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馬戲團
-
電子馬戲團
電子音樂的現場迷思
長久以來觀衆一直被印象矇蔽, 其實現存的所有曲式,都可以現場演奏。
-
編輯室首頁
編輯室首頁
問:對於台北愛樂電台主持人蒙巴薩所撰寫的《電子馬戲團》感到極度好奇,因爲原本舞台演出的音效與電子音樂器材問題,觀衆都像霧裡看花,經過此趣味文章的介紹,才發覺在幕後有這麼多有趣的技術問題,但爲何沒有圖片配合呢?(台北.蔡佳秀) 答:這的確是編輯部疏漏之處,由於蒙巴薩本身除主持電台節目外,也同時是音樂製作人與錄音師,十分忙碌,我們會盡量請他抽空,讓我們的特約攝影拍攝他的電子音樂與錄音器材使用情形。 問:《表演藝術》雜誌的攝影照片都相當不錯,但是否能在印刷與紙質上改善,不要看起來灰撲撲或糊糊的?(高雄.謝純佩) 答:印刷與紙質是複雜的課題,其中包括了美術的呈現與成本的控制,但我們會以您的意見作爲參考,以作爲改進雜誌品質的參考。 問:看過貴刊最近發行的八月號,感覺版面與內容已經比過去活潑許多,但爲什麼我還是覺得焦點與風格有點凌亂?(台北.小彭) 答:其實「版面與內容活潑」只是我們新的方向之一,也許是因爲本刊表演藝術的分類互相混雜,所以會看到戲劇、戲曲、舞蹈、音樂類的報導與文章,每期依不一樣的比例與次序出現。如果嘗試限定每種類別的頁數與欄目,或許看起來會比較整齊,但各類報導的篇幅與觀點,都會受到考驗。這點與我們日後朝向「多元化、跨媒體」的想法有所出入。 問:請問爲什麼要增創新的單元「現象視察」?新開闢的「非演評」與過去的「回想與回響」有什麼不同?(桃園.林欣怡) 答:謝謝讀者這麼細心地觀察到這兩個單元的不同。「回想與回響」的內容較爲廣泛,是作者針對事件或演出分享的一些想法。而「非演評」則較偏重個人主觀抒情性的發揮,作者可以針對演出中某些片斷,提出個人獨特的觀點。對於非單一事件而引發的現象,我們規劃出新單元「現象視察」,做更直接與集中的「省視」與「觀察」。 歡迎讓者針對《表演藝術》雜誌的內容、編排方式、風格,踴躍
-
電子馬戲團
石器時代的舞台生存秘技
舞台上的演出千變萬化, 每天都有新的情況發生, 不停地要應付各種突發狀況挑戰, 這就是舞台演出最迷人之處。
-
新視窗
新視窗
表演藝術面貌隨著科技進步與多元文化的漸受重視,在萬態紛呈的世紀末,有著令人驚喜的發展變化,不但全球各民族藝術在資訊流通下百家爭鳴,傳統藝術也各在保有原始精神努力下,尋求跨出下一個百年脚步的新方向。 「新視窗」不僅是《表演藝術》雜誌爲讀者新開啓的一扇窗,帶領讀者進入各個全新當代表演藝術面向;更將是台灣表演藝術界的全新網路捜尋引擎,透過各領域作者的有力連結,探索不同領域間合作、融合的可能面貌。
-
電子馬戲團
如何使用時間碼進行現場演出
音軌的簡單時間訊號, 在現場演出時 竟成爲得力的助手, 誰說TimeCode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