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ld
國際

香港演藝學院的《穿Kenzo的女人》宣布罷演,圖為該劇海報。
香港

演藝學院學生罷演撐香港 曹誠淵另創新團尋中國認同

香港反送中抗議運動持續延燒,更因港警強行攻入校園的暴力行動,讓對峙局面益發升高,此時許多大學畢業典禮已經取消,而香港演藝學院的學生也紛紛以罷演、罷拍等行動,發出聲明表示即使「可能失去學位」亦要行動「迫使政府回應訴求」。但同時也見香港資深編舞家曹誠淵告別一手創辦的「城市當代舞蹈團」建立新團「風臨山海」,要求參與夥伴需認同中國,立場態度鮮明。

文字|陳國慧
第324期 / 2019年12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嘻哈攜手巴洛克 文化混搭能量爆棚

拉摩歌劇《殷勤的印地安人》 慶祝巴黎歌劇院三百五十年

巴黎歌劇院今年歡慶三百五十歲生日,十月在其所屬的巴士底國家歌劇院上演的拉摩歌劇《殷勤的印地安人》也是慶生系列之一。這齣芭蕾歌劇以狂野的嘻哈街舞替換當年異國情調的印地安舞蹈,與原作的巴洛克風格成功混搭,民族和形式歷史的衝突,形同講述在火山上、在能量爆發當頭跳舞的故事。

文字|詹育杰
第324期 / 2019年12月號
紐約

男高音的性騷風暴 美、歐處理大不同?

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哥,在全球樂壇的地位舉足輕重,但今年八月被媒體揭露在過去卅年來對職涯周遭的年輕女性性騷不斷,在現今#MeToo風潮下,昔日受害者也跳出來指控。在美國,多個歌劇院紛紛出來宣布與多明哥停止合作,但多明哥在歐洲的表演、指揮邀約卻仍然不斷,而自反性騷運動延燒到古典樂壇以來,美國和歐洲已經多次有著不同的反應。

文字|謝朝宗
第323期 / 2019年11月號
柏林

編舞家Jao Moon新作 延伸酷兒視角多樣性

標榜後移民劇場大旗的瑙寧街劇院,多年來庇護支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讓他們有機會表現個人視角與聲音。舞者暨編舞家Jao Moon剛在此發表了新作Everybody can be everybody can not be,一齣論及異國情懷、反抗能量及顯現自我肯定的「酷兒日常」舞作。五名舞者各自擁有混雜又難以簡單歸類的性別、文化及語言和身體語彙,各自表述又同台共舞,去成為自己想望的任何可能,追求模糊界線的解放。

文字|陳成婷
第323期 / 2019年11月號
倫敦

《信仰,希望,與慈善》 低調描繪社會底層的溫柔一隅

繼二○一四年《關懷之外》與一六年的《愛》之後,劇作家兼導演亞歷山大.札爾丁於九月份在英國國家劇院推出新作《信仰,希望,與慈善》,透過在老舊社區大廳中,一群志工與來此享用熱食的貧窮人們,讓觀眾看到現實生活的片段與人性溫暖。這齣戲踏實地透露生命的某種樣貌,而即便生命蒼涼,人類的意志、韌性與幽默感還是透過一鍋鍋義大利麵和參差不齊的合唱聲,微弱而堅定地站立著。

文字|林大貂
第323期 / 2019年11月號
巴黎

波默拉首部原創歌劇 漫溢的情感《洪水》

波默拉(Jol Pommerat)導演與編寫的《洪水》LInondation九月底於喜歌劇院(Opra Comique)首演。儘管他並非首次跨足音樂界,但這齣製作卻是他第一部原創歌劇(註1)。在歌劇院總監蒙岱(Olivier Mantei)的努力推動之下,這位叱咤法國劇壇的說故事大師與義大利當代音樂作曲家費利岱(Francesco Filidei)率領十多名歌者與樂手,共同完成這部深邃又迷人的現代家庭寓言。

文字|王世偉
第323期 / 2019年11月號
北京

不炫科技的科技藝術節 獨缺「內容」的演藝產業鏈

由北京「中間劇場」舉辦的第二屆科技藝術節在九月舉行,在十一天裡演出五部戲,並穿插多樣活動,以「科技為線索,藝術為表達」為主軸,重點放在藝術本身而非炫耀科技,令人可喜。在數位科技廣泛運用的中國大陸,表演藝術產業也無法自外於趨勢,許多演出都大量運用科技展現驚人視覺,劇院、票務的經營管理也朝向電子化,但在逐利的同時,也得回歸初衷,表演的王道終歸是內容,科技再炫,重點還是藝術本身。

文字|王泊
第323期 / 2019年11月號
香港

抗爭不斷影響藝文活動 藝發局選舉增時段順利完成

香港「反送中」抗爭迄今四個多月,街頭紛擾對峙、港鐵關閉車站或提早結束服務,都相當程度影響了藝文活動的進行,已有不少演出取消,也讓原已不佳的票房雪上加霜。另一方面,藝術發展局藝術範疇代表提名推選活動於十月舉行,多位開明派人士當選或連任,投票率 46.5%再創新高,不知是否與藝發局補加星期二投票有關,或是更強烈地反映選民對表達意願的訴求。

文字|陳國慧
第323期 / 2019年11月號
全球搶先看 World Stage

寺山修司 超越世代的前衛創作者

演劇実験室◉万有引力《奴婢訓》香港演出

被世人稱為鬼才的寺山修司,身兼歌人、詩人、作家、劇作家,也是電影導演與評論家,可謂斜槓青年的先驅。他是劇場界的「前衛戲劇四大天王」之一,也是電影圈裡新浪潮運動的中堅分子。十二月中,承繼其精神的日本劇團「演劇実験室◉万有引力」將赴港演出其經典劇作《奴婢訓》,同時放映其電影創作,並展出他與其劇團「天井棧敷」合作作品的海報,讓人一探其跨越時代的前衛魅力。

文字|沈亮慧
第323期 / 2019年11月號
全球搶先看 World Stage

走入巨石迷陣 探索時間洪流中的文明進程

西迪.拉比《謎╱陣》香港演出

西迪.拉比將於十二月赴港演出的作品《謎╱陣》,透過石塊造型的變化,象徵物質發展與精神文化的交互影響、生命的能量重新凝聚,以人與岩石的具體及抽象關係,作為歷史難題或政治迷局的寓意,喚起遠古記憶、時代信念,或是生命的神秘性。如果說,西迪.拉比的工作一直在於差異之間的相遇,並與之建立聯繫,在《謎╱陣》裡,聯繫的慾望本身成為主題,領我們走入巨石迷陣,探索時間洪流裡的失序與順序,在人文疆界的跨域連結裡,發現新的意義。

文字|謝淳清
第323期 / 2019年1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瘋狂的能量儀式 「物」的音樂會劇場

米耶.沃洛普的音樂會表演《勞動果實》

比利時藝術家米耶.沃洛普首演於二○一六年的作品《勞動果實》,今年六月底於巴黎近郊的Pantin演出。這個演出即是一場live音樂會,是一場炙手可熱的雕塑物劇場和音樂表演,舞台中心是一個失控的鼓樂隊,圍繞著音樂進行各種高能量的實驗。沃洛普玩弄時間的感知,破解物理定律,將破碎的物件拼湊在一起,達到新的平衡。

文字|詹育杰
第323期 / 2019年1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自從她……之後所遺下的空缺

帕帕約安努為烏帕塔舞蹈劇場編創的Since She

Since She是烏帕塔舞蹈劇場邀請希臘視覺藝術與編舞家迪米特里.帕帕約安努編創的作品,舞作結合了兩種美學:既有碧娜舞蹈劇場,從日常生活姿態的引用中,截取身體動作,來探索「為何而動」的內在深層動機;又有帕帕約安努從自身希臘神話與形上學所提煉出的寓意,落實在其視覺藝術的美學之中,混合人體與素材如木頭、塑膠、金屬等,形塑而成馬戲般特技的肢體展現。而從這個作品裡,也讓人感受到導演對碧娜與烏帕塔舞蹈劇場,一份深摯的情感與祝福。

文字|葉根泉
第323期 / 2019年1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物質感官的身體政治

法國藝術家斐雅.美娜的警世寓言

法國藝術家斐雅.美娜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物質感官劇場」。她不但透過自然材質的變化,喚醒觀眾對生命的細微感知,也用身體介入現實議題,突顯表演藝術的詩意效果與政治效力。二○一六年她應德國卡賽爾文件展之邀,依「以雅典為鑒」和「身體議會」兩個題目開展了「非道德童話」三部曲,《母親家屋》為第一部,斐雅.美娜在其中運用物質與身體間的角力,創造出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並製造出豐富且開放的舞台意象。

文字|王世偉
第323期 / 2019年1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一個社會的基礎動詞的「身體化」

瑞典籍荷蘭舞蹈家凡.丁特的Plateau Effect

剛上任柏林國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的莎夏.瓦茲與喬漢納.歐門,在他們的第一個劇季找來瑞典籍荷蘭舞蹈家凡.丁特,演出其二○一三年作品Plateau Effect。凡.丁特企圖透過舞者與物件的互動實驗表演高潮的起伏與建立,藉由一塊舞台大幕,將社會中與人際間的基礎運作元素「傳遞、溝通與建立」,透過身體來具象呈現。

文字|樊香君
第323期 / 2019年11月號
紐約

小王子的芭蕾課 讓跳舞男孩站出來!

日前美國晨間電視節目主持人Laura Spencer因語帶嘲笑地討論英國喬治小王子將上「芭蕾」課程,而引發美國舞蹈界強烈批評,在社群網站上#BoysDanceToo和#ballet4boys等標籤也蔚然成風,而大約三百名男女芭蕾舞者更在隔幾天的清早群集時報廣場快閃跳舞,聲援喜歡芭蕾的小王子與其他小男孩。這顯示了對男性學舞的偏見仍在,也是男性舞者難以堅持的原因之一。

文字|謝朝宗
第322期 / 2019年10月號
柏林

以文化預算為題 極右政黨AfD介入表演藝術生態

歐陸近年右翼勢力漸盛,在德國尤其以極右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為代表,該黨秉持鮮明的反移民難民、反猶太主義和親納粹史觀等立場,更不吝於以其意識形態來企圖影響文化藝術發聲。該黨於柏林的政客即不只一次企圖藉由提案刪減預算,來打壓與該黨不同立場及為移民難民發聲的劇院。

文字|陳成婷
第322期 / 2019年10月號
倫敦

俄國特務遭毒殺事件搬上舞台 黑色笑點展現政治荒謬

前俄國特務利特維南科在英國遭人以釙201毒害的事件,由英國劇作家露西.佩蓓兒改寫為《一帖極其昂貴的毒藥》一劇,並搬上倫敦老維克劇院舞台。這齣劇以在「真實歷史事件」與「故事」間來回穿梭的手法敘事,並探索「歷史事件」作為「故事」的各種可能性。佩蓓兒透過微小的生活細節、看似愚蠢的笑料,強烈地突顯了這個慘劇核心的荒謬性。

文字|林大貂
第322期 / 2019年10月號
亞維儂

第73屆亞維儂藝術節落幕 高朋滿座卻名不符實?

今年的亞維儂藝術節於七月廿三日畫下句點,總監歐利維耶.畢(Olivier Py)以「振奮人心」形容今年藝術節的成就。四十三齣創作在廿天中累計了二百八十二場演出,吸引約十三萬八千多名觀眾進場,售票率高達95.5%!但漂亮的成績單卻無法平息批評浪潮。為何標榜「讚揚歐洲精神、歌頌自由主義、關懷難民同胞」的藝術節失去推陳出新的力量和反映現世的功用,成為劇場人士的眾矢之的?

文字|王世偉
第322期 / 2019年10月號
北京

聯盟十三城市資源 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登場

之前總在跌撞中上場的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今年展現了不同以往的面貌,除了與北京國家大劇院合作引進俄羅斯著名的《安娜.卡列妮娜》,還從法國、立陶宛、比利時和巴西邀來四部前衛新作,也呈現來自國內各地的作品十六部,作品可看性也大為提升。青戲節更主動結合杭州、深圳、濟南等十三個城市的青年戲劇節,成立「中國青年戲劇聯盟」,加大了各地年輕戲劇人的交流互鑑,為未來戲劇發展培植更全面的力量作準備。

文字|王泊
第322期 / 2019年10月號
上海

「神劇」來臨 上海首啟實名制購票阻擊「黃牛」

曾由香港話劇團搬上舞台的經典劇作《德齡與慈禧》,今年重新復排,並邀來九二高齡的資深影后盧燕與中國劇場界的大腕演員濮存昕主演,號稱「鑽石劇本,黃金卡司」,在北京演出時已造成票券秒殺盛況,九月的上海演出,也引來黃牛蠢蠢欲動,為此上海大劇院率先推出全場實名購票、憑身分證入場且不得轉讓的措施,讓黃牛無法從中作亂牟利。

文字|李翠芝
第322期 / 2019年10月號
全球搶先看 World Stage

以記憶訴說城市 映照當下風景

2019香港城市當代舞蹈節

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主辦的「城市當代舞蹈節」,今年推出三齣舞作,除駐團藝術家桑吉加的《Re-Mark》與喬楊的《Almost 55》,亦邀請到台灣藝術家陳芯宜與周書毅聯手打造之VR影像舞蹈作品《留給未來的殘影》。上三舞作的核心分別在於個體與歷史文化、歲月長河、自我情感之間的關係,亦由此形塑出香港的城市風貌。

文字|郝妮爾
第322期 / 2019年10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尋找貫穿古今的悲劇性

凡.霍夫和米洛.勞從希臘悲劇省視當代恐怖主義

二○一九上半年,《奧瑞斯提亞》Orestie席捲歐陸劇場,凡.霍夫(Ivo van Hove)、米洛.勞(Milo Rau)、拉弗東(Georges Lavaudant)紛紛重探這部史詩鉅作。為何這些導演都選擇在此時重探家族骨肉相殘的神話?他們是否從兩千五百年前腥風血雨的復仇故事之中,察覺嘈雜現世的隱喻?

文字|王世偉
第322期 / 2019年10月號
紐約

非裔劇作家傑作頻發 正面檢視種族問題與權力結構

近年美國劇壇上,非裔劇作家傑作不斷,量多質佳且內容多元,而近期引起話題的作品,更正面挑戰美國種族問題裡最敏感的黑奴及白人掌控的權力結構。如將在九月轉戰百老匯的《奴隸戲》與普立茲獎得主帕克絲新作《白噪音》,將奴隸情節搬上舞台,獲今年普立茲獎的劇作《美景》讓演員在舞台上向觀眾公開叫陣,點出他們身為現有權力結構的維持者,膽識非比尋常。

文字|謝朝宗
第321期 / 2019年09月號
柏林

「舞在八月」新服務 推行「觸覺導覽」與「口述影像」

文化平權已成為世界潮流,讓更多人能親近藝術、體驗藝術,是許多藝術界人士努力的方向。今年柏林的「舞在八月」藝術節也首度正式對視覺障礙觀眾提供了「觸覺導覽」與「現場影像口述」,選了三個節目施行。發起人寇帝斯與其團隊推行GRAVITY ACCESS SERVICES計畫多年,他表示合作的口述員都是編舞家或表演者,熟悉身體感及劇場狀況的他們,更能即席發揮。

文字|陳成婷
第321期 / 2019年09月號
倫敦

楊維克劇院《樹》 在歡樂派對與悲傷記憶間共舞

由楊維克劇院的藝術總監奎俄瑪與英國知名演員暨 DJ厄爾巴共同創作的《樹》,帶給觀眾特別的劇場體驗。這齣劇從厄爾巴的專輯《曼德拉》出發,故事圍繞著一個在倫敦出生長大的混血青年凱伊羅,跟著他回南非尋根的足跡,觀眾圍著巨大的半島舞台,全程站立觀賞這個透過對話、音樂與舞蹈傳遞的故事。在這短短一個半小時,《樹》讓觀眾在歡樂的派對與悲傷的過往間切換,也提出對特權與身世來歷的辯證。

文字|林大貂
第321期 / 2019年09月號