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亞當計畫,交流與論壇「酷兒作為藝術生產動態」分組分享。(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感覺亞洲|路徑03:機構現場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場館作為亞洲劇場平台

自2017年起,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以「讓亞洲發現亞洲」為理念籌辦亞當計畫(ADAM),藉此連結亞太地區的藝術機構及創作,撐開互動的空間與思想的資源共享,成為各地創作者串連的集聚地,對「亞洲」的構成進行創作性的交流與探討。

亞當計畫在2023年正式邁入第7屆,作為北藝中心開館以來首次的實體交流年會,場館則以構築「亞洲共製中心」為目標,讓台灣成為亞洲的交會站,向藝術家和場館發出邀請,共建促進連結與分享的平台,提出一種重新理解亞洲的方式,北藝中心執行長王孟超甚至喊出「立足亞洲,望向世界」的宗旨。

台灣的交界優勢

然而,儘管有具體、可計量和歸類的地理基準,但對亞洲的想像卻是恆常變動、不可化約的定義,並擴延出許多當代論述。尤其在南轅北轍的文化脈絡、語言差異、歷史經驗、生命政治等面向,彼此又該如何藉由表演藝術作為路徑尋找異同之處,緊密地互動,進而形成親密的共同體?受限於台灣的地理位置,我們看待亞洲觀念幾乎只放眼於「東亞」,又該如何連接從未交集過的區域與差異較大的文化,並產生更多當代表演的想像?

王孟超道出台灣處於交界地帶的優勢:「除了位於東北亞和東南亞的中間,亦是華人語系、南島語系、新移民族群的混合體,在文化上有足夠的多樣性與精采度。但過往台灣的藝術環境及許多生成一直隨著歐美的藝術養成和腳步前行,缺乏自信,更難以強調出獨立性、真實的面向和獨特的亞洲視角望向全球。即便如此,台灣還是能夠在中華文化的傳統基礎上,發展出屬於自身的身體形式,也在具有西方當代性學習當中,走向一種普世性,可以代表亞洲與西方溝通的其中一個方式。」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