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桃園鐵玫瑰藝術節《LogIN:新南向》(黃裕閔 攝 複象公場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背後的手(五)

體質轉變與資源引入

場館、藝術節走向自製與策展制度的轉換期

台灣過去對藝術節、場館演出的想像,是在節目邀演與場地外租的框架下,進行組合而成為系列節目。場館、承辦單位往往是透過節目徵選、邀演的方式,缺乏背後脈絡,無論是理念、或培育機制等。

不過,近10年的地方藝術節開始走向策展化,從臺北藝術節,到桃園鐵玫瑰藝術節、臺南藝術節、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等,開始有策展人身影,包含耿一偉、周伶芝、李惠美、林昆穎等;(註)同樣地,場館脫離純粹場地租借的身分,在節目徵選之外或之下,援引類似策展、顧問等機制,如臺灣戲曲中心近年的臺灣戲曲藝術節、看家戲再現、戲曲夢工廠等皆設有策展人。另一方面,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轄下三大場館的齊備,有更多自製節目、委託製作、國際共製、孵育平台等,藉此體現場館的主體性與主動性。

當場館、策展人在節目策劃、製作的位置逐漸明確,又如何與創作者╱團隊建立藝術創作的關係?或是,怎麼重新想像演出節目與藝術節的生成?

 場館轉型:製作取向的轉變與脈絡建立

場館開始有「製作」意識,可以將國家兩廳院(後簡稱兩廳院)的「旗艦製作」視為坐標,也就是《黑鬚馬偕》(2008)、《歐蘭朵》(2009)、《鄭和1433》(2010)與《茶花女》(2011)。此後的10餘年發展,讓場館體質轉變,仍保有引進節目、場地租借的功能,卻與「藝術經紀公司」與「演出場地」產生區隔。

現任臺北藝術節策展人的林人中表示:「台灣劇院場館過去比較是presenting house,不是producing house,這10多年來,可看見公部門場館摸索,要怎麼樣做自製節目、怎麼做國際共製、怎麼做委託創作等,這些不同的概念都涉及到不同的『與藝術家工作的關係與方法』。」並認為:「有一個很明確的轉向是,因為新場館林立,節目的需求量提高,場館也就開始想做自己的製作、支持與培育藝術家的創作發展,因此更明顯地靠近『製作取向』的體質。」若將這個轉變視為前提,策展人、製作人或是劇場構作在其中的位置會各有其任務。

國家與地方場館的陸續到位,是個關鍵的背景值。

兩廳院節目企劃部經理林亭均認為:「在兩廳院還是台灣唯一專業場館的時期,必須照顧到整個產業的面向。現在這個階段,策展思維是愈來愈明確的,而這是跟產業現況有關係——愈來愈多的場館出現了,不同場館會開始想走自己的路。」以兩廳院來說,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秋天藝術節、新點子實驗場都是在摸索場館自身價值後,訂定愈趨明確的方向,目前仍持續修正。

以秋天藝術節來說,外界多半認知其以「議題」為主題,不過林亭均則表示,前兩年確實是在倡議議題,今年調整為「創造對話的空間」,也就是說,秋天藝術節是要透過觀看議題與作品,產生每個人與每個世代的觀點。這樣的策展角度,也體現兩廳院從節目製作、行銷、營運等多面向建立場館、乃至於表演藝術與社會間的關係。

相較於兩廳院對「議題」的某種標誌性,臺中國家歌劇院(後簡稱歌劇院)則不以此出發。目前的三大系列:NTT Arts NOVA(前身為NTTTIFA)、NTT夏日放╱FUN時光、NTT遇見巨人,多以「形式」與「對象」為策劃模式,如Arts NOVA 的跨域實驗性較強、夏日放╱FUN時光以「音樂劇」與「親子」為主、遇見巨人則強調「比較重量級、或是嚴肅性」的創作,這背後也與地方生態、國家政策有一定連結。節目部企劃經理王偉齡表示,在歌劇院調整的過程中,讓團隊與觀眾可以習慣在不同季節看到不同樣貌,「因為季節很好想像,然後置入我們想要的東西進去。」但她也強調,這不代表歌劇院的節目不存在議題,而是他們明白地方屬性,不能主打議題,乃是直接透過觀看去獲得。

策展與製作概念逐漸被內化到場館的原有機制裡,並藉此區隔不同場館、以及場館內不同系列的節目策劃,於是在體質轉換的過程中,進一步提煉出場館自身的氣質。雖說多數地方場館有朝這路線邁進,如台南台江文化中心、台中葫蘆墩文化中心、新北市藝文中心等,但礙於經費、人事等因素,多半往「特色場館」靠近,離「生產與製作」尚有距離。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