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歌曲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憶廿世紀的典範歌者——費雪狄斯考
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獨唱音樂會,係以歌者為中心,選曲主要為了一展歌喉,不同於此,費雪狄斯考在安排他的音樂會時,匠心獨具,以作曲家為主,安排一組組的歌曲,他更是第一位在音樂會中,將聯篇歌曲不間斷地完整演唱的歌者。他不僅唱德語藝術歌曲的代表作,如舒伯特、舒曼等人的作品,也發掘孟德爾頌、布拉姆斯等人較不為人知的藝術歌曲。諸此種種,以一人之力,費雪狄斯考讓愛樂者得以一覽作曲家精心寫作的藝術歌曲全貌,擴大了古典音樂欣賞曲目的深度與廣度。
-
音樂
十方樂集五月演出
致力於開發樂界新血的十方樂集,五月份演奏活動場場新鮮、充滿活力。 抒情女高音李佳儒獨唱會率先登場,由蔡世豪鋼琴伴奏,演唱韓德爾、拉威爾、德布西、莫札特等藝術歌曲:「音聲相和」是台灣璇音雅集2002室內樂、鋼琴與其他形式的音樂創作發表會,作曲家囊括黎國鋒、嚴琲玟、蘇凡凌等,其中由謝隆廣作曲的《七彩的虹》是單簧管、朗誦者與電子音樂的結合,這樣的組合在台灣並不多見;詹佳琦雙簧管獨奏會,演奏者甫於去年奪得莫斯科國際木管大賽銀牌獎,這次帶來的曲目除了超炫技的浪漫派協奏曲,還有俄國現代樂派作品,皆爲國內少見的曲目;另外還有「小小音樂家」演出系列,是音樂老師黃慧雯、林玲玲、林珮琪、陳紀蓉等的學生音樂發表會
-
專欄 Columns
聲音還是詩詞?
自從舒伯特的歌曲出現以後,歌者對聲音的色彩、歌詞的詮釋有了全新的看法。他們不再以炫耀聲音為主,而是以詩詞的内涵為著眼點。此時,歌者吐字的清晰與否,直接影響到他的表達能力。
-
名家訪談
含蓄而敏銳的詩興
史上的許多作曲家,對我而言就像許多「房子」一般,有些讓我住不習慣,有些則讓我覺得住得很舒服、愜意,莫札特與德布西屬於後者。莫札特的細緻敏銳與我的個性頗相容,自小就是我内心不可或缺的需求;我首次聽到的德布西音樂是《牧神午後前奏曲》,德布西音樂的幽遠與神秘,讓我有如吸食迷幻藥般地不可自拔,從此成為我每場獨唱會不可或缺的曲目。
-
現代音樂盒
吿別蘭道夫斯基
蘭道夫斯基從來不是一位耀眼的作曲巨星 然而他的作品中卻有一種平實的美感 始終能夠感染任何有音樂感受力的人
-
焦點
叛逆的音符 廿世紀藝術歌曲
二十世紀藝術歌曲創作在受到二十世紀實驗潮流影響,一反傳統藝術歌曲創作方式,轉向對音群和特殊音響的追尋,歌詞內容不但退居次要且益發艱澀難懂。此一轉變對現代歌者的歌唱技巧、詮釋方式,及聽衆的聆賞美學形成重大挑戰。
-
音樂曲式
詩詞乘著音樂的翅膀高吭 藝術歌曲
藝術歌曲講究的是詞與音樂的結合,不但要以音樂勾勒出詞的背景氣氛與場面,要合乎詞的種類與格調,要重視朗讀時之語調起伏與節奏快慢,更重要的是爲此一特定的詩詞找到一個相稱的音樂形式以點明該詩主要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