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五月風情,品味獨奏正當時
演出資訊:
5/2 德慕斯鋼琴獨奏會(02-28091733)
5/16 「鋼琴之美」青少年音樂會,塞吉歐.田波鋼琴獨奏會(02-23431587)
5/18 史蘭蒨斯卡鋼琴獨奏會 (02-23431587)
(以上演出地點為台北國家音樂廳)
5/2 蘇顯達小提琴獨奏會(02-23431587)
5/7 阮馨儀二○○三春季獨奏會(02-23694802)
5/8 劉榮義雙簧管獨奏會(02-23431587)
5/18 陳幼媛小提琴獨奏會(02-22301353)
5/23 翁千琇大提琴獨奏會(02-23431587)
(以上演出地點為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奏廳)
現代人思維的自然回歸—「後現代」的音樂、美術與建築講座音樂會
演出時地:6╱12、13 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主辦單位:中正文化中心(02-23431587)
【舞蹈】
人與偶的愛恨糾葛─德國葛瑞格‧賽佛特舞團「挑逗極限」
演出時地:5╱30~6╱1台北國家戲劇院
主辦單位:國立中正文化中心(02-23431647)
【其他好藝╱戲劇、戲曲】
資深演員變導演,給你好戲看─北藝大戲劇系《航向愛情海》與台大戲劇系《就在那個時候的那個時候》
演出時地:《航向愛情海》5╱16~25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表演藝術中心戲劇廳
《就在那個時候的那個時候》5╱21~25台灣大學舊圖書館
主辦單位:北藝大戲劇系(02-28938772)、台大戲劇系(02-23630231#3457#103)
豫劇五十年,從王海玲說起─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豫韻─台灣情》
演出時地:5╱16、17台北新舞臺
6╱10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至德堂
主辦單位: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07-5828753#52、53、58)
傳統戲曲,週三紅樓有約─九十二年度傳統藝術之夜
演出時地:5╱7~8╱13台北紅樓劇場(02-23119380)
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紙風車文教基金會
【音樂】
五月風情,品味獨奏正當時
經過SARS與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狂風般的席捲之後,五月,是個適合聽聽獨奏小品的季節。
堪稱身懷德奧傳統精華的德慕斯(Jorg Demus)、陽光男孩田波(Sergio Tiempo)及銀髮族的史蘭蒨斯卡(Ruth Slenczynska)將各自呈現鋼琴世界裡不同的面貌。
兩廳院推出的獨奏家系列將由兩位樂壇老將率先上場:蘇顯達與劉榮義,不同於蘇顯達嚴謹的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劉榮義這位國內第一把交椅的雙簧管演奏家將呈 現多媒體的演出。另外在馬勒系列中受到矚目的樂壇新秀翁千琇,愛樂者將在五月聽到她的獨奏會。而一直在教學外,仍努力不懈持續舞台演出的長笛演奏家阮馨 儀,在這個月裡也定下了春季獨奏會。無獨有偶的,小提琴家陳幼媛的「法國時光」,將使初夏的台北充滿法式的呢喃。
獨奏音樂會或許沒有管弦樂或是室內樂音樂來得「聲光俱佳」,然而獨奏卻是最能直指人心的方式:音樂之於演奏者與聽眾、演奏者之於聽眾與音樂、聽眾之於音樂與演奏者,到底會呈現什麼樣的效應或平衡呢?五月,是個適合體驗的季節。(林芳宜)
現代人思維的自然回歸—「後現代」的音樂、美術與建築講座音樂會
因為SARS病毒的肆虐,使得台灣首屆現代音樂節在最後一刻化為烏有。幸好即將在實驗劇場展出的「後現代」講座音樂會,將帶領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一窺現代人的文化風景。
什麼是「後現代」﹖它與「現代」有何關聯與不同﹖誠如策劃者陳漢金博士所言:「現代」反映出沒是的徬徨與焦慮,而「後現代」則流露出對於即將來臨的「新世代」(new age)天真、樂觀與期盼的情懷。
「後現代」的藝術裡沒有「現代」艱澀難懂的語彙,沒有創作技巧的競技,只有現代人自然流露的思維,是「現代藝術」披荊斬棘之後的一種精神回歸,是追尋文化根源的一種展現。
此次講座除了有彭廣林、姜智譯、何君恆、吳世傑、陳詩愔擔綱的弦樂四重奏與鋼琴演出外,更邀來美術界的顧士勇、建築界的陳天祐,觀眾將可從視覺與聽覺的經驗中領略「後現代」的美。(林芳宜)
【舞蹈】
人與偶的愛恨糾葛─德國葛瑞格‧賽佛特舞團「挑逗極限」
乍看節目單「挑逗極限」橫批,還以為是一場情色加馬戲的舞,可上聯是《關於偶劇》About Marionette Theatre,下聯對的是《幽暗景色》Landscape with Shadows,跟綺念遐想關係不大,倒是「偶」,扯出了一堆親朋好友。
二月剛演完白舞寺人偶同舞的《七匡乙咚》,四月過了舞蹈空間的《史派德奇遇記之八腳伶娜》,這次即將訪台的德國葛瑞格‧賽佛特舞團(Gregor Seyffert and Compagnie),主打葛瑞格‧賽佛特,看中的便是人偶同台的《關於偶劇》這支作品。
賽佛特如何玩「偶」?當一個裝束、身型完全跟他相同的懸絲人偶出現,賽佛特演的「人」,從好奇、懷疑到與自己的「分身」比賽跳芭蕾,卻無論舉腿、分腿都輸,觀眾不禁竊笑。不過這默劇式的把戲並不新奇,直到模樣相同的第二具偶從天而降,已在場上的人跟偶開始納悶,人的動作也開始偶化。這時一個紅衣女人出場,試圖以挑逗測試「真」人何在,豈料三個都沒反應,於是憤而扯爛了偶,觀眾席傳來驚叫聲,謎底揭曉,原來第二具偶內藏著另一名真人舞者。
偶的文化東西皆有,形式多樣而豐富,也有愈來愈多創作者以傳統為本,進行創新實驗;但或許是意義太過顯而易見,「偶」(puppet╱marionette)除了物質上的含意,另一衍生的意義即是被操控、失去獨立與自由的人╱群體,同義字之一是生物(creature),也就是基督教文明中的受造物,於是藝術創作多見以「偶」影射象徵凡人受宰制的命運。
葛瑞格‧賽佛特的另一支獨舞作品《上帝的丑角》Clown of God,便是不斷跳著掙扎、跌了又起、痛苦孤獨的舞姿。然而,「偶」在中文裡,可變化為玩偶、配偶、佳偶、怨偶、偶然、偶遇、偶發……,前者為了與我為伴(不論對象是布偶、小木偶還是人),解除孤單寂寞的同時,風險即是妥協、失去自由、權力拉鋸。後者代表的未知,不就是人之所以活下去的誘惑之一?
「偶」去掉人字邊加個蓋變成「寓」,它不得不成為一則寓言。(楊莉玲)
【其他好藝╱戲劇、戲曲】
資深演員變導演,給你好戲看─北藝大戲劇系《航向愛情海》與台大戲劇系《就在那個時候的那個時候》
資深劇場演員、同時也是表演老師的蔣薇華與姚坤君,最近都有了新身分:導演,將分別帶領北藝大戲劇系與台大戲劇系的同學,演出劇本精采的《航向愛情海》與《就在那個時候的那個時候》。
《航向愛情海》改編自獲得二○○二年美國東尼獎最佳導演獎的作品《變形記》,原是導演瑪麗‧齊瑪曼歷時六年發展的劇作,源自希臘神話史詩作家奧維德的作品Metamorphoses(編按);聽說演員會真的「下海」──在水池中演戲。《就在那個時候的那個時候》則改編美國劇作家大衛.艾佛斯的All in the Timing,由〈當然,沒關係〉、〈前戲〉、〈托洛斯基的幾種死法〉與〈簡單的英文會話〉四齣小戲組成。
演員變導演,蔣薇華與姚坤君是否也像在舞台上一樣出色,令人期待。
編按:參閱本刊第123期,王紀澤〈從學院走入劇院的說書人〉,p.58,2003年3月。
豫劇五十年,從王海玲說起─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豫韻─台灣情》
國光豫劇隊歡慶豫劇在台發展五十年,不演豫劇演舞台劇?是的,不要懷疑,這是千真萬確的事。為了描繪豫劇自中原來台,進而在台灣落地生根的傳奇,國光豫劇隊策劃了這齣《豫韻─台灣情》,以豫劇皇后王海玲的戲曲生涯為本,闡述豫劇從業人員的歷史足跡,說不定是另一齣《「豫」劇啟示錄》呢!
既是豫劇皇后王海玲的故事,當然要有本尊的演出囉!王海玲將在戲中演出多段精采的豫劇折子戲,難得的是京劇名武生朱陸豪也要與王海玲來上一段《王月英棒打程咬金》。另外,還有新生代相聲演員馮翊綱、宋少卿也要說學逗唱一番,道出鄉親父老對豫劇的深刻情感。
《豫韻─台灣情》不只有故事演出,還有歷史影像與經典角色的同台展現,結尾還有張岫雲、王海玲、蕭揚玲與新秀謝文琪一起上台展現薪傳成果,別具意義。
傳統戲曲,週三紅樓有約─九十二年度傳統藝術之夜
想看傳統戲曲,又不知哪裡看得到嗎?趁著「傳統戲曲之夜」的系列演出,想看戲的觀眾只要每週三到台北西門町紅樓劇場報到就是了。
不同於在「文化場」中看戲、那種正襟危坐來「欣賞藝術」的心情,「傳統戲曲之夜」就是要大家一派輕鬆地喝茶嗑瓜子兼看戲,享受古早人的悠閒況味──如果想送金牌給心目中的偶像,不知可不可以?
今年的入選團隊共計十五團,有亦宛然、大稻程偶戲館、大台員等布袋戲七團,小飛霞、尚和、秀琴等歌仔戲七團,以及漢唐樂府與采風樂坊兩個音樂團體。劇目有新編有經典,戲很精采位子不多,入場請早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