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到戲劇書,跟買到名牌包一樣興奮
既然是沙漠,當然容易飢渴。在香港找不到合心的演技書籍,於是向外求之。(編按) 某年,大概是從學院畢業後不久,人生第一次去美加旅遊,除了探看朋友,吃喝玩樂,當然要到劇場觀摩,像劉姥姥入大觀園,事事皆感新奇。真羨慕那些能留洋放學的學子,可以長期沉浸在那種藝術氛圍之中,不像我這塊久旱的海綿,要在短短10天的旅程中,把水吸滿,回來再慢慢消化。 別人用力玩,我用力找書 在那旅程中,對於我最為重要的,當然是到處搜尋秘籍,不斷請求朋友帶我去逛書店。他們雖然沒說什麼,但從表情上,我總是看出他們内心的疑惑,旅人一般都是吃喝玩樂,購物呀,風景呀,迪士尼樂園呀,酒吧呀哪有人天天跑書店的? 他們哪知道我內心的興奮和焦急?以我當時的經濟能力,哪能每年跑一趟紐約、倫敦?這可能是我唯一尋覓如來神掌秘笈的機會哦! 於是,有的沒的什麼都買,以當年不怎麼樣的英語水平,鑑定著作的質素,現在回看,命中率有百分之九十之高,可能根本是人家的出版有一定水準罷。 當時購買戲劇書的興奮心情,堪比女士們買名牌包包的高潮。大師的理論,中小學教科,普及入門,聲音及台詞訓練,形體和即興,劇場遊戲,當然,最重要是找到傳說中的方法演技。林林總總,滿目繁花。朋友看著我,又是滿臉的疑惑。 相比於我在香港所買到的,其中最寶貴的是全套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嚴格說來,也不是在香港出售,而是托母親的內地好友,在大陸內部訂購。我到現在還是想不明白,為什麼那麼秘密呢?只能內部發售,托關係才能購買,到底是覺得演技危險呢?還是大眾對演技沒有興趣,所以沒有市場需要?或是認為演技這種技藝應管控在專業範圍內,難道它真的是如來神掌?反正到現在為止,這套史氏體系全集,還是從未見過在市面發售,連內地都沒有,我擁有的,已是寶藏,真正的秘笈。 除了這套史氏體系全集,在香港只能偶然找到零散的演技書,最出色的要數胡因夢翻譯的《尊重表演藝術》了。不是說其他的翻譯質素不高,而是一般都偏向理論,例如史氏的《我的藝術生活》,近似藝術自傳式的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