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沃恩
-
焦點專題 Focus 佛萊德.赫許、瑟希兒.邁可羅恩相繼來台
優雅之必要,當代爵士的兩種靈魂
從街角巧遇到生命對話佛萊德.赫許與鋼琴的漫長修行 第一次聽到佛萊德.赫許(Fred Hersch)作品,是1991年12月在東京某家小唱片行。那年冬天很冷,開完會後氣溫降到接近零度。為了趕快回到旅館,一走出車站就小跑前進。 在某街角聽到一陣像是比爾.艾文斯(Bill Evans)和圖茨.蒂勒曼斯(Toots Thielemans)一起演奏的音樂;那聲音如此美妙,讓人忘卻寒冷,不由駐足聆聽。以當時對爵士樂淺薄的認知,雖然有點疑惑,但還是認為應該是兩位大師合作的專輯《契合》(Affinity)。沒想到一曲結束後,居然聽到蓋瑞.伯頓(Gary Burton)和艾文斯的合演!這下有趣了,馬上確知這絕對不是那張專輯,而是某張從未聽過的作品。 循聲取徑,找到家很小的唱片行;店主為了招睞客人,大寒天卻開了點窗,讓店裡的樂音得以流到街上,果然引來客人。 詢問後才知,這個演奏得酷似艾文斯的音樂家就是赫許,前一年日本唱片公司「爵士城」(Jazz City)邀他錄製發行了一張向艾文斯致敬的作品《艾文斯本質》(Evanessence)。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也是對他的第一印象:比艾文斯更艾文斯的鋼琴家。 之後幾年,陸續聽了赫許向孟克(Thelonious Monk)致敬的獨奏,以及用三重奏和大樂團編曲演奏史崔洪(Billy Strayhorn)作品的專輯,才知道,第一印象是錯的,赫許是什麼都會的超級高手! 進入21世紀後,一些人(例如我)突然聽不懂赫許的新作品了,總覺得他彈奏的旋律常常變得極為複雜,像是一團找不到脈絡的線。後來讀了一些他的自述和訪談,原來是因為他非常喜歡絃樂四重奏的形式,喜歡讓多個聲部既獨立又互補,演出時,往往心分二用,甚至三用,同時在兩三個聲部即興演奏!這種強悍的演奏能力,即使在天才輩出的爵士樂壇,也極少見!
-
焦點專題 Focus
瑟希兒.邁可羅恩:謬調醜唱,唱出爵士新方向
來自多文化背景的瑟希兒.邁可羅恩.薩爾凡特(Ccile McLorin Salvant)是新世代最受矚目的爵士歌手之一,歌藝絕佳,選曲眼光獨到,更在既定的道路之外走出新方向。 特立獨行的爵士新星 在爵士歌手的專業領域中,演唱諸如收錄於《美國經典歌曲集》(Great American Songbook)中的標準曲目是基礎能力,無論哪個世代,但凡能透過高度個人化再詮釋或高超擬聲唱法來呈現前述經典的歌手,都能在爵士樂壇站穩腳步,然而瑟希兒能做到更多,她勇敢選曲,除了挖掘罕見作品,也透過獨樹一格的「醜唱」技巧,為美國早期流行經典或黑樂(註1)史上的重要作品,開展新的生命。 瑟希兒擁有寬廣的音域,低音渾厚,中音嬌甜,高音清潤,即便在極限音區也能保持清晰的咬字,除此之外,她節奏感極佳且穩定,總能將歌詞本身的文字韻律融入歌唱中。仔細聆聽瑟希兒的歌聲,可發現她聲音的質地會隨著演唱內容而變化,有時前一句還捏細嗓音唱著生活辛苦,後句便音色一沉呼出一聲低吼,她不只歌唱,更是藉著歌聲演繹某個角色,呈現出絕佳的戲劇感。 2010年奪得孟克國際爵士大賽(Thelonious Monk International Jazz Competition)之後一炮而紅,爾後加入唱片大廠Mack Avenue Records發表了4張專輯,瑟希兒的作品在2014至2019年間屢屢獲得爵士樂壇重要獎項,包括3座葛萊美最佳爵士歌唱專輯獎,且兩度由《DownBeat》雜誌樂評挑選為年度最佳專輯,可說攀上事業巔峰,但她的藝術方向在2019年後漸漸發生
-
特別企畫 Feature
「老三大」永銘人心 新女伶色藝逼人
不同世代爵士女歌手的「超級比一比」 說起上個世紀的爵士女伶,赫赫有名的當然是所謂的「三大」:莎拉.沃恩、比莉.哈樂黛和艾拉.費茲傑羅,這三位創下的爵士傳奇迄今依然傳唱。而後輩女伶也是人才輩出,不同於前輩的出身草莽、走江湖練出一身歌藝,新女伶多出身學院,而且多數面貌姣好,更樂於嘗試多樣風格,企圖走出與前輩不一樣的爵士之路。
-
特別企畫 Feature
她唱得瞎掰 你聽得陶醉
你不知道的歌唱惡趣味 「即興」、「擬聲」等這些高難度的爵士歌唱技巧,對爵士歌手來說是較高的演場門檻。這些技巧學會了,唱爵士樂當然不再是困難。不過,學會這些東西還有沒有其他的幫助?說來有趣,幫助還真大!忘詞了可以用咻比嘟哇的擬聲演唱含混過去,或是即興自創融入當下氣氛的歌詞蒙混過去,聽眾不但不會開汽水,還會給你用力鼓掌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