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巴特
-
焦點專題 Focus 導演文本解讀
《瑪莉瑪蓮》 如鏡相映的戀人絮語
《瑪莉瑪蓮》這個文本作為九○年代的小劇場經典絕對有其分量感,劇中只有兩個演員,兩個角色關係的沉重和膠著,幾乎令人窒息。閱讀的過程中我感覺到自己始終不斷將自己的情感經驗與之對照,我相信這個文本的呈現肯定有足夠的力量牽引觀眾去檢視或投射自己對情感的態度。對我來說這正是作為一個導演最令人振奮的工作。
-
戲劇
舞台視覺建構的符號劇場
裸露的劇場燈光懸吊系統,映接上數位影像、電玩、簡訊、書寫合成一幅後後後現代的虛擬景觀,胡恩威用建築與影像的融接(Dissolve)手段,再現了羅勃.威爾遜的劇場風格,是全劇中最動人的歡景經驗。
-
戲劇
我是好孩子,也是壞學生
林奕華和胡恩威的《戀人絮語》,沒有讓我看到太多企圖心的展現,或者這戲本只是兩人戲劇定位點的再調整;對似乎必須移向中產、移向大表演廳、移向主流市場的兩人,這樣的再定位,自然是無可厚非,只是當年林奕華犀利的主題企圖與叛逆風格,可不要在這樣的定位過程中流去了。
-
特別企畫 Feature
卡拉OK唱出百般戀人情境
長達兩個小時的《戀人絮語》用文字解構愛情,以三條平行線交織構成,一是歌曲、二是詩,三是羅蘭.巴特的文本,全戲以音樂和多媒體貫穿,解構時下流行歌曲背後的愛情符碼。
-
戲劇新訊 愛情卡拉OK大匯唱
非常林奕華《戀人絮語》
去年以圖書館為場景,三個小時半以「讀本」方式詮釋張愛玲小說《半生緣》,香港劇場奇才林奕華再出怪招,這番他將以卡拉OK形式,唱演法國哲人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林奕華說,戀愛是卡拉OK,戀愛是古典音樂,歌和音樂都是一種愛情的呼喊,然而詠嘆吟唱的背後究竟是一攤死水,還是無限汪洋?他企圖延續羅蘭‧巴特解構愛情的手法,拆解情歌文本背後的符號。 《戀人絮語》情境設定一名情傷男子〈陳立華飾〉為愛自殺前,去卡拉OK他會點哪些歌?是香港資深音樂創作人黃耀明如張國榮般,自憐自戀的迷離呢喃?台灣歌手許茹芸渾然天成的純淨嗓音,演唱越劇《紅樓夢》中的葬花詞?還是被比喻為「會唱歌的周星馳」,另類歌手陳浩峰無厘頭吶喊的後設戲謔?亦或是曾演出《地下鐵》的媒體人黃俊銘,悠揚渾厚的古典樂音?這些不同領域的歌者,各自表述情歌底下的愛情風景,同時傳達「愛情是一種消費活動,卻要它地久天長」的矛盾。(廖俊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