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
第8屆「亞當計畫」揭幕 首度推出表演策展人學院
第8屆「亞當計畫」(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年會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正式登場,來自14個國家、超過200位藝術家及策展人聚集於台北,以「舞動時態」(Choreographing Theirstories)為題,發展「藝術家實驗室」、「新作探索」、「交流與論壇」等3大區塊。此外,今年「亞當計畫」首度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攜手合作,推出全新單元「Curatok:表演策展人學院」,邀請國外重量級策展人來台,培育新世代的策展人。
-
蒂妲.史雲頓讓《親愛的帕索里尼》化身伸展台 向20世紀電影大師致敬
2024臺北藝術節《親愛的帕索里尼》將於8月23日至25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登場。首度來台的重量級演員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攜手時尚歷史學家奧利維耶.薩亞(Olivier Saillard),將劇場空間化作全白伸展台,一套套出自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電影的戲服,在舞台上一一自箱中被取出,蒂妲.史雲頓將自己身體當作服裝載體,讓這些曾經僅為一齣電影裡而生的服裝,透過她重新詮釋,以主角身分再次鮮活起來。
-
蒂妲.史雲頓8月訪台 北藝中心演出《親愛的帕索里尼》
榮獲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重量級演員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首度來台,將於8月23日至25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演出由時尚歷史學家奧利維耶.薩亞(Olivier Saillard)所構思的作品《親愛的帕索里尼》(Embodying Pasolini)。這是一場結合電影、時尚、歷史的華麗呈現,在義大利、法國、希臘引起熱烈迴響後,首度跨出歐洲,於台北帶來亞洲首次、同時也是獨家的演出。
-
同島一命 金枝演社《西來庵》再現生猛、草根、爆發力
金枝演社醞釀多時的旗艦製作《西來庵》,過去受疫情期間影響一波三折,終於將在8月9日至11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隆重首演。該劇以1915年日治時期的西來庵事件為背景,講述余清芳率領數千農民為了守護家園而起義,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故事,金枝演社以生猛草根力量重新詮釋這段抗爭歷史。
-
2024臺北藝術節 8月2日至9月8日登場
邁入第26屆的臺北藝術節將於8月2日至9月8日登場,今年主題為「時間博物館」,包括九檔售票、一檔免費節目、二場免費駐地研究分享,共計40場次演出,參演藝術家來自日本、法國、比利時、泰國、台灣,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展現看待及處理歷史的多元角度。
-
韓國授權音樂劇《小王子》中文版 北藝中心演出12場8位演員輪番上陣
由C MUSICAL主辦、北藝中心協辦的韓國獨家授權音樂劇《小王子》,自5月9日至19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一連演出12場,由八位音樂劇演員輪番上陣,不同卡司組合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
《那一天,彩虹出現》 苗栗原創客語音樂劇魅力再現
由苗栗縣政府、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及客家委員會主辦、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共同主辦(台北場)、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心協辦(高雄場)的《那一天,彩虹出現》苗北原創音樂劇,本週末將於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盛大演出。19日舉行巡演記者會,除了主演郭子乾、官靈芝、倪安東及吳侑函,主創團隊包含導演梁志民、音樂總監陳國華、製作人何康國、編舞吳義芳亦出席記者會現場,一同見證這部屬於苗栗的原創音樂劇,展開台北、高雄巡演的重要時刻。
-
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年會 9月將於北藝中心舉辦
甫辦完「劇場技術展 THEATRE TECH EXPO」,在「超級大劇院」迎來6000多名劇場專業人士及一般民眾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接下來又將於9月4日至6日主辦今年「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Association of Asia Pacific Performing Arts Centres,以下簡稱AAPPAC)年會,接待來自國際的44個重量級表演藝術中心與33個藝術場館╱組織。
-
年末衝一波北藝中心 2023馬戲節揭幕
邁入12月後,節慶氣氛愈來愈濃厚,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2023馬戲節」即將於12月21日至31日拉開帷幕,為觀眾帶來4檔節目,邀請觀眾一同走入當代馬戲的奇幻世界。
-
特別企畫 Feature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場館作為亞洲劇場平台
自2017年起,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以「讓亞洲發現亞洲」為理念籌辦亞當計畫(ADAM),藉此連結亞太地區的藝術機構及創作,撐開互動的空間與思想的資源共享,成為各地創作者串連的集聚地,對「亞洲」的構成進行創作性的交流與探討。 亞當計畫在2023年正式邁入第7屆,作為北藝中心開館以來首次的實體交流年會,場館則以構築「亞洲共製中心」為目標,讓台灣成為亞洲的交會站,向藝術家和場館發出邀請,共建促進連結與分享的平台,提出一種重新理解亞洲的方式,北藝中心執行長王孟超甚至喊出「立足亞洲,望向世界」的宗旨。 台灣的交界優勢 然而,儘管有具體、可計量和歸類的地理基準,但對亞洲的想像卻是恆常變動、不可化約的定義,並擴延出許多當代論述。尤其在南轅北轍的文化脈絡、語言差異、歷史經驗、生命政治等面向,彼此又該如何藉由表演藝術作為路徑尋找異同之處,緊密地互動,進而形成親密的共同體?受限於台灣的地理位置,我們看待亞洲觀念幾乎只放眼於「東亞」,又該如何連接從未交集過的區域與差異較大的文化,並產生更多當代表演的想像? 王孟超道出台灣處於交界地帶的優勢:「除了位於東北亞和東南亞的中間,亦是華人語系、南島語系、新移民族群的混合體,在文化上有足夠的多樣性與精采度。但過往台灣的藝術環境及許多生成一直隨著歐美的藝術養成和腳步前行,缺乏自信,更難以強調出獨立性、真實的面向和獨特的亞洲視角望向全球。即便如此,台灣還是能夠在中華文化的傳統基礎上,發展出屬於自身的身體形式,也在具有西方當代性學習當中,走向一種普世性,可以代表亞洲與西方溝通的其中一個方式。」
-
串聯各地藝文場館 「創意熟成平台」重返北藝中心
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發起,與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輪流承辦的「創意熟成平台」,於11月16、17日再度於台北登場,這是北藝中心場館正式開幕後的首次主辦,共有33個節目/作品參與平台計畫,展現台灣豐沛的創作能量。
-
特別企畫 Feature
體質轉變與資源引入
台灣過去對藝術節、場館演出的想像,是在節目邀演與場地外租的框架下,進行組合而成為系列節目。場館、承辦單位往往是透過節目徵選、邀演的方式,缺乏背後脈絡,無論是理念、或培育機制等。 不過,近10年的地方藝術節開始走向策展化,從臺北藝術節,到桃園鐵玫瑰藝術節、臺南藝術節、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等,開始有策展人身影,包含耿一偉、周伶芝、李惠美、林昆穎等;(註)同樣地,場館脫離純粹場地租借的身分,在節目徵選之外或之下,援引類似策展、顧問等機制,如臺灣戲曲中心近年的臺灣戲曲藝術節、看家戲再現、戲曲夢工廠等皆設有策展人。另一方面,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轄下三大場館的齊備,有更多自製節目、委託製作、國際共製、孵育平台等,藉此體現場館的主體性與主動性。 當場館、策展人在節目策劃、製作的位置逐漸明確,又如何與創作者╱團隊建立藝術創作的關係?或是,怎麼重新想像演出節目與藝術節的生成? 場館轉型:製作取向的轉變與脈絡建立 場館開始有「製作」意識,可以將國家兩廳院(後簡稱兩廳院)的「旗艦製作」視為坐標,也就是《黑鬚馬偕》(2008)、《歐蘭朵》(2009)、《鄭和1433》(2010)與《茶花女》(2011)。此後的10餘年發展,讓場館體質轉變,仍保有引進節目、場地租借的功能,卻與「藝術經紀公司」與「演出場地」產生區隔。 現任臺北藝術節策展人的林人中表示:「台灣劇院場館過去比較是presenting house,不是producing house,這10多年來,可看見公部門場館摸索,要怎麼樣做自製節目、怎麼做國際共製、怎麼做委託創作等,這些不同的概念都涉及到不同的『與藝術家工作的關係與方法』。」並認為:「有一個很明確的轉向是,因為新場館林立,節目的需求量提高,場館也就開始想做自己的製作、支持與培育藝術家的創作發展,因此更明顯地靠近『製作取向』的體質。」若將這個轉變視為前提,策展人、製作人或是劇場構作在其中的位置會各有其任務。 國家與地方場館的陸續到位,是個關鍵的背景值。 兩廳院節目企劃部經理林亭均認為:「在兩廳院還是台灣唯一專業場館的時期,必須照顧到整個產業的面向。現在這個階段,策展思維是愈來愈明確的,而這
-
2023臺北藝穗節16天590場演出 啟動「後浪警報」
2023臺北藝穗節的主題「後浪警報The FUTURE is HERE」,以「人才培育」為核心使命,成為尋找新一代藝術家的重要平台,期待每年加入的新銳藝術家,能在夏日攪動創作的水花,而每一次演出獲得的經驗值,讓他們進而成為推動表演藝術不斷前進的新浪潮。
-
獻給後疫情時代 2023臺北藝術節想像萬物共生的未來
邁入第25屆的臺北藝術節以「萬物運動」為策展主題,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下稱北藝中心)董事長劉若瑀與今年臺北藝術節策展人林人中用「非人類中心」為觀點,思考在後疫情的時代,如何跳脫人類本位主義,而從萬物的角度來看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的關係。
-
2023臺北兒童藝術節 請兒童做主
第24屆臺北兒童藝術節將於7月1日至8月13日展開,以「Its up to kids」為主題,突出兒童的自主性。焦點節目14檔,童創基地3檔,涵括戲劇、音樂劇、偶戲、馬戲、舞蹈、互動等不同類型,有之前受好評的經典回歸,也有全新創作,更在疫情後首次引進兩齣熱門國外節目,觀眾年齡層也提升到青少年。此外還有前進社區免費表演,兩個週末的藝術樂園及介紹植物生態的「建築點點綠」互動展覽。
-
戲劇
延續,作為一種技藝
商業劇場,往往不受所謂的「表演藝術評論」關注。這個觀點在今年度由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主辦的「『評論的後台』年度論壇」裡的「2022表演藝術評論回顧」座談會再次被提起之所以用「再次」,乃是這個觀點不受限於2022年,早被屢次提起,作為長年累月以來表演藝術評論的現象。 這個帶了點直觀、尚缺更精準數據統計的觀點,背後也牽涉到一個問題是:到底什麼是「商業劇場」?另一個說法是,以台灣劇場的規模來說,是否具備商業性? 若從過去已被認知為「商業劇團」的現代戲劇團隊(註),包含屏風表演班、表演工作坊、果陀劇場、綠光劇團等,再到全民大劇團、春河劇團、故事工廠等,呈現了幾個標準:題材通俗化、影視明星化與商品化,明顯將其受眾脫離傳統想像的「劇場觀眾」,指向所謂的「大眾」。或許是因為這樣的目標與做法,導致過去對商業劇場產生帶著貶義的視角;也就是說,商業與藝術有二元的區隔創作者與觀眾、評論人都只能二選一於是不會用「藝術評論」的角度來思考。 這篇評論是從「評論人的自省」出發。當不允許自己陷入二元思考時,如何解構商業與藝術的二元觀點,不從「商業劇場能不能評論、需不需要評論」的角度出發,而是評論人怎麼評論商業劇場?或者說,劇場如何發揮商業性能否是種「技藝」? 從「延續的必須」到「創造延續的需求」 商業劇場的形成,有個關鍵是數據面的「延續」包含觀眾、場次、演出頻率等。在台灣多數商業劇團多能維持每年至少一至兩檔全新製作的狀況下,同一年度又會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兩種做法:一是,大型製作的多地巡演,特別像是故事工廠、全民大劇團、春河劇團都曾出現環島式的巡演,或是有跨年度巡演、多部製作同步巡演的情況。另一則是,中小規模的製作在同一場地做長銷式演出,達到接近「定目劇」的規模,近期較常出現在音樂劇製作,如C MUSICAL製作《小王子》、《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中英文版等。但,無論是哪種做法都在延續觀眾數量的積累,以求達到收支平衡,乃至於盈餘。 商業劇場其實在突破一種認知劇場是「稍縱即逝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持續優化 邁向藝術永續場館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自去(2022)年3月試營運、7月正式開幕,除替COVID-19防疫策略走向共存的台灣帶來上百場演出,牽動大劇院時代之後的生產過量思考,同時也因奇觀建築裡不夠妥善的設計,引爆大量「黑特」,如大劇院座椅間距過窄、無障礙空間引導不明、場館標識不清、甫開幕就已破爛海綿外露的環保材質椅墊等,成為北藝中心最需修正、調整與強化的首要之舉。
-
聖誕玩馬戲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歡慶別開生面的藝文聖誕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迎接開館後第一個聖誕,結合藝文與節慶,構築出以馬戲為主題的歡樂氣氛,包含3檔國內外馬戲節目,以及兒童遊樂設施、市集、公共表演、祈福聖誕樹、VR體驗等,有得看有得玩有得打卡,每個年齡層都可以找到留下美好記憶的方式。
-
特別企畫 Feature 號外!
二○二二表演藝術年度回顧
2022年,台灣雖面臨COVID-19本土疫情升溫,但全球也逐步擺脫病毒的陰影;與此同時,烏俄戰爭持續延燒,衝擊全球供應鏈,也對台灣民生造成劇烈衝擊。此外,氣候暖化問題日益嚴重,「永續」成表演藝術圈的新關鍵字,從此延伸出一個更大的問題:我們希望表演藝術圈能有什麼樣的未來? 本期特刊,總結以下10大表演藝術重要現象,藉由事件回顧,盤點後續影響與意義。 現象01:國表藝三場館藝術總監首度全員留任 現象02:共融、永續,表演藝術圈新價值 現象0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啟用,能否跨出文化台北的下一步? 現象04:大劇院時代正式到來,致使創作生產過量? 現象05:台新藝術獎邁入20年,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表演藝術專業獎項? 現象06:3億元特殊補助專案「藝術未來行動」,真能引領更美好的未來? 現象07:音樂劇爆量,市場準備好了嗎? 現象08:「階段性呈現」爆量,是觸及觀眾、劇場永續解方? 現象09:COVID-19延燒下的市場挑戰 現象10:全球通膨下的製作成本與票價提高,藝Fun券「常態化」有解?
-
特別企畫 Feature 年度現象
從建築到內部治理,北藝中心正反話題不斷
經過18年的醞釀與曲折,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終於在2022年3月試營運、7月正式開幕啟用。在疫情仍有餘溫的今年,光「試營運」到「開幕季」,且不算原訂檔期的臺北藝術三節(臺北藝術節、臺北兒童藝術節與臺北藝穗節),僅半年時間,便有上百場演出在北藝中心上演,甫營運便成為台灣表演藝術界不可或缺的景觀之一。 18年,啟用前就已乘載願景的建築 在劇場風景外,北藝中心的建築興建亦是多年來的討論話題。2004年臺北市政府便有「臺北藝術中心」的初步構想,希望建造國家兩廳院之外,第二座大型展演空間,也期盼台北在文化硬體上能追上香港、上海、新加坡、首爾等亞洲一線城市。後續又經過多年選址與BOT與否的討論,2009年才終於完成設計,宣布由庫哈斯(Rem Koolhaas)的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設計勝出,並確認北藝中心「圓球型鏡框劇場」的獨特外觀。 雖然評圖完成,卻仍無法動工,直至2012年拆除士林臨時市場才終於開工,預定2015年啟用。未料後續又經歷承包商倒閉,2018年底才再度復工。復工之後,雖然外觀已成形,但因外牆與內裝進度不一致,遲遲無法啟用,徒留壯碩怪異的「皮蛋豆腐」在熙來攘往的捷運劍潭站外,直至2022年才終於啟用開幕。 別緻的外型,讓北藝中心的興建之路多舛,也一直受到國際期待。2016年即被CNN評選為最令人期待的新地標,2021年更再次將其列入具顛覆性的8座建築之一,並獲選為《時代》雜誌2021年全球最佳百大景點。2022年則入圍臺灣建築獎十大建築,獲得建築獎佳作。 奇型景觀:打破藝術階層的公共劇場 北藝中心之所以令世界期待其來有自,庫哈斯的設計主圍繞在打破藝術的階級性。相較於西方,表演藝術通常作為一種正式社交場合,座落在士林的北藝中心預定地,讓他感受到台灣的庶民生命夜市攤商、捷運人潮、廟埕活動、在地小吃,成為設計時的背景意象。 因此他拔高了劇場空間,創造懸浮感。球劇場、大劇院和藍盒子3個展演空間都是拔地而起、懸浮連接的中央量體,希望擺脫傳統劇場的殿堂感,釋放一樓空間給劇場以外的群眾集會或活動。就算只是去逛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