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
-
焦點專題 Focus
蜀風雅韻 絕活再現
繼一九九九年後,四川省川劇院四月份再度訪台。暌違廿年,這次訪台將帶來全本《白蛇傳》,與經典折子戲專場,將演出〈六月雪〉、〈跪門〉、〈殺狗驚妻〉、〈包公賠情〉、〈情探〉和〈老背少〉等。這次四川省川劇院訪台的演員陣容堅強,除了有梅花獎得主崔光麗、劉誼,還有熊憲剛、夏昌榮等國家一級演員,及一批九○後青年演員,令戲迷引領期待!
-
特別企畫 Feature
秦腔、川劇在台灣
歷年來,秦腔、川劇活躍在「大陸地方戲劇聯合公演」及文藝季等活動中,在文化建設的進程上完成階段性任務──以慰鄕情、以續傳承,目前演出已由燦爛歸於平靜,復因兩岸交流,本地團赴大陸聯演或大陸劇團來訪,再度開啓表演新頁。
-
演出評論 Review
革命尚未成功 川劇《潘金蓮》
號稱辛辣猛烈的四川潘金蓮,一方面背負著過於沈重的傳統包袱,一方面又沒來由的橫衝直撞,最後只給人一種血肉模糊的印象。魏明倫的翻案文章,或因他主觀認知(複雜細微的人性刻劃),或因客觀環境的限制(激進的女權思想尚未萌芽),可以說只翻了一半。
-
即將上場
四川自貢市川劇團
距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川劇,善於吸取其他劇種之長,囊括消化崑曲、高腔、胡琴、彈戲、燈調等五種聲腔;其中,高腔最有川劇特色:曲牌體、長短句、台前徒歌,台後幫腔;或以第一人稱揭示劇中人內心世界,或以第二人稱與劇中人對話,或以第三人稱評述劇情;幫腔多能,高腔多彩,在戲曲中獨樹一幟。 川劇劇本文學性強,擅長喜劇,即使演悲劇,也要賦予喜劇色彩;內容生動,大膽誇張,趣味盎然,啼笑交集,表現了四川人幽默詼諧的性格特徵。 成立於一九五一年的自貢市川劇團,邀集川南鑼鼓音樂名家,形成以擅長演高腔「幫打唱」劇目的藝術特色。該團重視劇本創作,其中以《易胆大》、《四姑娘》、《巴山秀才》、《歲歲重陽》、《潘金蓮》、《柳靑娘》、《夕照祁山》最爲著名。《巴山秀才》一劇並有英譯本發行;《潘金蓮》別具一格,是一九八六年中國劇壇十大新聞之一;《夕照祁山》更被譽爲難得的藝術精品。編劇魏明倫是一九八七年新華社公佈的中國九大劇作家之一。
-
回想與回響 Echo
貌合神離的劇本與表演 從川劇《白蛇傳》說起
中國戲曲發展的歷史中,從來不曾獨立或特別強調劇場中的某種元素;西方劇場所揭櫫的各種革命,如「作家劇場」、「導演劇場」、「演員劇場」等,從未在中國傳統劇場中出現。然而,傳統戲曲中以演員爲主的表現形式,與其說是有意識的強調,毋寧說是一種特殊的畸形成就。
-
即將上場 Preview
變臉絕活,矯健身段 談川劇的表演藝術
這個來自天府之國的四川戲,因旣雅又俗、旣獨立又綜合的表演模式而廣受歡迎。在欣賞京劇、崑曲的優雅流麗之後,不妨再品嚐此一道地川味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