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工廠
-
戲劇
父子關係的各說各話 相互激盪的雋永靈光
甫獲《聯合報》文學大獎的臺灣文壇重量級創作者駱以軍,二○一四年時集結於臉書分享的家庭軼事與父子互動隨筆,出版了《小兒子》一書。書中描述的世代異視角交鋒、相互吐槽,及生活瑣事的奇思妙想,令人閱之捧腹後仍覺其韻無窮。有感此作品的超時代性,夢田文創將《小兒子》開發為「IP」 (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產權),開發多方位創作,今年七月推出同名動畫,舞台劇則委由故事工廠改編,將於九月登台。
-
戲劇 故事工廠《偽婚男女》
探討同志與家庭 愛是唯一的和解方式
故事工廠新作《偽婚男女》以幽默形式探討同志及家庭倫常議題,由黃致凱與電影導演周美玲共同執導。本劇本為影劇製作而寫,但黃致凱說:「初讀劇本就直覺想改編成舞台劇,也許與我當時成為父親的身分轉變有關,開始思考更多親情的生命課題。」他們希望這齣戲能給大家一些呼吸空間,看角色如何衝撞難題,如何在不斷犯錯中堅持不放棄,勇敢地往幸福路上邁進。
-
企畫特輯 Special 故事工廠《莊子兵法》
悲苦喜樂一念間 你如何從人生密室脫逃?
從第一個作品《白日夢騎士》以唐吉訶德呼應故事工廠創團精神,接下來的《3個諸葛亮》和《男言之隱》談論愛情,故事工廠藝術總監黃致凱的新作《莊子兵法》,則是攬鏡自省,思考帶劇團往前衝的同時,要如何面對創作失敗或瓶頸。透過一場以解開莊子謎題為主題的密室遊戲,六個背景殊異的人物在單一場景中互相牽制、猜忌,最後陷入完全瘋狂,觀眾宛如看了一場真人實境秀
-
企畫特輯 Special
新北市藝文中心「劇門大開」 讓戲劇成為好厝邊
新北市藝文中心今年以「劇門大開,入場遊歷」為主題,邀請金枝演社和故事工廠兩團隊合作駐村,分別以演出、講座、工作坊等活動,與在地居民互動,期待藉此讓觀眾能由淺入深了解表演藝術的大千世界。
-
焦點專題 Focus 實戰案例四:故事工廠
致力「雅俗共賞」 瞄準年輕世代
以原「屏風表演班」老將為班底的故事工廠,雖是新團卻一點也不生嫩,第一年的兩齣作品都開出紅盤,加演後勁甚強。藝術總監黃致凱強調,該團要以雅俗共賞的作品與觀眾交流,不自限於「屏風」原本的主力族群,故事工廠鎖定的觀眾群在廿歲到卅五歲,期待靠口碑擴散,開拓觀眾的藍海。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國光劇團《探春》 故事工廠《白日夢騎士》
追著黃宇琳看戲很久了,沒想到能在王小棣導演的獨角戲《丈夫的一千零一夜》中,看到「京劇小天后」串演不同年代、族群背景的相關人等,九十多分鐘的寫實表演精采入戲,半點不含糊,如此全才,跌破我「有一好、無兩好」的有色眼鏡。在「紅樓戲」裡,探春的份兒向來邊邊角角到幾乎可有可無,劇作家王安祈曾以王熙鳳、曹七巧打造了魏海敏,這回要看看她如何別開生面,量著黃宇琳的身手,與三姑娘探春通了靈犀,讓這個庶出的幹才站上台中央! 但紅樓的人情世故,畢竟是剪不斷理還亂,想「夢」一場狂野的,就看小劇場的《白日夢騎士》,龍套演員如何夢見英雄救美。「人活著沒有夢想等於死亡,但,如果實現夢想的代價是死亡」,離開屏風的羽翼,黃致凱的幻想和現實,當另有一番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