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大劇院時代到來,他們怎麼說?
九位表演藝術的前線工作者針對以下六個關鍵問題他們剖析過往,想像未來給大劇院時代的備忘錄1.隨著臺中國家歌劇院正式開始營運,加上台北的國家兩廳院、高雄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臺灣戲曲中心等,為台灣迎來「大劇院時代」,您認為這是否表示台灣藝文發展邁入了新的里程碑?它具有怎麼樣的指標意義?2.您認為音樂與表演藝術遇到大劇院時代,會面臨的問題,需要預先思考的地方有哪些?3.對您來說,這幾年表演藝術讓您感覺最有活力的,台灣最能與世界對話的,是什麼部分?4.劇院與創作者、觀眾的理想關係是什麼?5.大劇院時代對您的工作(或生活)造成什麼改變?6.大劇院時代來臨,最想給年輕的劇場工作者什麼建議?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與藝術家的書桌 連線
書桌,寫字檯,家具的一種。 書桌,存放文書用具,閱讀的媒介。 書桌,是屬於個人的私密空間。 書桌,它孤獨的存在,面對的卻是海闊天空。 劇場中,我們看見五花八門的作品。雖然工作型態漸漸改變了書桌的樣貌,傳統的抽屜、紙筆,無形中已變成了樂器、鍵盤甚至電腦,但完成前,即使創意多麼天馬行空,最後還是需要一方田地,靜靜將紛亂的思緒梳理整齊。 書桌,是創作者與作品之間拉扯的橋梁。 透過與藝術家的書桌連線,就像透過他們的視界一樣, 讓我們看見作品如何誕生,看見另一種想像。
-
專題報導
成長的印記
《動物園的故事》是梁志民在大學時期的畢業製作,後來除了在蘭陵劇坊加演外,還巡迴至中南部演出。走了十年多,爲了回顧,也爲了重新開始,果陀劇場應兩廳院之邀,將以果園劇場的名義推出第一齣戲《世紀末動物園的故事》,參加「小劇場經典名作回顧展」的演出。
-
專題報導
執著劇場 純爲樂趣
第一次看到《寂寞芳心俱樂部》的劇本,陳培廣就「非常有感覺」,因此當劇院提出「小劇場經典名作回顧展」的計畫,在考量各種因素後選定《寂寞芳心俱樂部》時,導過大、小劇場的陳培廣也欣然同意,因爲所有作品中,他最有感情、最想再做一次的也是《寂寞芳心俱樂部》。
-
回想與回響 Echo
寫在羊皮紙上的歷史
綜觀全書,作者若能取如《台灣現代劇場論》之書名代以《台灣小劇場運動史》,或許就不會讓人強烈的感受到一位「啓蒙進步主義」者卻持以唯心論的批判立場,那麼作者也不至於因爲對「否定的解釋學」的意識形態批判產生一種憎惡。
-
專題報導
實驗劇場的劇場實驗
位於國家劇院三樓的實驗劇場,十多年來提供了國內年輕創作者一個演出的舞台,在台灣小劇場的發展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而近幾年來,由於台灣表演藝術環境的改變,實驗劇場在軟體及硬體設施上,都做了一些新的安排。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表達與生存間尋找平衡點
創作是爲了表達,重點在創作者所思所想;行銷關乎劇團生存,重點在觀衆之所欲。兩者之間未必對立,但總是會見到微妙的拉扯互動、時合時分,各劇團在此中如何求取自我安適的平衡點,同時考驗著創作者與行銷者的智慧,讓我們來看看,國內這些大型劇團如何面對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