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高雄場中討論評論人和機構、藝術節的關係。(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破碎化、廢墟化的當下 劇評人如何找到動力?

2019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年度論壇觀察

今年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年度論壇以「民粹主義與新自由主義下的評論動力」為題,自六月底至七月初分別在台南、高雄與台北舉行。南部場回顧九○年代大眾媒體和藝文書寫及討論評論人和機構、藝術節的關係,台北場的主題之一以勞動、文學性、獨立性三個關鍵字,談藝術書寫與實踐的不同面向;另一主題則以「劇場與都市」為軸進行四場討論。主題間跨度足,同場次的與談人異質性也夠,每場都有不同面向的個案,帶來大異其趣的資料和觀點。

今年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年度論壇以「民粹主義與新自由主義下的評論動力」為題,自六月底至七月初分別在台南、高雄與台北舉行。南部場回顧九○年代大眾媒體和藝文書寫及討論評論人和機構、藝術節的關係,台北場的主題之一以勞動、文學性、獨立性三個關鍵字,談藝術書寫與實踐的不同面向;另一主題則以「劇場與都市」為軸進行四場討論。主題間跨度足,同場次的與談人異質性也夠,每場都有不同面向的個案,帶來大異其趣的資料和觀點。

自二○一七年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以下簡稱劇評人協會)「重啟」之後,開始自辦活動。如邀請國際劇評人協會總會副秘書長柯迪維.薩尤(Octavian Saiu)來台舉行講座/工作坊;或以不同的角色、形式,進入不同的場域,和不同的機構合作。如今年(2019)大稻埕青年戲曲藝術節,劇評人協會以協力角度,對應藝術節涵融當代意識的六齣新創戲曲作品,延伸藝術節原有的策展的維度,規劃演出前在誠品書店的專題演講、影片放映,演後現場有座談,文字方面留下專題演講的觀察書寫,和駐節評論人的劇評,更大向度地進行該藝術節以往沒有的觀眾溝通與觀察檔案記錄;又或是和典藏ArtTouch合作,在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前的中午,舉辦「我們與台新(2)現場的距離」,由數名評論人分別就今年入圍的名單及藝文現象,進行短講與回應(註1,讓台新藝術獎除了頒獎典禮和提名人累積的評論,也有另類的討論現場。

然而,如果要觀察劇評人協會近年的野心與視野,還是要從二○一八、一九兩年的年度論壇說起。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