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
編輯室碎碎念 Editorial
「究竟,我們需要一本什麼樣的表演藝術雜誌?」
2020下半年,在我們緊鑼密鼓地展開雜誌改版工程之際,一位表演藝術界的朋友這樣提問。 過去一年的疫情讓全世界按下暫停鍵,讓劇場經歷過停擺又重啟的過程,這位朋友因而試圖翻找出18年前SARS疫情相關史料,想了解當年劇場界的因應,是否有任何能夠教會我們的事?這才發現當時數位資料庫的概念並不普及,《PAR表演藝術》雜誌成了見證當時的重要依據之一。 這句提問,像是一記警鐘,也是個提醒,讓我捫心自問,在這個資訊橫流、眾聲喧嘩的年代,作為一本國家級場館的刊物,《PAR表演藝術》雜誌究竟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雜誌是否該增加對產業生態及文化政策討論?是否需要帶入更多以台灣、亞洲為中心的思考?甚至是積極地將台灣劇場經驗記錄下來? 於是,我開始諮詢專業人士,團隊也經過無數推翻與討論,我們發現,當雜誌試圖扮演拉近讀者與劇場距離的橋梁,其實也在探問劇場之於觀眾的重要性,因此,藉由改版首刊號的封面故事〈Open for All:劇場與你之間的距離〉,我們希望能打開公眾與劇場的對話,也拉大公眾對雜誌的想像。 「劇場的誕生,最初的定義是討論公共事務,後來才出現戲劇。」戲劇最早源自於古希臘雅典城邦,將其標準放諸於台灣檢視,觀點落差在所難免。因此〈Open for All:劇場與你之間的距離〉專題,不從西方研究理論著手,而是藉由盤點如火車站、大廟前、騎樓下等,這些在台灣你我熟悉的生活場所,凝聚大家對公共空間的想像與界定範疇。旋即,再將場景轉換成劇場空間,盤點如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牯嶺街小劇場等場館,檢視你我與劇場之間的距離。我們也透過劇場導演許哲彬帶路,了解歐陸是如何思考劇場的公共面貌,最後再邀請了劇作家李屏瑤、藝術家周依與蘇品文、數位藝術創作者王連晟,讓想像力奔馳,在紙上提出兼顧公共性的劇場提案。 2020的疫情,也讓我們將自身目光望向台灣、看向自己,讓人更好奇台灣劇場這幾年的發展及累積。也因此,〈劇場ㄟ冷知識〉透過劇場燈光設計師莊知恆現身說法,帶著我們了解燈光設計上工需要的小道具,也藉此窺得台灣劇場長期自我訓練的變通能力,最後研發出來的職人結晶。〈職人的門道〉則從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的製偶師們的技藝中發現,原來他們也得進行身體訓練、關照生活,才能製作出栩栩如生的偶。
-
表演藝術年鑑專文PERFORMING ARTS YEARBOOK 表演藝術二○○四年度回顧
從「變」中尋找新契機!
由《PAR表演藝術》雜誌所出版的《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年鑑》,自民國八十四年出版以來,一直是國內表演藝術界重要之出版品。今年邁入第十本,並且嶄新改版。正如文化評論大師南方朔在今年年鑑年度回顧評論文章所說,此刻的台灣,無論政治、企業、文學、藝術,都已到了人的世代交替、標準的新舊交替、方向的新舊交替的新階段。去體察這種「變」,並在「變」中尋找新的契機,或許也是表演藝術界格外要用心揣摩的吧!
-
座談會
賠錢生意大家做? 表演藝術類雜誌座談會
表演節目的舞台愈來愈多,動態演出也日益頻繁,然而紙上的文字與圖像演出──雜誌出版業,究竟在舞台上、下吸引了多少聚光燈的焦點?《表演藝術》雜誌創刊迄今已三年,在這三年的回顧中,我們邀集同業舉辦座談會,分享各刊創刊理念與經營模式,希望大家能邁入更有前景的新年度。
-
周年慶
周年慶
《表演藝術》創辦至今已屆滿一年,這一年時間雖甚短暫,卻是一個辛苦的歷程。我們感激大家所給予的精神鼓舞,與各種支持,使得這份刊物能在漸進中成長。我們希望藉由雜誌的媒介,增加大家對表演藝術的興趣與了解,並期喚起大衆參與,共同來提昇我們文化生活的素質與水準。由於雜誌創辦未久,在内容及推廣方面,尚有許多的工作猶待拓展,因此我們必須秉持日新又新的原則不斷地努力,同時也希望文敎界、新聞界及社會大衆能繼續給予指敎,使它能更符合大家的需要,也能爲讀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表演藝術》在整個文化的園地中,只是一個樸實的園丁,我們保證他將會盡忠職守,默默耕耘,期能帶給這塊園地生機與美景。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主任 李炎
-
周年慶
回首這一年
十月,是《表演藝術》的周歲,我剛剛卸了總編的擔子,但是原來還有零工沒做完,林靜芸主編一再叮嚀,得寫一篇周年感想,交待一下這雜誌怎麼誕生怎麼走過這一年
-
編輯室
交卸與祝福
從去年十月的試刊號起算,《表演藝術》雜誌到這一期已經出滿一年。就一本在中文世界裡没有前例的表演藝術專業刊物來説,這一年當中,雜誌同仁的艱辛摸索眞是甘苦自知,而克服種種主、客觀困難的過程,也使我們深深體會到爲什麼「跟人有仇就勸他去辦雜誌」會成爲流傳久遠的名言。不過,這艱辛的成果,幸運地也赢得了社會大衆廣泛的認可和讚譽。在回顧的此刻,我們有許多感觸,但有更多的感謝:没有兩廳院當時的胡耀恆主任的催生和各單位同仁的配合支持,這份雜誌不可能誕生;没有出刊後文化界朋友們稿源和資訊的熱心支援及精神鼓舞,雜誌不可能有日後的面貌。我們的一點成績,原是衆多關心的朋友共同的心力灌溉成的。 而我自己,也終於到了可以一了「編滿一年就告退」的心願的時刻了。下期起,兩位文稿主編,林靜芸女士和閻鴻亞先生將分任其艱,承擔主導編務的工作,他們兩位不僅專業素養豐厚,敬業負責的工作態度更是使雜誌有目前成績的最大功臣,由他們來主編,是他們辦事大家放心,我自己,尤其棒子交得安心。 國内的表演藝術生態,無可避免地是「一極集中」──集中於台北的狀態,這一極的演出,又往往有某一類型在一段時期中特別強勢的現象。今年的前三分之二時間,熠熠生輝的世界戲劇展使戲劇舞台一時帶領了風騷。但是,八月開始,舞和樂重新取得平衡的表演空間,呈現屬於聲音和肢體的美感與思維。這個月,我們更可以看到不同類型的演出使得九月的台北,音樂戲劇與舞蹈一起成爲舞台要角:荷蘭皇家音樂會堂管弦樂團和英國聖馬丁室内樂團來台演奏,姚樹華重新編寫曹禺《北京人》的舞台演出,歐亞絲的佛拉明歌熱舞緊接在八月的雲門《九歌》之後展示不同的舞蹈世界都是這個月台北的勝景,也是《表演藝術》評介的焦點。對於戲劇的不同角度的詮釋有興趣的讀者,則請不要錯過三篇有關同一個希臘作品在台演出的評論,黃建業、王安析和呂健忠的三篇討論到《米蒂亞》/《樓蘭女》演出的文章,雄辯而多面地引發我們對經典新詮及舞台展現方式的再思考,深値一讀。 一直深受戲劇界注意的「大陸劇場」單元和名家執筆的三個專攔連載,展現觀察評析的功力,也是閲讀的焦點。 末了要説的還是感謝,尤其是雜誌同仁這一年來蓽路襤褸的辛勤和往往晨昏顚倒、分秒必爭的工作承擔。也要感謝兩廳院甫上任的李炎主任,他一到任就給了雜誌社堅定的支持,允諾一
-
編輯室
發刊辭
我們當初想辦這份雜誌,主要是爲了推展兩廳院的業務,後來才逐漸擴大,終至成爲對整個表演藝術的關懷。目前,我們想要介紹節目,不僅電視片刻難求,即使報紙也往往慳墨如金。尤其令人沮喪的是,一般媒體所需要的多是新聞價值,而我們所企盼的卻是藝術内涵。新聞界的立場並没有差錯,問題在表演藝術應該創立專業性的雜誌,開闢自己的園地。 在我們進一步構想這片園地的時候,我們發現,有很多台灣藝術界久爲人所詬病的現象,正可以藉這份刊物凝聚人才,彙集資料,化爲圖文刊載,終至得到紓解。這些現象包括: ──客觀而深入的樂評、舞評及劇評均不多見,以年慶或季節爲單元的檢討,尤其缺乏; ──有關表演藝術團體的報導,不是驚鴻一瞥,就是沙裏藏金; ──國外表演團體及藝術家的活動,我們知道的不僅有限,而且往往過時; ──有關大陸的藝文活動,我們也只知道一鱗半爪,而且多是觀光客式的浮光掠影。 此外,中國藝術家在世界性表演或大賽中得到過不少肯定,究竟這些活動各有什麼樣的意義,中國人的傑出表現該用什麼樣的紀錄留下來,藉了這個刊物的探索,也可以尋求答案。 有了這些具體的構想,我們遂進一步考慮到實際出版的問題。爲了避免政府刊物的一般缺點,我們決定採取企業經營的方式:公開發售、招攬廣告,讓盈虧成爲社會接受及歡迎程度的指標,但在同時保持特有的品質與風格。 政府文教機構中罕有如此先例,因此雜誌籌劃期間會計方面遭遇到種種困難。有次我們急了,聲稱要自行設法籌款,可是我們的人事官婉轉説道:「公務員不能辦私人刊物!」 案件到達教育部時,部裏長官殷殷垂詢:兩廳院既有的工作已夠繁重,爲什麼還要自添業務?在感謝關切之後,我們靦腆答道:爲了藝術,爲了文化。 想起來就難免心虛臉紅。爲了藝術,爲了文化,憑什麼?分析到最後,憑的恐怕是藝術本身的力量,憑的是這個社會對文化的關懷,憑的是您的愛護與批評,以及我們自己的期許,讓雜誌的内容一期比一期豐富,圖片一期比一期精彩。 胡耀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