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六十年,首屆「大陸地方戲劇聯合公演」,演出劇種包括川劇、越劇、揚州劇、閩劇、豫劇、評劇、粵劇。(牛川海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①/地方戲曲

秦腔、川劇在台灣

歷年來,秦腔、川劇活躍在「大陸地方戲劇聯合公演」及文藝季等活動中,在文化建設的進程上完成階段性任務──以慰鄕情、以續傳承,目前演出已由燦爛歸於平靜,復因兩岸交流,本地團赴大陸聯演或大陸劇團來訪,再度開啓表演新頁。

歷年來,秦腔、川劇活躍在「大陸地方戲劇聯合公演」及文藝季等活動中,在文化建設的進程上完成階段性任務──以慰鄕情、以續傳承,目前演出已由燦爛歸於平靜,復因兩岸交流,本地團赴大陸聯演或大陸劇團來訪,再度開啓表演新頁。

我國幅員遼闊,存在著地域語言及音樂的差異,因而從戲曲形成之始,就有不同劇種的地方戲曲。各地方劇種之間的差別,雖然體現在文學形式和舞台藝術的各個方面,但主要還是表現爲演唱腔調的不同,各種地方戲曲大都以「腔」、「調」命名,劇種名稱與聲腔名稱相互通用。如發源於古爲秦地的陝西、甘肅一帶,流行於陝西、甘肅、寧夏、靑海、新疆等西北地區的劇種就稱「秦腔」,又因採用梆子擊節,俗稱「梆子腔」。

明末以來,由於各種聲腔的長期流布、交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多聲腔戲曲品種的出現,凡屬由幾種聲腔組成的劇種,大多不再以聲腔命名,而改以地域命名,稱爲「戲」或「劇」,如流行於四川和貴州、雲南部分地區,由崑腔、高腔(弋陽腔)、胡琴(皮黃腔)、彈戲(梆子腔)、燈戲(地方小調)組成的多聲腔劇種,就稱爲「川劇」或「川戲」了。

爲文化建設而存續

地方劇種一方面受到語言聲腔的限制,其流行範圍往往拘限爲同一語言系統的區域,但另一方面則受到語言聲腔的保護,不易爲外來聲腔劇種所取代,是以地方劇種雖有其侷限性,但也有其穩定性。五十年來隨著台灣光復及政府遷台,大量各省移民的遷入,同時也帶進各地方聲腔劇種,各地同鄕會或鄕親、科班或票友紛紛組成班社,以慰鄕愁。由於各省移民多隨軍來台,早期各地方劇種組織多歸屬於軍中,或成員大多來自軍中。

政府文化部門基於政治考量及響應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即以輔導大陸地方劇種爲重點工作之一。如敎育部文化局曾委託專家整理地方劇本,並製作錄音帶,以資保存,及輔導演出,以期觀摩發揚。又爲慶祝建國六十年及推行「文藝季」活動,特舉辦「大陸地方戲劇聯合公演」,八十四年已辦至第二十四屆。又如民國六十六年起台北市創辦首屆「戲劇季」以貫徹「文化建設」,其中就包括各地方劇種演出。又有由敎育部輔導成立「中國大陸地方戲劇硏究會」及包括地方劇種藝人的「薪傳獎」,文化建設委員會成立後的輔助訓練地方劇種學生計畫等等,都使得各地方劇種承傳不衰。近年來,兩岸文化交流活動頻繁,大陸各地方劇種劇團陸續來台演出,本地各劇種劇團或藝人票友也經常赴大陸訪問或交流演出,使各地方劇種呈現出一片榮景。

茲就我國最古老的地方劇種「秦腔」,及最大的地方劇種「川劇」,說明其在台灣發展的情形。

秦腔劇團定期聚會自娛

「秦腔」最早是在台中空軍聯隊內,由西北五省科班或票友以戲會友所組成的自樂班,定期舉辦活動。民國四十六年經立委、鄕長等購贈衣箱,正式起名爲「大河(黃河流域)秦腔劇團」,成員有男角張瑞岐、馮宗陶,女角王金蘭、陸玉珍、李景麗,司鼓郭正明、梁鳴岐,板胡吳禎、高錦宗等人,每年逢于右任院長誕辰皆北上台北於三軍托兒所或中山堂祝壽演出,民國四十九年並曾赴金門勞軍演出一週。後因人事變遷,自行解散,現今仍有自樂班活動,由梁鳴岐、董安吉召集,每個月集會一次,三個月擴大集會一次,成員約二十餘人。

迨「中國大陸地方戲劇硏究會」成立時,經政府輔助原「大河秦腔劇團」大部分成員在台北成立「秦腔劇團」,並有京劇名票甘肅馬靜亭女士參加演出,陸續又有京劇年輕輩的演員井玉玲、姜瑪俐、王鶯華、常中蓉等參加演出。「秦腔劇團」常活躍在「大陸地方戲劇聯合公演」、「台北市戲劇季」、「文建會文藝季」等活動中,現任團長郭正明、總敎練張瑞岐、敎練馮宗陶、總幹事安振明、顧問張佐鵬,唯因政府政策導向,近年已不再演出,但仍定期聚會自樂。

馬靜亭女士離開「秦腔劇團」後,接受社敎館輔助,招訓大專學生,另成立「秦腔實驗劇團」,培養出陳伶婷、張曉瑩、郭玉娟等一批靑年演員,並曾在新店市文山及安康兩所國中培養少年演員。此等靑年演員雖比不上鄕親票友韻味十足,但吸收力強,或又赴大陸拜師學藝,演出頗受鄕親肯定。近年來社敎館計畫改弦易轍,劇團活動已然中斷。

兩岸開放交流,經陝西同鄕會安排,本地秦腔同好於民國七十七年在西安與當地秦腔界座談,陸續並有台灣同好赴大陸演出或拜師學藝,只是到目前爲止大陸仍無一專業秦腔劇團來台演出,是爲憾事。

川劇歷年來活動不衰

至於「川劇」在政府遷台後,在台中水湳空軍基地供應處修理廠,有打圍鼓玩友(川劇票友們圍成圈淸唱自娛,川話稱「打圍鼓」,玩友即票友)二十餘人,由大鵬國劇隊支援衣箱,成立「天龍川劇團」,隊長王文智、鼓佬宋丙誠、胡琴陳育斌、生角吳克城、歐定安,旦角劉志誠、李三嫂等人,到民國四十九年間,每年都到台北空軍總部勞軍演出。四十三年並有出身成都川劇科班「三慶會」的蔡啓國擔任指導演出,蔡先生十歲即入科班學戲,先學旦角從師周慕蓮,後改場面,爲一精通川劇藝術的專業人士。

民國四十五年春節,蔡啓國於中壢龍岡第一軍團總部成立「天府業餘川劇團」,蔡啓國任團長並負責編導及司鼓,又邀得名伶周慧如參加,演出《花仙劍》、《長生殿》、《八陣圖》等劇,深獲川籍軍政要員楊森將軍等的嘉許,並常至台北演出。五十八年台北川劇愛好人士成立「中興業餘川劇團」,公推蔡啓國任團長,演出《鐵鏡探母》、《戰太平》、《雙旗門》、《馬房放奎》等十餘齣戲。

民國六十二年川籍立法委員徐中齊成立「玉壘川劇團」,徐委員任團長,蔡啓國負責敎戲,主要演員有周慧如、王銀麗等,後又商請復興劇校學生參與演出,首開川劇由靑年專業演員表演之創舉,陸續又有王齡蘭、李憶平、歐陽敏文、李來香、張素琴、常中蓉等科班演員加入,爲川劇演出開創了美好先例。徐委員不久故去,由閻澤民新任團長至今。

民國六十三年「天龍川劇團」一批成員以台北市稅捐稽徵總處福利餐廳爲基地,結合玩友成立「大同川劇團」,由詹澤任團長,主要演員有周慧如、王銀麗、李遠芳等人,於實踐堂演出名劇《王魁負桂英》,反應頗佳,轟動一時,後因餐廳結束營業,劇團隨即瓦解。

「天府川劇團」由中壢遷到景美後,以「群賢川菜館」爲活動基地,老闆范宇平及國大代表陳一萍等人出錢出力,又加入內行科班演員武生劉培,於中山堂首演《八陣圖》。民國六十四年春,經由各川劇團體聯合會議,決定在台北市川康渝同鄕會內納入「天府業餘川劇團」,由同鄕會公推蔡啓國任編導總敎師,十餘年間演出大小傳統川劇三十多齣,並應邀赴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各地四川同鄕會演出,其時並深獲張大千等四川鄕親之讚美。七十七年同鄕會議決組成「天府川劇團理事會」支援及督導劇團發展活動,蔡啓國被公推爲團長。同年十二月該團於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戲劇院演出川劇《闖公堂》(《春草闖堂》)兩場,主角由張詠詠及王齡蘭分飾前後春草,演出票房頗佳。

「玉壘」及「天府」兩團,歷年來活動不衰,前者獲敎育部、文建會輔助,定期召訓學員,後者有同鄕會支持,皆有不錯成績,先後參加「大陸地方戲劇聯合演出」、「台北市戲劇季」、「文建會文藝季」及「高雄市文藝季」等演出。「玉壘」及「天府」現任團長,由閻澤民及易潔擔任,於政府開放兩岸交流組成探親川劇團到成都市、樂山市及攀枝花市各地聯演。

民國七十九年蔡啓國結合一批醉心川劇的靑年演員組成「漢音文化劇團」,同年九月應國立中正文化中心邀請於國家戲劇院演出新編川劇《二十四望娘灘》。八十二年五月四川省川劇院首度來台,於國家戲劇院演出《白蛇傳》及折子戲選粹五場,其中變臉、踢慧眼(變臉的招術之一)等絕技,頗受觀衆歡迎,省川劇院且爲大陸來台團隊中,第一個進入國家戲劇院演出者。八十三年三月成都市「芙蓉花川劇團」在國父紀念館及台中、彰化、新竹、台南、高雄、花蓮等地演出《芙蓉花仙》、《靑蛇傳》及折子戲十場。八十五年元月「攀枝花川劇團」來台演出《倩女情魔》等戲。

不論秦腔還是川劇目前在本地的團體,均已完成其階段性的任務,在政府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都起了傳承的作用,秦腔張瑞岐及吳禎,川劇蔡啓國及閻澤民等四人皆獲得地方戲劇薪傳獎,受到政府的肯定。秦腔、川劇的演出已由燦爛歸於平靜,但是隨之而來的大陸劇團以及相互交流演出,又使本地的大陸地方劇種進入另一個階段。

 

文字|牛川海  文化大學教授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