館結盟合作內容是很多樣性的,將藝術家交換與合創共製都考慮進來,希望能參與製作流程的前期,從研發、製作、呈現到巡演,建立循環。」

2023年,國家兩廳院與亞維儂藝術節舉行夥伴締結記者會,簽署「不可能的傳承」藝術家培育計畫合作。(國家兩廳院 提供)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重點 1:國際駐村,從世界汲取創作能量

攤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114年年度營運計劃報告》中的國際連結計畫,可窺見館方的幾項發展重點:國際藝術家駐館交流、國際共製、亞洲區域網絡建制與連結。

近年由兩廳院挹注資源,讓藝術家在創作前期從國際網絡中汲取養分的案例不少,比如2019年兩廳院與西班牙花市劇院( Mercat de les Flors )結盟,開啟多項國際合作計畫,包含2022年編舞家林宜瑾與西班牙編舞家羅莎.羅培茲.伊斯皮諾薩(Roser López Espinosa) 雙邊駐村等。2023年,擊樂家賴奇霞因在「Taiwan Week—兩廳院臺灣週」階段呈現《共振計畫:木魚、鑼、罄》前期,也曾先後前往法國里昂國立音樂創作中心GRAME 兩次的駐村創作《LIPS Lab》,當地有導師、技術人員提供協助與靈感發想。

今年則有與西班牙巴塞隆納自由劇院合作的「創意交流駐館計畫」,西班牙藝術團隊Monte Isla來台進行一個月的駐館創作,而台灣方則推派導演洪千涵進駐西班牙巴塞隆納自由劇院。在雙邊駐村開始進行之前,兩組藝術家已在線上認識,高作珮觀察:「他們像是彼此的小天使,針對彼此的創作計畫帶領對方認識當地的藝術家,提供各種創作協助。」高作珮透露,明年TIFA、Taiwan Week期間,兩廳院也將跟法國里昂舞蹈雙年展、愛爾蘭都柏林舞蹈節進行三方編舞家交換駐館交流,「慢慢發展這些藝術家的交換,希望能在未來兩三年發展合作計畫。」

但說起在國際密切交流基礎下所完成的跨國製作,近年最成功的案例應是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導演史蒂芬.凱吉(Stefan Kaegi)於2022年駐館7週,與台灣團隊温思妮等人共同田調、研發、徵選演員,創作過程歷時一年的《這不是個大使館》(2024)。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謙虛地說,這件作品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合」。當前全球政治局勢的詭譎發展,讓國際社會對台灣的處境非常好奇,「台灣議題、台灣素人演員,然後從一個歐洲導演的立場來看、來製作,讓那麼多歐洲的觀眾看到台灣的狀況。」

此種國際合製模式並非罕見,但COVID-19後,兩廳院更進一步思索作品如何能跟在地結合與深化,劉怡汝說:「不只是買一個節目進來而已,我們同時也參與創作的過程,期待跟台灣合作之後,會產生不一樣的樣貌。」比如,明(2025)年TIFA中《G.R.O.O.V.E.》、《Doreen》等作,皆有跨國合作、共製,加入在地元素。她表示,「這種模式是我們想要建立的,也希望以後有更多。」

重點 2:透過「一群劇院」,讓製作站上國際市場

跨國製作除了能讓不同國家的團隊交流學習,也能讓更多人有機會看見不同國家的作品,開啟了解不同文化與他者的契機。而國際網絡要密實又有延展性,除了作品要夠有底氣可站上國際市場,也端看製作單位背後的盟友有多少。

為了讓《這不是個大使館》走上國際市場,兩廳院做足了國際夥伴串接的準備。除了和瑞士洛桑維蒂劇院(Théâtre Vidy-Lausanne)聯合製作外,共製方還包含巴黎秋天藝術節等7個單位,在今年1月於德國首演後,即受邀至歐洲四城巡演,回台演出的口碑效應讓票房告捷。10月起,亦展開韓國首爾藝術節、捷克國家劇院的布拉格十字路口藝術節、法國巴黎秋天藝術節、南特獨特之所藝文中心(Le Lieu Unique)及國立鳳凰劇院參與策劃的法國比利時跨境NEXT國際藝術節(NEXT Festival)巡演,並預計在2025年展開另一波歐洲巡演。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比利時跨境NEXT國際藝術節是由6個法國、比利時機構與10至15個合作組織所組成的藝術節,藝術節期間也有接駁車,觀眾可搭乘接駁車跨越國境,往來不同劇院。在《這不是個大使館》之前,莎妹劇團《親愛的人生》也曾在受邀於NEXT演出過。這些跨國巡演的關鍵牽線人是鳳凰劇院(Le phénix scène nationale Valenciennes)總監杜勒葉(Romaric Daurier)。

鳳凰劇院是該藝術節主要場館之一,作為總舵手的杜勒葉與兩廳院簽訂「開動計畫」(Kaidong Project),雙方建立起緊密的互動關係。不只國際巡演串聯合作、藝術家駐村交流,這兩年亦有派場館工作人員互訪交流的計畫,高作珮笑著說:「《親愛的人生》去巡演前,鳳凰劇院的技術人員還特意去學了中文。他們都說:『我們是你們的國際同事!』」

「網絡跟網絡的合作可以讓事情更順暢。」高作珮不諱言國際盟友選擇標準,不只是該機構的重要性、能見度,更重要的是「網絡」,「我們在選擇國際夥伴並不是一對一的合作,而希望尋求這個夥伴已經身處在某個網絡之中——這間國際劇院背後有一群劇院!」

法國編舞家Bintou Dembélé被視為嘻哈舞蹈先驅,游走式作品《G.R.O.O.V.E.》將於2025年TIFA演出台灣兩廳院版本,預計與台灣街舞舞者合作。台灣舞者統籌為小事製作。(國家兩廳院 提供)

重點 3:打造「亞洲聯盟」,群策群力與全球對話

近年,除了持續參與國際藝術節與表演藝術平台,兩廳院也透過各項計畫持續建立自己的亞洲網絡,組織自己「背後的一群劇院」,包含Taiwan Week與亞太表演藝術節網絡(Asia Pacific Festivals Connection,簡稱APFC)。

對劉怡汝來說,Taiwan Week最重要的價值是「建立平台」,不走過往的藝術市集模式,「過去一個團隊showcase只有5到10分鐘,我們都知道這樣行不通。」近年改為每兩年於TIFA期間舉辦,以地主國優勢邀請歐陸與亞洲機構主事者、策展人、觀察員來台交流、觀賞完整的作品演出,不只讓國際看到台灣完整創作能量,也要告訴國內團隊「現在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大家需要什麼、想要什麼」,讓團隊藉此累積前往國際市場的視野與能量。

劉怡汝提醒:「我們的目標是希望世界看到台灣,國家機構出手是理所當然。不能否認很多團隊作品很好,但卻缺乏資源、經費或管道。這樣的分工讓事情更容易推動,但團隊(要走上國際市場)也需要自己做好準備。」準備包含製作前端就得設想作品規模、巡演移動的可行性,以及當地藝術節或市場的分析、調查等,才能在世界中為自己的作品找到位置。

作品要走得遠,不只表演團隊,機構也得從製作端就思考其規模與溝通方式。因為在全球化的今日,舉凡眾人關注的議題,諸如永續、平權等,都需要跨越國界,全球串連,共同行動。

COVID-19改變了許多事,其中之一是各場館、製作單位對於國際演出規模的想像。永續意識高漲,讓當前的製作生態變得更為複雜,高作珮說:「目前節目共製或國際巡演在與國外團隊洽談時,對方都期待我們能串連亞洲的巡演點。」Taiwan Week是重要的節點,「未來的國際合作,區域串聯會更重要。我們可能沒辦法知道這麼多事情,就需要能引介與資訊交流的夥伴。我們希望扮演亞洲與其他區域間的橋梁、訊息的傳遞者,讓國際知道在亞洲的合作規劃上,他們可以相信兩廳院所提出的藝術家與作品建議。」

比如兩廳院與法國夏佑國家劇院合作「夏佑體驗:臺灣焦點」、巴黎秋天藝術節共製《這不是個大使館》的契機,都在於兩位藝術總監哈希德.烏蘭登(Rachid Ouramdane)、法蘭西斯卡.可和娜(Francesca Corona)曾在Taiwan Week看見台灣團隊的豐沛能量。

區域間的合作更為迫切,資訊就是網絡的黏著劑。劉怡汝分析:「大家愈來愈重視亞洲,對亞洲產生高度興趣。西方對世界的看法,跟亞洲其實不太相同。就像今年秋天藝術節談殖民、遷徙等問題,在亞洲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跟西方看事情的方法不太一樣。」這讓亞洲區域夥伴之間的交流、共創計畫愈來愈重要,她表示:「歐洲有歐盟,我們亞洲一直沒有這個,各國比較小,不連結就很怪!單打獨鬥很難,有一個『亞洲聯盟』,我們就可以集結起來做點事情,但我們自己也要大量交流。」

不只國際需求,國內文化內容消費趨勢也產生轉變。高作珮引述兩廳院前藝術總監李惠美的說法,曾經「亞洲的節目(在台灣)是票房毒藥」,但近年產生了變化,「有這麼多的移工讓家庭、職場組成產生轉變,台灣持續融合其他文化,觀眾或許也對『鄰居』產生多一些認識、理解與交流的渴望。」今年,李惠美亦首次擔任亞太傳統藝術節策展人。

於是,歷經三年的「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Asia Connection: Producers Camp,ACPC)在場館的各方考量下,在2023年轉型為APFC,從製作人培育轉向為組織推動國際共製節目、國際巡演與開發創意交流,成員包含首爾表演藝術節(SPAF)、京都國際舞台藝術節、曼谷國際表演藝術會議(BIPAM )、亞太表演藝術三年展(Asia TOPA)、新加坡國際藝術節(SIFA)與澳洲珀斯藝術節。目前,該網絡已成立共編的推薦平台,每年春、秋季兩次實體聚會,認識當地藝文生態,並透過每季定期線上交流,討論未來3年想要支持或協作的計畫。

今年底,兩廳院亦即將前往比利時列日劇院,趁「歐洲劇院公會」(ETC)年會、國際演藝創意科技節(IMPACT Festival)舉辦之機,協同包含兩廳院在內的4個APFC成員,與來自各國的參與者分享、交流各自的亞際經驗與觀點。

高作珮坦承,目前APFC在一種緩慢、有機的節奏下進行各項專案的討論,「可能無法快速地立刻產出一個製作。」但有了國際夥伴當彼此的靠山,「就有底氣去(其他區域)交流對彼此的認識、工作方法、亞洲觀點,去跟各區域的組織與單位提出合作可能。」畢竟,網絡的任務在於建立接點,好讓不同文化、機構、市場匯聚一堂、相互接觸,為一個國家、區域甚至世界開闢出全新的發展路徑。

《親愛的人生》彩排現場。(國家兩廳院 提供)
2023年「Taiwan Week—兩廳院臺灣週」活動現場。(國家兩廳院 提供)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4/10/28 ~ 2025/01/28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