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的塑膠夢》計畫相關作品《在聚合世代採集時間》2023年於德國演出現場。
    戲劇

    曾彥婷《煉丹場》 探看台灣人與「石化」相關的身體記憶

  • 2025臺南藝術節策展人温慧玟將人生第一次的策展身分獻給台南。
    其他

    「How Young! 好樣的」2025臺南藝術節 集結青年藝術家呈現台南主張

  • 《八月,在我家》劇中飾演一家人的吳念真與王琄以及三姊妹,與導演吳定謙合影。
    戲劇(曲)

    《八月,在我家》11年後再登舞台 搬演一場情感與真相交織的家庭盛宴

  • 百老匯改編好萊塢電影以降底觀眾對陌生製作的不安感,連海報設計都模仿電影,圖為《捉神弄鬼》音樂劇版海報。
    紐約

    百老匯漸漸「好萊塢化」 傾向商業也愈趨保守

音樂的療癒功能,大腦最知道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亞歷山大技巧

相關文章 3 篇
  • 台前幕後

    風象星座的跳躍式

    楊桂娟邀請了史凡森及林怡芳為舞團編新作,要讓舞者打破舊有的制式訓練,重返内在找到身體的重心,開發每個關節的可能動力。

    文字|鄒之牧
    第105期 / 2001年09月號
  • 新西遊記

    做個眞正自由的舞台劇演員

    本欄目的開闢,是爲了讓台灣這群「孤軍奮鬥」的劇場演員,藉著「遠洋取經」的過程分享,在表演之外有更深一層的心靈交集。本刊特邀演員黃士偉,率先記錄他赴美進修的心得,以及對自己演員身分認同的轉變。

    文字|黃士偉
    第62期 / 1998年02月號
  • 特別企畫 Feature

    發現亞歷山大技巧

    亞歷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是一種平衡身心、維持輕鬆自由姿勢的技巧,它是一種表演前歸零的準備。它和禪宗有異曲同工、精神相通之妙,對東方人來說應該是更容易親近瞭解的。

    文字|王婉容
    第54期 / 1997年05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