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之版圖》中巨型投射的人文景象,特地以黑白影像呈現力道,搭配歌者劇場性十足的肢體表演,不訴悲情,卻以更大的情感滲透。(Sarah Walker 攝 2015臺北藝術節 提供)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歌之版圖》 藝術家們與土地的對話

澳洲黑臂章樂團 跨界吟詠自然謳歌

來自澳洲的黑臂章樂團由澳洲原住民歌手與白人音樂家共同組成,這次訪台帶來的演出《歌之版圖》,創作核心來自於與土地的連結,集結澳洲各族裔歌手,以十一種原住民語言吟唱,將既有和新創的音樂混搭,投影與演出同時進行,時而清唱、時而加入樂器演奏,別具特色。此次演出並邀請台灣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桑布伊擔任客席,同台激盪與融合。

來自澳洲的黑臂章樂團由澳洲原住民歌手與白人音樂家共同組成,這次訪台帶來的演出《歌之版圖》,創作核心來自於與土地的連結,集結澳洲各族裔歌手,以十一種原住民語言吟唱,將既有和新創的音樂混搭,投影與演出同時進行,時而清唱、時而加入樂器演奏,別具特色。此次演出並邀請台灣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桑布伊擔任客席,同台激盪與融合。

臺北藝術節《歌之版圖》

8/28~29  20:00   8/30  14:30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INFO  02-25289580轉191-199

從來不認為音樂是世界共通的語言!非洲原始部落葬禮的節奏,聽在我們的耳朵裡的感受卻是輕鬆歡愉的。反過來,當古琴實音消散空中,餘韻聽在西方人耳裡可能不是低吟,而是毫無意義的刮弦聲。我們眼中的美,不一定放諸四海皆通,因為不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怎體會當中的意涵?然而,若是一首來自多元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們,共同從土地孕育出的歌聲,那麼這個信念,是否該重新思考?

串起傳統與現代  呈現多元文化之美

正如《歌之版圖》Dirtsong的原文一樣,作品的創作核心,來自於與土地的連結。它不是我們所熟知的音樂會,因為除了歌唱之外,還有影像的投射與戲劇的元素。投影與演出同時進行,時而清唱、時而加入樂器演奏。集結澳洲各族裔歌手,以十一種原住民語言吟唱,將既有和新創的音樂混搭,編織成一場獨具特色的視聽饗宴。

來自澳洲的黑臂章樂團(Black Arm Band)創立於二○○六年,由澳洲原住民歌手與白人音樂家共同組成。藝術總監史蒂芬.理查森(Stephan Richardson)在創立之初,便希望藉由這樣一個團隊「來執行、促進和慶祝當代澳洲原住民音樂」。他們並不試圖塑造原住民浪漫的形象,而是赤裸地反映他們的生活現況,將傳統與現代串起,藉由人世與人性的力量提醒多元文化之美。他們以豐富且自由的風格,深刻表現了澳洲原住民的認同與生命經歷。多年來,團隊已經獲得許多藝術節的肯定與邀演,曾在二○○七年獲得澳洲表演藝術最高獎項「赫爾普曼獎」(Helpmann Award)頒發的「最佳當代音樂演奏會」,更在二○○八年澳洲原住民卓越成就獎Deadly Awards中獲頒「最佳年度樂團」。

跨越邊界彼此對話  交織出深刻感動

作品中,有大量的文字素材源自於澳洲原住民作家艾力瑟斯.萊特(Alexis Wright),積極參與澳洲土地平權運動的她,是澳洲「法蘭克林文學獎」(The Miles Franklin Award)得主。鏗鏘有力的文字,不僅是《歌之版圖》的靈感基底,其冷靜的寫作態度,更忠實呈現了澳洲原住民與當代白人在這塊大陸的生活狀態。這一連串文字的影像雖然沒有特別明顯的敘事手法,但主題性卻相當強烈。視覺畫面由團隊於部落中拍攝,巨型投射的人文景象,特地以黑白影像呈現力道,搭配歌者劇場性十足的肢體表演,不訴悲情,卻以更大的情感滲透,令人動容。

樂團來自澳洲,但音樂卻不僅限於澳洲。舞台上龐大的陣容,跨越了地域與時代,結合口技、擊樂、傳統器樂、管絃樂、流行樂、阿卡貝拉於一爐,《歌之版圖》無法用單純的音樂風格將它框限,反而成為它最大的特色。除了提琴、鋼琴、薩克斯風等樂器之外,傳統樂器迪吉里杜管(Didjeribone)不但吸引目光,更為歌聲點綴出陌生又熟悉異國情調。此次來台,團隊也秉持一貫兼容並蓄的作風,特別邀請台灣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桑布伊(盧皆興)擔任客席,同台激盪與融合。

整場表演未落入說教或俗套,與其說是一場表演,毋寧說更是「藝術家彼此之間的對話」。無論是文字、影像、戲劇、肢體、音響,都有一定的語法傳遞訊息,然後透過歌唱的力量,讓所有的內容交織出一種感動。那些關於山林、孤鳥、孩童的嘻笑、以及記憶中的故事,只要化為一棵種子,落進土地裡,就會孕育出意想不到的芬芳,讓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得到安慰。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黑臂章樂團  深入社區的音樂使者

澳洲黑臂章樂團創團至今已推出六齣大規模製作,其合作藝術家遍及澳洲海內外。秉持著對現代澳洲原住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音樂和文化的關懷,團隊致力於創作、演出、宣導和頌揚該類型藝術的精髓。在舞台上的表現充滿著濃厚的張力,但下了舞台,他們的表現也不遑多讓,足跡觸及到澳洲都會、郊區、偏遠地區,乃至於世界各個角落的社群之中。

樂團以音樂活動作為載具,到各地舉辦社區音樂發展工作坊,探討並推廣現代澳洲原住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的音樂和文化。過去九年來,觀賞黑臂章樂團演出的觀眾已超過一百萬人次,遍及澳洲境內和世界各地。同時,樂團對音樂產業的努力也造福了逾七十名藝術家,其所舉辦的社區活動亦為超過一千名參與者帶來正面影響。(李秋玫)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