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科技與藝術,會想到什麼?是AR、VR,在台上拍電影?或從電視到Youtube、Netflix或愛奇藝?還是視覺、聽覺如幻覺,更能跟機器人同場共舞、飆戲?等等,讓我們先把時間回溯,將科技兩字的科學與技術分開,深究在表演藝術界、從一九六○年代開始,在創作者們一面思索、一邊想像的半世紀以來,於表演藝術場域所實踐的種種技術和兩方的互涉關係。
而時至今日,即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掌上擁有世界,甚至有著虛擬一切、化無形為有形的超強能力,站上舞台的身體、親臨現場的觀眾,仍觀看、感受並行動著,並構成「意義的可能空間」,換句話說,即使展演可以「無人」或「去人」,也不能真的「沒人」。於是,在「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廣告語旁,或許還得加上一句「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除了簡述當代影像科技的發展史、一探新媒體時代的身體展演外,本期專題也以表演藝術與科技相關的三大關鍵字:「幾何、影像、機器人」為重點,看看藝術創作者們如何結合、延伸他們的想像,在舞台「泛科學」實踐。
而取材自山海經、融合南北管與現代音樂的《蓬萊》和改編自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的《親愛的人生》,兩部作品也將於三月在國家劇院演出。《蓬萊》演員之一、新生代劇場新星崔台鎬,即在本期「聚光燈下」受邀登場,我們也藉此機會帶讀者一探這位在舞台上非常具有「存在感」的演員,他在台下真實的生活又是如何。而另一頭,在緊鑼密鼓排練之際,《親愛的人生》編導王嘉明和「超愛」孟若的小說家李維菁,則同桌相談,一邊低頭翻書、分享彼此喜歡的孟若故事,也一同崇拜讚譽,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似樸直簡單、實則深藏難料的文字功力和寫作策略,當然,最令人好奇的,仍是導演王嘉明如何將「時間的皺折感」給搬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