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女主角女分別為妮娜・米娜斯揚飾演薇奧列塔(左),華裔澳洲籍男高音王亢則飾演阿弗列多(右)。
    焦點專題 Focus

    《茶花女》的當代新詮釋!2025小澤征爾音樂塾歌劇製作現場與概念全記錄

  • 波瓦(左三)與杜爾勒(右一)等「里約被壓迫者劇場中心」草創成員。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以藝術點燃人權之火

    記巴西劇場大師波瓦94歲冥誕與「316被壓迫者劇場日」
  • 廖原慶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廖原慶 表演,是他選擇做一輩子的事

  • 山姆.巴塔維爾
    焦點人物

    山姆.巴塔維爾 展覽是創造一段旅程,就像導演安排一場戲

香港artmate-五月號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侯貝多.如戈

相關文章 3 篇
  • 新藝見/新銳藝評

    陷入作繭自縛的語言迷宮 評王嘉明《R.Z.》

    戈爾德思以文字稠密著稱,如果無法超越他的理念想法,導他的劇本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處理他的語言,並從舞台指示的罅隙中,找出其內在豐富的意涵。王嘉明的《R.Z.》多處地方不去兼顧文本的意指,使其扁平地滑溜過去,不禁讓人懷疑導演是否曾認真去解讀文本。

    文字|葉根泉
    第191期 / 2008年11月號
  • 巴黎

    迸發能量的肉身劇場

    觀賞胡塞爾的舞台作品,不免使人聯想亞陶畢生所追求的一種獨立於言語之外的具體、物質化舞台表演語彙,一種先行訴諸觀衆五官的舞台語言,熔音樂、舞蹈、戲劇與多媒體為一爐,表演意象強而有力,演員精力迸射,全場演出爆發驚人的能量。

    文字|楊莉莉
    第100期 / 2001年04月號
  • 歐陸劇場

    暴力、媒體與戲劇

    「凶殺事件在法律的邊緣轉來繞去,在法律的界限之內或踰越法律,在其下或於其上;凶殺事件圍著權力打轉,時而反抗權力,時而與權力結合。利用逆向操作之便,凶殺故事處於危險的報導領域:凶殺的故事在禁令與屈服之間,在無名行跡與英雄主義之間提供聯絡的管道;經由敍述,卑鄙的行爲近乎永恆地存在。」 ──傅柯(註1)

    文字|楊莉莉
    第60期 / 1997年12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