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杜達美

相關文章 10 篇
  • 《胡桃鉗與奇幻四國》電影原聲帶
    藝@CD

    杜達美跨界 新世代的電影原聲

    當紅指揮家杜達美跨足電影配樂錄製,並不讓人意外,畢竟他現在領軍的洛杉磯愛樂,本就是好萊塢御用的配樂樂團。最近杜達美錄製的兩張電影音樂專輯《胡桃鉗與奇幻四國》與好萊塢配樂大師約翰.威廉斯的《電影配樂慶典》,音樂性強、詮釋到位,已經達到藝術品的等級。

    文字|歐頭
    第318期 / 2019年06月號
  • 當紅指揮家杜達美將首度訪台演出。
    音樂

    馬勒與伯恩斯坦 在杜達美手中閃耀

    十一月,歐美當紅的指揮家杜達美終於首度造訪台灣,並率領古典樂天團柏林愛樂初次光臨高雄,參與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開幕季演出。在這場音樂會中,特選了馬勒與伯恩斯坦的作品,這兩位都兼有作曲家和指揮家雙重身分,都是猶太人,且都曾在紐約、維也納大展長才。杜達美與柏林愛樂將如何演繹馬勒的《第五號交響曲》與伯恩斯坦的《管絃樂嬉遊曲》?相信樂迷都十分期待!

    文字|張皓閔
    第311期 / 2018年11月號
  • 葛拉季尼特-提拉指揮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演出。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英國、美國

    伯恩斯坦兩岸發燒 新生代指揮站穩腳步

    今年適逢美國指揮家暨作曲家伯恩斯坦的百年冥誕,身為第一位美國本土出身、但能征服征服歐洲的北美指揮家,大西洋兩岸的英美兩國,也紛紛為伯恩斯坦端出精采樂季菜色。另一方面,倫敦交響迎回賽門.拉圖自是盛事,但誰能繼柯林.戴維士爵士之後成為英倫樂壇盟主?而美國樂團中幾位新生代指揮也已站穩定位,未來能否突破外在環境困局,值得觀察。

    文字|王世強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 《杜達美&維也納愛樂—2017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增添新溫度 迎向新年代

    甫於今年元旦舉行的樂壇盛事「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馬上就成為熱騰騰的《杜達美維也納愛樂2017維也納新年音樂會》CD專輯,讓樂迷可以品味熱情的杜達美如何與老牌優雅的維也納愛樂共舞。除了必有的理查.史特勞斯,這次的音樂會也加入了八首新曲目,樂迷可以驚喜地發現,杜達美的加入並未讓這擁有悠長歷史的樂團崩解,反而別具一番生氣。

    文字|曾柏雄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 焦點專題 Focus 候選人簡介

    六位樂壇新星,誰能笑傲江湖?

    連續幾個交響樂團對外公告下屆音樂總監與指揮後,令眾人難以置信,這些陌生的名字有的從未與樂團公開合作,有的媒體幾乎沒聽過,更在樂迷閱歷之外。 環顧古典樂界,新銳指揮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頭來,這些不到四十歲的新興指揮們,不乏音樂世家出身,更有幾位是當代重要指揮家之子,不僅贏得各項國際大賽,更準備接下各國大團,並在二○○八到二○一○年樂季大展身手。 為預測明日之星,本刊特別舉辦票選活動,從台灣地區具有影像、錄音與相關資料的條件允許之下,以四十歲以下作標準,選出六位菁英作為候選對象進行票選。當然,新銳指揮決不只如此,才器能力或許超過六位,但無法搜尋完整影音者,為了公正,僅能列入遺珠之憾,只作簡單介紹。 這些稚嫩的臉龐、羞澀的笑容、操著南美洲口音、戴著近視眼鏡加上小捲捲頭,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和能力呢?在投票前,先一起拿著放大鏡找一找吧! 弗拉基米爾.尤洛夫斯基Vladimir Jurowski 36歲,1972年出生於莫斯科 弗拉基米爾.尤洛夫斯基的父親是同樣身為指揮家的米凱爾.尤洛夫斯基(Mikhail Jurowski),從小就受到父親的耳濡目染,在家鄉莫斯科音樂學院(Music College of the Moscow Conservatory)完成基礎音樂訓練,在一九九○年舉家遷往德國之後,他持續在德勒斯登與柏林接受高中的音樂課程,師從名指揮家、柏林歌劇院音樂總監羅特(Rolf Reuter),並與俄羅斯鋼琴家史凱金(Semion Skigin)學習聲樂指導課程。一九九五年,二十三歲的尤洛夫斯基在威斯福特慶典(Wexford Festival)中指揮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歌劇《五月的夜晚》May Night,開始受到國際矚目,同年在皇家歌劇院柯芬園演出威爾第歌劇《納布果》Nabucco,讓他大放異彩。許多知名的歌劇院也紛紛與他合作,如皇家歌劇院柯芬園、巴黎巴士底歌劇院、威爾斯國家歌劇院、德勒斯登歌劇院等

    文字|李秋玫
    第182期 / 2008年02月號
  • 杜達美可說是「初生之犢不畏虎」的代表
    焦點專題 Focus 評鑑團說

    他們心目中的TOP 3

    票選指揮星光幫,本刊特邀張己任、歐頭、王世強、李勤一、林采韻、施迪文六位長期觀察古典音樂界動向、具有相當音樂專業及指揮家等身分者擔任評鑑團成員,依據「台風」、「外型」、「親和力」、「台灣熟悉度」、「樂曲詮釋」、「樂團掌握」、「未來發展潛力」、「整體表現排名」共八個不同項目給分,將結果製圖分析,讓整體排名以最清晰的方式呈現。在得知結果前,不妨先聽聽評審團們怎麼說!

    文字|張己任、歐頭、王世強、李勤一、林采韻、施迪文
    第182期 / 2008年0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焦點專題 Focus 結果分析

    三雄勝出 指揮台上光芒萬丈!

    鄰家男孩 哈汀 奪魁 小捲捲 尤洛夫斯基 摘榜眼 青春無敵 杜達美 獲季軍

    文字|李秋玫
    第182期 / 2008年02月號
  • 提爾森.湯瑪斯領軍的舊金山愛樂進步驚人,本樂季開場推出連續三週的「馬勒音樂節」,分量充實票價實惠。
    特別企畫 Feature 美國 U.S.A.

    指揮更替大勢定 貝多芬再度領風騷

    美國各大龍頭樂團近年吹起首席指揮和藝術總監換人風,不過到現在也差不多大勢底定,接下來就看新任指揮如何帶領樂團「振興經濟」!今年新樂季中,貝多芬仍是重量級曲目,九首交響曲演透透;被看好實力可挺進「美國五大」的舊金山愛樂,連續三週的「馬勒音樂節」可說質美價優;而浦羅柯菲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今年也突然竄紅,不知道是否是因為這正是當紅大陸年輕演奏家王羽佳的主打曲目。

    文字|王世強
    第200期 / 2009年08月號
  • 克里夫蘭管絃樂團對奧地利指揮威瑟穆斯特相當滿意,與他續約到2018年。圖為2008年他與克里夫蘭管絃演出留影。
    焦點專題 Focus 英美

    美國尋求突破逆境 英國仍靠俄系指揮撐場

    美國的經濟風暴仍未過去,也讓各大樂團莫不費心突破逆境,從新樂季的企畫、曲目、演出邀約的音樂家均可見端倪,也有少數玩出新意。英國各大團則仍靠俄系指揮與俄系曲目撐場面,還有永遠不敗的貝多芬!

    文字|王世強
    第226期 / 2011年10月號
  • 薩洛能
    特別企畫 Feature

    指揮魔法師 各有巧妙不同

    身兼作曲強打當代 薩洛能vs.洛杉磯愛樂 洛杉磯愛樂成立於一九一九年,大本營位於加州好萊塢影藝重鎮,正常樂季演出於迪士尼音樂廳、夏日樂季則在好萊塢碗型劇院。歷屆音樂總監不乏赫赫有名的大師,分為是羅瑟威爾(Walter Henry Rothwell,任期1919到1927年)、舒尼渥特(Georg Schnevoigt,任期1927到1929年)、羅定辛斯基(Artur Rodziński,任期1929到1933年)、克倫培勒(任期1933到1939年)、華倫斯坦(Alfred Wallenstein,任期1943到1956年)、貝紐姆(Eduard van Beinum,任期1956到1959年)、祖賓梅塔(任期1962到1978年)、朱里尼(任期1978到1984年)、普烈文(任期1985到1989年)、薩洛能(Esa-Pekka Salonen,任期1992到2009年)。 一九九二年在來自芬蘭的第十任總監薩洛能帶領之下,洛杉磯愛樂大量演出當代作曲家的新曲包括像薩洛能作品《螺旋》Helix,甚至結合影像推出Tristan Project,薩洛能的風格充滿好萊塢熱情。音樂無論速度或強弱都呈現高度戲劇反差,也因此大幅拉高樂團的藝術地位,無論聲望與活力都逐漸淩駕紐愛、費城、波士頓等老牌美國五大樂團之上。 為了讓自己有更時間作曲,薩洛能將於二○○九年

    文字|歐頭
    第199期 / 2009年07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戲曲

    曾永義遺作《虎符風雲》 寄無價情義於創作

  • 戲劇(曲)

    2023臺灣戲曲藝術節 時空英雄結伴前行、豪傑聚首芝山論戲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與它們的產地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藝術的產地,8位在地居民街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