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10年,串流影音影響了各類型表演藝術的發展,加上疫情幾年的影響,透過網路的串流影音更深入一般大眾的生活,這產生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過去幾十年的「錄音」、「錄影」的「明星」或「大師」,是否還能向過往擁有「影響力」和吸引市場的「消費力」?這個問題,似乎也和過去和即將到來的新樂季,各大樂團新任及即將卸任的首席指揮,有密切的關係。
美國:明星指揮與票房保證,是魚與熊掌的選擇題嗎?
過去很少有一位指揮家同時兼任兩個美國傳統頂尖樂團首席指揮,但是這個紀錄被杜達美(Gustavo Dudamel)刷新,他將身兼美國預算最高的洛杉磯愛樂,以及過往名氣最大的紐約愛樂首席指揮。不過,詭異的是洛杉磯愛樂只和他續約到2026年,而紐約愛樂的網站,首頁仍然高掛現任首席指揮梵志登(Jaap van Zweden),即使紐約愛樂新樂季銷售重點有2025年3月和5月杜達美指揮馬勒及和鋼琴家王羽佳合作,但紐約愛樂官網寧可主打鋼琴名家系列(Star Pianists),卻沒有更積極地宣傳杜達美?
同樣是美國名門的芝加哥交響,原本首席指揮是82歲的慕提(Riccardo Muti)和即將接任的28歲麥凱萊(Klaus Mäkelä),在首頁並列,這個操作似乎也可以看到不同樂團,對待網路宣傳是否足夠重視的「態度」。如果請來新任首席指揮是為了票房,那麼到底要不要重點宣傳?
在美國傳統頂尖樂團,其實還有兩位原本在商業錄音發行被串流逐漸取代之前,就已經力捧出道的明星指揮——波士頓交響的尼爾森斯(Andris Nelsons)以及費城管絃樂團的聶澤-瑟金(Yannick Nézet-Séguin),這兩位在國際知名度也非同小可,尼爾森斯兼任德國萊比錫布商大廈首席指揮,聶澤-瑟金擇兼任美國大都會歌劇院音樂總監。最重要的重點是,這兩人都未滿50,未來大有可期。相比算是同年齡層的杜達美,過去10年或許兩人名聲稍遜,但未來10年很難說不會後來居上。
英美樂壇趨勢觀察:
科技運用與社群宣傳仍非眾歌劇院與管絃樂團長項
當網路成為每個人隨手可得的時候,表演藝術是否找到了可以跟上時代脈動的方法?在現代人已經熟悉的社群媒體,表演藝術的運用似乎落在流行時尚之後,如何追上?這似乎並不是找個小編就可以解決的,畢竟其中的價值觀,和許多藝術家和表演者有極大的差異。
歌劇院和管絃樂團在科技和宣傳方面的運用,也還沒有充分發揮;而在其他類型的表演藝術領域,似乎已經出現端倪,例如百老匯音樂劇在新創作品中,開始取代傳統製造技術,運用較多的投影和立體成像技術,有幾位編舞者對燈光的運用已經加入電腦運算。大都會歌劇院曾經在「電影院計畫」(讓一般觀眾到電影院欣賞歌劇轉播,不必進入歌劇院也看得到),2012曾經製作過一部改編自韓德爾多部作品的《魔幻之島》(Enchanted Island),但如今已經束之高閣,沒有更進一步的發展,這是否意味其製作成本,並不比傳統成本划算?
不過在錄音錄影技術的英國國家隊BBC,似乎有新的想法。他們在BBC交響的首頁運用新的技術「虛擬樂器」,並邀請創作者共同參與,這個新技術未來是否會成氣候,造成影響?也許還要幾年的時間,才能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