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個時候的那個時候
-
好藝有好報
好藝有好報
【音樂】 五月風情,品味獨奏正當時 經過SARS與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狂風般的席捲之後,五月,是個適合聽聽獨奏小品的季節。 堪稱身懷德奧傳統精華的德慕斯(Jorg Demus)、陽光男孩田波(Sergio Tiempo)及銀髮族的史蘭蒨斯卡(Ruth Slenczynska)將各自呈現鋼琴世界裡不同的面貌。 兩廳院推出的獨奏家系列將由兩位樂壇老將率先上場:蘇顯達與劉榮義,不同於蘇顯達嚴謹的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劉榮義這位國內第一把交椅的雙簧管演奏家將呈 現多媒體的演出。另外在馬勒系列中受到矚目的樂壇新秀翁千琇,愛樂者將在五月聽到她的獨奏會。而一直在教學外,仍努力不懈持續舞台演出的長笛演奏家阮馨 儀,在這個月裡也定下了春季獨奏會。無獨有偶的,小提琴家陳幼媛的「法國時光」,將使初夏的台北充滿法式的呢喃。 獨奏音樂會或許沒有管弦樂或是室內樂音樂來得「聲光俱佳」,然而獨奏卻是最能直指人心的方式:音樂之於演奏者與聽眾、演奏者之於聽眾與音樂、聽眾之於音樂與演奏者,到底會呈現什麼樣的效應或平衡呢?五月,是個適合體驗的季節。(林芳宜) 現代人思維的自然回歸「後現代」的音樂、美術與建築講座音樂會 因為SARS病毒的肆虐,使得台灣首屆現代音樂節在最後一刻化為烏有。幸好即將在實驗劇場展出的「後現代」講座音樂會,將帶領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一窺現代人的文化風景。 什麼是「後現代」﹖它與「現代」有何關聯與不同﹖誠如策劃者陳漢金博士所言:「現代」反映出沒是的徬徨與焦慮,而「後現代」則流露出對於即將來臨的「新世代」(new age)天真、樂觀與期盼的情懷。 「後現代」的藝術裡沒有「現代」艱澀難懂的語彙,沒有創作技巧的競技,只有現代人自然流露的思維,是「現代藝術」披荊斬棘之後的一種精神回歸,是追尋文化根源的一種展現。 此次講座除了有彭廣林、姜智譯、何君恆、吳世傑、陳詩愔擔綱的弦樂四重奏與鋼琴演出外,更邀來美術界的顧士勇、建築界的陳天祐,觀眾將可從視覺與聽覺的經驗中領略「後現代」的美。(林芳宜) 【
-
現象‧現場
當導演,也得看天吃飯?
美國表演藝術工業嚴謹,自有人才供需,所以早有一套制式的教學做法傳承,讓所有的學生都能遵循一套「好用的公式」。台灣的工業鬆散,觀眾要求不高,市場需求小,因而有許多導演人材不是流失,就是在原地徘徊。但是即使一開始沒有招牌響亮的導演老師主導校園製作,單純以演員角度考量的劇場創作,其實不難發現創意的「奇蹟」與「生機」,學問在於如何引導而已。
-
好藝有好報
好藝有好報
【音樂】 《星群》降臨,經典出擊─法國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 世界最知名的音樂團體之一──法國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又來到台灣了!這個在音樂歷史上寫下開創性一頁的樂團,發展至今,跟當代音樂已經密不可分。也許台灣聽眾還記得在「台北國際打擊樂節」中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短暫的精采演出,這次他們不但帶來該團歷年來最受歡迎的曲目,更將演出當代音樂中的奇人作曲家賽納奇斯(Xenakis)的著名之作:《星群》Pleiades。賽納奇斯在一九七九年寫下這首日後成為打擊樂音樂中的經典之作,世人卻鮮少聽到完整的整套作品。再度登陸台灣,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將呈現完整的《星群》,愛樂者當不可錯過這個極難得的曲目。(林芳宜) 難得聽見的銅管現代音樂─阿雷希與簡文彬/NSO 約瑟夫‧阿雷希又來了!這位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的長號首席,再度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曲目:葛隆大(GRONDAHL)的《長號協奏曲》、克雷斯東(CRESTON)的《長號幻想曲》。屬於長號的管弦音樂會已屬稀少,而這兩首現代作品,更是相當難得聽到現場演出的曲目,聽傲視全球的紐約愛樂銅管音色演奏極難一見的音樂,當是愛樂者一大享受。而下半場將由簡文彬指揮NSO演蕭斯塔可維奇的第五號交響曲《革命》。這也是國內樂團極少勇於嘗試的一首交響曲,然而戲劇張力大與音色層次豐富的音樂,向來是簡文彬所擅長的方向,也是NSO較擅於表現的一個音樂種類。且讓我們看看,NSO將如何解讀充滿矛盾充滿力量的蕭斯塔可維奇。(林芳宜) 【舞蹈】 帶著童心玩跨界─史派德奇遇記之八腳伶娜》、《@夢》與《童樂會》 春假及兒童節齊來到,正是表演團體搶佔親子市場的好時機。即將於四月中旬打頭陣的是舞蹈空間舞團《史派德奇遇記之八腳伶娜》,五月初接著有影舞集表演印象團的《@夢》,壓軸的則是雲門舞集2團的《童樂會》。 其實,以上節目所設定的觀眾群,只有《童樂會》鎖定在三歲到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不過,小朋友總要有爺奶爸媽或老師帶進劇場,所以也可說是親子同樂);《史》開宗明義宣告「親子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