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人
-
澳門
劇評人票選出兩檔回響兩極的年度演出
評論網站「評地」劇評人票選2022年澳門「值得一記的演出╱現象」,11名劇評人共提名17部演出,其中最高票數演出為音樂劇《宜民傢私店》和改編自澳門電影的獨腳戲《藍色時分》,兩劇均獲4票。這兩部演出,一為面向大眾的音樂劇,另一則為實驗性小劇場,演出後均引來兩極化的回響。 《宜民傢私店》由澳門文化中心主辦。2020年,文化中心推出「本地演出委約製作計劃2020-2022」,投入近200萬澳門幣,委約創作4部全新製作。由徐靈芝執導、莫敬鋒編劇的《宜民傢私店》即為上述部委約作品之一,北歐傢私店2020年首度進駐澳門,引起朝聖熱朝,劇本講述4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偷偷寄生在這個傢私店,展開何謂「家」的思考。劇評人觀察到該劇現場觀眾「近乎瘋狂的熱情」,現場尖叫、歡呼、掌聲連連,但另一方面在不同的評論評台卻出現大量有關編、導的負評,一方面有人認為它「觸動心情的情節、貫穿各式名音樂以此致敬,引起共鳴。」亦有人直言「再一次教會人要客觀看待自己的作品,作品不夠好就別拿出手」。 而《藍色時分》則為「足跡小劇場演書節」作品,由梁建婷創作、演出,莫兆忠編導的獨角戲。該劇改編自周鉅宏編導的電影短片《見光》,電影版的女主角梁建婷將自己在片中的角色獨立成章,改編成獨角戲,以意識流的敘事結構,呈現女主角跟父親在荒野堆藏男友屍體時的交錯記憶與心理狀態。演後不少觀眾對劇作的敘事與表演風格表示費解,同時亦有劇評人認為是少有改編自本土電影的劇作,「整體演出是抽象的、小眾的,但那就是自身特色。」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破碎化、廢墟化的當下 劇評人如何找到動力?
今年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年度論壇以「民粹主義與新自由主義下的評論動力」為題,自六月底至七月初分別在台南、高雄與台北舉行。南部場回顧九○年代大眾媒體和藝文書寫及討論評論人和機構、藝術節的關係,台北場的主題之一以勞動、文學性、獨立性三個關鍵字,談藝術書寫與實踐的不同面向;另一主題則以「劇場與都市」為軸進行四場討論。主題間跨度足,同場次的與談人異質性也夠,每場都有不同面向的個案,帶來大異其趣的資料和觀點。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評論的已知、無知與未知
二月份,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與香港分會合作,邀請羅馬尼亞籍劇評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總會副秘書長柯迪維.薩尤來台,舉辦為期三日的劇評人講座與工作坊。趁此機會,本刊特地安排專訪,請薩尤一談他對劇場評論的思考:評論人與觀眾的不同何在?在自媒體當道的時代,評論人如何讓專業得到重視?
-
柏林
《劇場今日》票選 HAU劇場獲「年度劇場」殊榮
由德國知名劇場雜誌《劇場今日》邀請多位德語劇場劇評人進行的年度評選,日前出爐,柏林的HAU劇場獲「年度劇場」殊榮,也為甫卸任的藝術總監李林塔爾的成績單畫下完美句點。另尼可拉斯.史戴曼執導的劇場馬拉松製作《浮士德I+II》,則榮獲「年度演出」、「年度戲劇顧問」與「年度演員」三項。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未來評論備忘錄
國際劇評人協會的這十一條職業準則,雖然沒有更多執行細節,只能作為劇評家在寫作時,提醒自己的良心條款。但這些內容背後呈現了三個傾向,反映出當代劇場與劇評的時代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