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布伊
-
檳城
喬治市藝術節7月中啟動,與台灣、澳洲文化交流
第14屆「喬治市藝術節」(George Town Festival)再度掀動7月的檳城舞台,在州內超過20個場地舉辦50多項節目。為了促進國際藝術交流,主辦當局與駐馬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合作,引進兩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桑布伊,以及榮獲台灣國家文藝獎的原住民編舞家布拉瑞揚,共同帶來結合音樂與舞蹈的《得力量X路呐》。演出先由桑布伊的演唱會開場,透過自然的歌聲與台灣原住民文化進行心靈對話;接著由布拉瑞揚的舞團運用身體的力與美,探討個人的身分認同與文化傳承。這是今年「島嶼島」系列的重頭戲,該系列作為台灣與檳城這兩座島嶼的文化交流平台,已經連續第5年入選藝術節。 藝術節今年也特別與澳洲高級專員公署合作,慶祝喬治市與阿德萊德締交姐妹城市50周年,在檳城升旗山頂帶來「The Senses」音樂會,演出嘉賓包括來自澳洲的音樂人Frank Yamma和David Bridie,在熱帶雨林的環繞下感受大自然的共鳴。 為期16天的喬治市藝術節橫跨7月,7月15日在前大華戲院改造的Majestic Hall舉行開幕儀式,並於30日在世界文化遺產核心區的土庫街以《城市之光》閉幕,屆時將結合光雕投影、音樂演出、數碼裝置藝術、蠟染時裝展等活動。本屆藝術節有七成活動屬於免費參與性質,其餘售票演出包括兒童劇《我的醜醜鴨》、資深劇作家廖培珍最新創作獨角戲《美麗世界拜金女》、人文藝術分享活動《曇花堂:非典型之旅》、結合傳統布袋戲與日本偶戲的《西遊後傳:鬼婆の愛》、以及本土舞蹈家Aida Redza監製的多元舞蹈演出《bhumiMata》。
-
焦點專題 Focus
給島嶼和世界 我們共同的歌
藝術節的舉辦,不只是為了呈現美好的音樂,透過共聚機會深刻交流,更是重要。因此VAF特地安排了「給島嶼和世界的歌台日交流音樂會」及「閉幕音樂會」。前者邀台灣原住民歌手桑布伊與日本的團隊、歌手同台,最後所有團隊上台高歌〈森谷地Verelruwan〉歌頌山林、感謝島嶼。後者則由上屆的客家歌手與下屆的高雄團隊接力呈現積累傳承,並邀剛出爐的大賽冠軍與世界級的史溫格歌手演出,為整個藝術節劃下美好的句點。
-
焦點專題 Focus
以交流啟發靈感 學習中尋找可能
除了比賽與音樂會,VAF的活動還包含了論壇、講座、大師班與工作坊,讓參與者能互相交流經驗與心得,並展開豐富的學習體驗。這次的大師班邀來當代阿卡貝拉頂尖團隊「史溫格歌手」帶來講座與課程,在「國際阿卡貝拉教育論壇」中,則有來自台灣、日本、韓國、丹麥、美國等國的音樂教育者上台分享。而台灣原住民歌手桑布伊與日本民謠歌手木島ユタカ的工作坊,是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
-
專題
桑布伊 唱起部落的歌,就身在部落
「藝術離我們很近,靈感觸手可及,在我們的周遭有很多的訊息,只待你有沒有用全身的感官去看到、聽到、發現到?」歌手桑布伊說,而引發他感受這一切的基底,仍是他從小成長的部落生活,那個山、那個河、那個海、那個蟲鳴鳥叫、那個星空下,大家圍起的那堆火就是他的信仰、他充電的方式與能量的來源。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文字傷舞 一切盡在舞中
在兩廳院卅周年的場館內外活動夥伴時代的交流論壇、蔡振南的電影歌聲和林強的電音眾聲之後,迎向本刊的三百期之前,由平珩、陳樹熙、林奕華及林家文等四位經驗豐富、觀點獨到的表演藝術工作者,從舞蹈、音樂、戲劇到技術管理等不同領域、角度,深入當前的製作現況、創作環境,他們的全新專欄於本月分隆重推出。而兩廳院「舞蹈秋天」的重頭戲雲門舞集《關於島嶼》亦會在本月底舉行世界首演。四十多年以來,雲門舞集作為台灣表演藝術界最重要團隊與先驅者之一,名聲享譽國際、足跡遍布全球,卻仍不停思索、深掘、扣問有關這塊土地、這片島嶼屬於我們的各種深意與感受,將其幻化為舞、吟唱成音,表現為不斷變革、力求突破的視覺意象,辯證著彼此的共同想像。 關於島嶼,林懷民在記者會上不願多說,淡淡地敘述著這個作品沒有指涉,微笑地告訴大家不要對號入座,這只是個在被海包圍的一方土地、一撮人們的樣貌,無論是快樂與悲傷、躊躇與桎梏、和解與衝突、無知與滿足,這就是一支舞。但是且看舞台上的時而掉落崩壞、時而爆裂飛散的字句,或是舞者們甩臂揚臀、跳躍奔馳的身軀,的確,編舞家已不用多說,因為他早說過「文字傷舞」,一切盡在舞中,不是嗎?關於「我是誰?」「誰是我?」或是更多他所關心、所擔憂 林懷民此次選擇和多位年輕藝術家包括甫入圍金馬獎的影像設計周東彥、名揚英國時尚圈的服裝設計詹朴,及今年金曲獎最佳專輯得主桑布伊合作,更像是藉由這個製作過程,試著與他們「對話」,從個別的「字句」組成接近集體的「文章」;放下書法,改將台灣作家筆下的詩文,以印刷體呈現,從獨立的塊狀至重疊混合的難分難解、字體細節的放大縮小、在舞台上變化多端的影像效果搭配舞者的身體動能,也創作出與過往完全不同的雲門美學,正如林懷民所說:「我很高興自己在七十歲時,還做跟以前完全不一樣的作品。」 NSO與影評人藍祖蔚攜手推出的「藍色電影院」和「總監電影院」系列音樂會,也讓我們有此機會深究、細查電影與音樂之間的曖昧關係從百年前放映機的噪音遮羞布,到互為依賴、彼此交融,不僅寄託寓意、暗示情節,更能前後呼應,甚至兩兩烘托而成為經典。各種由來和流轉,不管你只熟樂曲、不熟電影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當年輕藝術家遇上林懷民之三
桑布伊:他讓我丟掉原本會的,去做簡單有力的事情
他發掘我的潛能,讓我丟掉原本會的,去做簡單有力的事情。過程中有討論與磨合,因為誰都不知道老師要做什麼,或許他要透過我的聲音找他要的東西。創作通常都有主題、對象,這次是沒有主題的哼唱,非常辛苦。直到進錄音室,歌唱的核心都不明確,他只要我不要唱自己的創作、不要部落的歌,只要哼唱。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歌之版圖》 藝術家們與土地的對話
來自澳洲的黑臂章樂團由澳洲原住民歌手與白人音樂家共同組成,這次訪台帶來的演出《歌之版圖》,創作核心來自於與土地的連結,集結澳洲各族裔歌手,以十一種原住民語言吟唱,將既有和新創的音樂混搭,投影與演出同時進行,時而清唱、時而加入樂器演奏,別具特色。此次演出並邀請台灣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桑布伊擔任客席,同台激盪與融合。
-
焦點專題(二) Focus 變奏一:古謠的再生
老欉新栽 唱出古謠新生命
原住民的部落傳統股謠,承載了原住民生活、祭儀及文化,在現代化的過程中,遭逢無可避免的流失命運。但如同果樹老欉可以結出最甜美的果實,回頭探尋源頭,不管是在部落中教學傳唱,或是透過新穎編曲讓古謠呈現新風貌,古謠的重生,也讓原住民的音樂文化更添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